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讀后感1500字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讀后感1500字
小雨
最近幾天,看完了《兒童大腦開竅手冊》【作者: (美)桑德拉·阿莫特(Sandra Aamodt) / 王聲宏(Sam Wang)】,最大的感觸就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發前半部分的幾點收獲和大家分享:
1、孩子不是一張白紙,是主動發育,而不是被動地受環境影響。根據受環境影響的敏感度分為兩類:蘭花型的孩子和蒲公英型的孩子。
蘭花優美精致,但是對環境要求很高,如果能夠給予它們細心的呵護,它就能開出驚艷的花朵;蒲公英則相反,它們總能很好的適應環境,需要的土壤不多,營養不多,在很多條件惡劣的環境中都能蓬勃生長。但把它們放在一個最適宜生長的環境中,它們的生長狀況也不一定比惡劣環境中好很多——頂多多開一些花,結出更多種子。
大部分兒童蒲公英型小孩,可以適應各種環境;小部分是蘭花型小孩子,照顧不好極易出問題,照顧好了則可能成棟梁之材。所以天生的閱讀困難者可能有超常的藝術天分,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人則可能易得自閉癥。
2、胎兒的大腦發育由基因來控制。最大的威脅是母親的營養不良,特別是第二和第三個月,腦細胞快速增長期,如果營養不良,影響將來的認知發展,也會造成智力缺陷。而孕媽多吃魚,生的寶寶會更聰明,因為魚是歐米伽-3的主要來源之一,這是神經發育至關重要的。但魚含有汞,一些污染嚴重的還含鉛,這些重金屬同對腦的發育有害,兩相比較,盡可能吃那些含汞較低的,吃魚的帶來正面的影響大于負面的影響。
3、先天VS后天:天生與教養之爭。這個就像我們中國常見得到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近朱者未來赤,近墨者未必黑”之爭一樣,其實各有影響,不具體到某個孩子很難說得清,蘭花型小孩子更容易受環境影響。
4、語言學習有敏感期,目前發現至少二個,一個是音位學習敏感期,這個敏感期發生在1-2歲時,另一個是語法學習的敏感期,在8歲之前。錯過語言學習的敏感期,要學習一門新語言要比在敏感期困難得多得多。所以學習外語要趁早,在2歲以前,跟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如果孩子聽到更多的詞匯,他們學習語言的速度就越快。在一項研究中,最貧窮的兒童每小時聽到的詞匯量是600個,中產家庭的兒童大約聽到1200個,富裕家庭的兒童則有2100個左右。兒童可以在敏感期可以學雙語,有各種好處,但也有壞處,成年后智商會有所下降。
5、青春期的晝夜循環會更長。青春期性荷爾蒙和“壓力荷爾蒙”都在升高,但在很多研究中,并沒有找到直接的證據表明荷爾蒙對青春期的典型行為有什么影響,睪丸激素水平也不能預測孩子是否冒險。相反,槽糕的親子關系和較高的睪丸激素則有更高的預測效力。因此,父母在早期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候則會得到良好的回報。如果有多個孩子,與兄弟姐妹的關系越好,青春期的適應能力則越好。
6、近視眼的高發。在很多國家,近幾十年近視眼的發生率都在顯著提高,美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25%的發生率上升到本世紀初的42%。近視眼的遺傳率高達80%,即便這樣,戶外運動也可以降低近視眼發生率,一項研究表明,在父母雙方均有一個近視的情況下,悉尼的小孩子每周戶外運動14小時,近視眼發生率為3.3%,另一個對比組新加坡兒童每周戶外活動3個小時,近視眼發生率為29.1%。至于戶外活動到底干什么則不重要。
7、小寶寶探索外界事物主要靠嘴而不是手,在孩子5歲以前,臉部的敏感性高于手部。在發育早期,沒有得到足夠撫摸的孩子會出現發育遲緩,這是經驗影響腦發育的又一個典型例子。所以,在早期的親子關系中,愛撫比提供食物重要得多。
8、執行控制功能=認知彈性+工作記憶+自我控制能力。用自制力來預測個體差異的準確度是智商的預測能力的兩倍,對自己的行為的調控能力不僅對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而且事關人際交往的成敗。對一個普通的4歲孩子來說,如果你讓他盡可能久地安靜地站著,那么他可能堅持不到一分鐘,如果你讓他假裝守衛一座城堡,他堅持的時間是前者的4倍,所以,游戲和想象對孩子重要。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DK兒童數學思維手冊》讀后感03-29
大腦是硬件,文化是軟件03-23
最強大腦作文06-09
《DK兒童數學思維手冊》讀后感2篇07-02
《DK兒童數學思維手冊》讀后感3篇05-24
谷物大腦讀后感10-19
員工手冊05-31
簡歷的手冊08-15
運動改造大腦讀后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