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讀后感>我的心理學入門:《這才是心理學》讀后感

    我的心理學入門:《這才是心理學》讀后感

    時間:2022-07-26 11:55:4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的心理學入門:《這才是心理學》讀后感

      我的心理學入門:《這才是心理學》讀后感

    我的心理學入門:《這才是心理學》讀后感

      原創: 懶Panda

      記錄卡

      書籍分類:心理學

      閱讀時間:7天

      書籍字數:23.8萬

      筆記方式:分章閱后總結

      心理學充滿生機

      01

      在科學陣營里左右逢源

      談起心理學人們最深的印象通常是佛洛依德,而佛洛依德在心理學界卻不被廣為贊同,因為其相信個體實例具有普遍意義而且專注構造理論卻缺乏證實。

      心理學是一個主題非常廣泛,擔憂相對松散的學科,它包含著許多無法被統一歸類的學科,強行將其歸納統一只會使其失去了意義,然而它們都是在使用科學的方法來理解行為,所以實現了學科的統一。

      科學有著三點重要的原則:(1)采用系統的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2)可以公開驗證的知識為研究對象(3)研究實證可解的問題,并產生可檢驗的理論。

      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科學,經常會與世俗智慧相沖突,任何新生科學都會與世俗相沖突,從而導致世俗產生對心理學的排異反映,這證明了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然而碰撞卻也成為了檢驗百年常識的一種好方式。

      可證偽性

      02

      如何挫敗頭腦中的小精靈

      一個理論是否具有可證偽性是這個理論是否有意義、是否正確的重要基礎,如果一個理論不能證偽且與自然毫無關聯,則其實無用的。許多容易被接受的大而全面的偽理論,通常都是不具備證偽性的,因為它本身就是站不住腳的。

      而并不是所有的理論都具有相同的可證偽性的:可證偽性原則的一個含義就是,并非所有倫理的驗證都具有同樣的價值。好的理論可以做出具體的預測,具有高度的可證偽的,如果一個明確的預測被證實,則會為這個理論提供更大的價值。科學中犯錯是正常的,如果理論提出的預測是錯誤的則說明原理論要么應當拋棄,要么應當進行改變,更有助于完善成正確的理論,所以應該正視錯誤而不應該刻意去包裝錯誤。正是因為這種由于被證偽的預測所引發的理論修正,想心理學這樣的科學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操作主義和本質主義

      03

      “但是,博士,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與本質主義試圖從字面意義給出片面最終答案的方式不同,操作性定義是利用可測量、可觀察的操作來表述的概念定義。操作性定義指理論中某個關鍵概念具備可重復性很強的行為來觀察表述,是某個理論具有可證偽性的主要途徑之一,是讓科學知識變的公開校驗的主要機制。不同的操作性定義反應的不是該學科的混亂,只是反映從不同角度定義概念的方式,一個概念也有許多可選擇的操作性定義。理論應該是經得起公開操作性校驗而證實,而不是憑個人直覺妄論的。

      與其他科學不同,當其他科學給出某些理論而不能解釋最終本質問題時,大眾的反映是因為學科的困難而欣然接受。但是心理學也有著相關的特質,卻會被大眾質疑,因為大眾需要心理學能回答最本質的問題心理學與其他科學一樣,無法解釋本質,只能不斷完善操作性定義,試圖描繪出一個更清晰的世界。

      見證和個案研究證據

      04

      安慰劑效應和了不起的蘭迪

      個體研究和見證敘述可以作為提出假設的條件,但是因為作為孤立的現象而存在,缺少對比性,無法證明某一特定理論的準確性,也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是無法為理論證明提供支撐的。而且由于安慰劑效應,即便不施加外力,人類都會戰勝一些疾病,所以在醫學角度上來說,見證敘述所含的安慰劑效應會影響理論的準確性。一個具有“鮮活性”、高傳播性的個體案例可能會否定大量案例得出的結論,從而影響人的判斷,這點不但會在生活中影響人們做出判斷,也會在科學中影響理論的準確性。

      見證證據其實就是一種格外生動和鮮活的信息,雖然對科學研究沒什么影響,但它卻可以讓人們產生過分依賴性,做判斷時因為太依賴見證證據而失準,所以它為偽科學打開了便捷之門。

      相關和因果

      05

      用“烤箱法”避孕

      兩個變量之間僅存在相關時不一定就一定存在因果關系,因為可能還存著與兩個變量都有關系的而未被測量的第三變量有關。而就算兩個變量間有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方向因不能僅僅通過相關來判斷。

      在行為科學中,存在很多選擇性偏差,提防選擇性偏差的好方式是不要應為相關就推斷因果,要站在懷疑的角度去繼續仔細觀察。

      讓一切置于控制之下

      06

      聰明漢斯的故事

      實驗比相關研究更能夠做出正確的因果推斷,其原因就是實驗的方法是操縱與控制。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要對被設為原因的變量進行操縱,并且通過實驗控制與隨機分配保持其他所有的變量不變,然后在觀察是否會影響因變量。實驗的方法將兩個變量之間的其他自然變量進行控制,保證其他變量的影響不變,區分出自然存在的關聯,相對地消除了其他變量的影響,從而分離出了變量與因變量間的因果關系。可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科學家通常需要創設出來自然環境中不會出現的特殊條件。

      不像是真實生活的心理學實驗與“人為性”批評

      07

      隨機取樣與隨機分配不同,隨機取樣是任意抽取實驗樣本,隨機分配是樣本分在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概率相同,隨機分配是真實驗所必須的條件。

      理論研究所追求的是對心理學過程的理論驗證,也成為基礎研究;(www.baimashangsha.com)應研究的目的是把實驗結果直接推廣到現實中的某一特殊情境中去,雖然一些研究是為了直接預測某一特殊情況而設計的,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大多數科學研究仍然用于驗證理論的基礎研究,雖然現在可能沒有任何意義,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可以喝其他規律相結合,共同解決某一特殊問題。

      通過仔細分析要產生一個現象究竟需要哪些實驗條件,科學家們對現象有了更精確的理解,把研究的關鍵變量從索要控制的無關變量中分離出來,這為建立一個更精確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心理學實驗“不像是真是的生活”這個事實其實是一種優勢。

      避免愛因斯坦綜合征

      08

      聚合性證據的重要性

      “躍進”對于心理學來說是一個糟糕的模式,新的科學理論不僅僅要解釋新的事實,還需要兼容舊的事實,這樣才會被認為是一個真正的理論進步。很多科學領域的進步靠的都不是某一個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夠不成重大影響的停頓及前進之間的反復組成的。

      聚合性證據原則描述了心理學上研究結果是如何被整合的:沒有一個實驗是可以一錘定音的,但是每一個實驗至少都能幫助我們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釋,讓我們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邁進。

      打破“神奇子彈”的神話

      09

      多重原因的問題

      大部分復雜的行為都是由多重原因所決定的,各種各樣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才導致了某種行為的出現。一個強的原因變量,會是產生影響的必要充分因素;而一個弱的原因變量的出現只是增加了效應的整體統計概率。

      有時候多個因素聯合在一起時會產生交互作用,變量共同作用時的集體效應,會和其單獨作用時獲得的效應完全不同。

      人類認知的阿克琉斯之踵

      10

      概率推理

      和大多數學科一樣,心理學研究得出的總是概率式的結論--大多數情況下會發生,但并非所有情況都發生。雖然這些結論并非是百分之百地準確,但根據心理學研究及理論所做出的預測仍然是有效的。阻礙人們理解心理學研究的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很難用概率的術語來思考。

      當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較大的樣本總能更精確地估算出數值;樣本越小,產生極端的可能就越大。如果一個過程是真正隨機的,那么是有可能出現相同的結果或者某種模式的序列,哪怕是數量級小的隨機事件。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扮演的角色

      11

      偶然性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總被人誤解,當一個特定的現象沒有現成解釋的時候,人們總是試圖將一個莫名的理論強加于原本的隨機數據上,甚至當人們頭腦中預設出兩個變量間有關聯時,人們能強行找到他們的聯系。

      從概率學的角度來看,巧合其實沒有那么的邪門,只是隨著事件次數的增加,罕見偶合發生的概率也會增加。

      在依靠一般性的原則來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的同時,也要承認我們不可能在每件具體事情上都對,而并不意味著群體統計不適合單個人或事。這種情況正解釋了賭徒心理,就算在知道牌桌上每一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他們也不會一直去選擇大概率發生的那個情況,因為他們不希望用長久的方法來盈利,而只是希望有一種能立竿見影的方法在每一局都可以贏,從而才有“十賭九輸”這一說法。

      行為的變化有一部分是由于隨機因素作用,因此心理學家不能自詡能夠預測每一個案例的行為,心理學的預測應該是對總體趨勢的概率性預測。而對于臨床引力學家來說,一定不要過分依賴對于自己的“直覺”與經驗,因為在解釋人類行為的方面,預測統計遠遠準確與基于個例的臨床預測。對人類的行為進行預測時,錯誤和不確定性也始終存在。

      不招人待見的心理學家

      12

      心理學主要還是一門發現行為的普遍事實和理論的基礎學科。基礎理論的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并非每個人因為略懂皮毛都可以成為某個學科的專家,而因為利益沖突心理學也被世俗機構所抵制,但我們要正視心理學。

    【我的心理學入門:《這才是心理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這,才是成熟的模樣高考滿分作文06-18

    心理學的語錄06-08

    經典心理學的語錄06-08

    心理學語錄06-08

    心理學的語錄11-25

    心理學語錄06-12

    經典心理學的語錄06-12

    心理學的語錄07-10

    心理學的語錄07-10

    心理學的語錄07-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十大国产精品污污污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 午夜福利亚洲一线在线观看 |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