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說中國節》讀后感:自豪與痛心
自豪與痛心
——《圖說中國節》讀后感
近期,我讀了一本書《圖說中國節》。這本書既好看又有趣,通過閱讀它,我懂得了中國節日的許多風俗。
《圖說中國節》圖文并茂地敘說了傳統中國節日的歷史淵源、豐富寓意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冬去春來,時光流逝,一個個中國節在井然有序地輪替著。人們依照時節,付出辛勤的勞作,收獲豐碩的果實,感受生活的美好,緬懷逝去的親人……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歷史悠久,內蘊深長,韻味無窮,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對美好生活的祝愿以及對大自然的畏懼和崇拜,寄寓了濃濃的人情,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發現每一個民俗民風都是那么獨特、美麗,耐人尋味。我被五千年中華古國沉淀和集聚的文明熏陶著,我為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贊嘆,我被中華傳統文化的內蘊深長厚重和博大精深所震撼,我以身為中華民族兒女的一份子而驕傲和自豪。
現在有一部分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意識已經淡薄了,把這些傳統節日淡化成一個可以放假游玩睡懶覺的日子。更有甚者,有的人盲目崇尚過洋節,比如臨近年底,有些人就忙于計劃如何過圣誕節,卻對冬至節這樣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知之甚少。
這讓我想到韓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的專家學者們都在憤憤不平,認為源自中國的粽子為什么讓韓國人品嘗了飄香的味道,為什么源自中國的傳統習俗被韓國人過得紅紅火火?其實,我們更應該反思自己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節日的,說明人家對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是我們不能企及的。如此下去,我們的傳統文化將會面臨著流失的危險,我們源遠流長的文化精華將難以為繼。中華民族可能會失去自己的文化圖騰——凝聚力。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根,之魂,中華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長河需要持續地流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了解、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歷盡滄桑的中國傳統文化歷久彌新,活生生地扎根在我們心中,并且漫溢到全世界,引領世界文化潮流。
五5 王煜寧
【《圖說中國節》讀后感:自豪與痛心】相關文章:
痛心優秀作文09-01
最痛心的句子10-01
讓人痛心的語錄10-11
痛心的個性簽名10-11
痛心流淚的句子11-12
關于痛心的句子03-08
讓人痛心的句子03-09
痛心個性簽名01-10
我的地圖說課稿06-07
折線統計圖說課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