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浙大新縣青干班學習心得
浙大新縣青干班學習心得
縣政府辦 劉炳辰
11月19日—23日,有幸來到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浙江大學,參加新縣浙江大學第一期青年干部綜合素質提升高級研修班。為期5天的學習培訓生活,安排有序、形式活潑、緊張充實,意猶未盡的同時,感到收獲很多、體會頗深、受益終身,有三點體會:
一是站在高處謀長遠
開展干部培訓目的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開拓眼界視野、更新知識觀念、提高實踐能力。此次培訓班選在素有“東方劍橋”之稱的浙江大學舉辦,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和“始終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齊奮進”的百廿浙大歷史。在美麗鄉村安吉,走近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發源地,探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發展路徑。來到夢想小鎮,體驗產城融合的創富魅力、全鏈條的創業生態思維,學習杭州這座活力之城的創業創新經濟理念。這些都讓我們進一步增強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汲取前沿理論和科學理念,更好地認識世界、洞察大勢、把握未來,學會運用全局視角、戰略眼光觀察和處理問題,有針對性地彌補自身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全面提高“八大本領”,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謀劃和推進工作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
二是學在新處悟透徹。
此次培訓課程豐富、內容系統、名師薈萃,做到了浙江發展特色、浙大名師專長、干部能力素質、縣域經濟發展重點、當前社會熱點等多方面的有機結合。如,浙大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黃瀏英教授,結合杭州市、千島湖等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全域旅游大背景下浙江發展鄉村旅游的先進經驗;浙大經濟學院原副院長顧國達教授,圍繞中美貿易關系、一帶一路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分析了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浙大人文學院歷史系博導計翔翔教授,從國學的概念入手,形象闡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黨的執政理念如何有機結合;杭州市委黨校教育長高國舫教授,運用生動鮮活的事例,系統解讀了全面從嚴治黨的一些重大問題;中國服務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姜紅教授,飽含情懷地講述了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與探索;阿里學院金牌講師汪冰老師,結合工作實踐展示了“互聯網+”背景下的大數據應用;浙江工業大學謝恩杰教授,圍繞干部能力素質提升,教授了創新思維與現代管理。這些名師大家的答疑釋惑,理論前沿的最新解讀,案例鮮活的實踐教學,如同一次深刻的頭腦風暴,使我們豁然開朗,茅塞頓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知識的“保質期”越來越短,思想的“折舊率”越來越快,能力的“迭代率”越來越高,就需要我們不斷在學習中悟原理、悟方法,將學習作為更新知識儲備的“必修課”、指導工作實踐的“先手棋”,不斷把知識轉化為見識、沉淀為智慧。
三是干在實處走前列。
改革開放時期,浙江人憑著“走遍千山萬水、吃遍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的“四千精神”,使浙江從資源小省成為市場大省,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加快發展的新時代,浙江又提出了“為浙江發展闖關,為全國改革探路”的新口號。當前,新縣正處于轉型發展的攻堅期、脫貧成果的鞏固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期、建設“三區三縣六示范”的關鍵期,我們要把此次學習成果與加快新縣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將學習紅船精神、浙江精神、浙大精神和弘揚大別山精神有效銜接,進一步樹牢“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科學理念,緊扣“山水紅城、健康新縣”發展定位,在鄉村振興、三大攻堅戰、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百城提質、民生改善等縣域經濟發展主戰場上爭當“前衛”和“先鋒”,推動“四個著力”“四張牌”“三起來”“三結合”等重大要求落到實處,爭當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努力為在實現中原更加出彩中讓新縣更加出色貢獻青年干部應有的力量。
【浙大新縣青干班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青干班學員培訓學習心得(精選12篇)07-19
青干班自我鑒定04-14
青干班自我鑒定02-27
青干班自我鑒定12篇02-16
青干班培訓心得體會04-30
青干班自我鑒定9篇11-08
青干班自我鑒定(9篇)11-10
青干班自我鑒定10篇11-22
青干班培訓心得體會(通用22篇)05-27
青干茶購銷合同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