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數學思維養成課》讀后感2000字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數學思維養成課》讀后感2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數學思維養成課》讀后感2000字 1
今年自己任教二年級,怎樣在自己的日常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對我而言是個極大的挑戰,平時或受培訓,或聽講座,或觀摩學習,或教學研討,多多少少對數學思維有了一些認識。
今年自己任教二年級,怎樣在自己的日常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對我而言是個極大的挑戰,平時或受培訓,或聽講座,或觀摩學習,或教學研討,多多少少對數學思維有了一些認識。但平日還是無暇細細研讀領悟。最近計劃利用閑暇時間系統學習學習。可翻遍學校圖書室,沒有哪本是專業闡述數學思維的。翻遍電腦目錄,再把所有教育類書籍一一翻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此書,林碧珍老師編著的《數學思維養成課——小學數學這樣教》。
我一直在想,數學講究的是思維的培養。但對于思維的培養,是那樣的大、那樣的空,對于數學老師來說,很多時候的思維培養是率性而為,時有時無。我一直在想,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需要我們做一個長期的規劃,思維培養也是這樣的。林碧珍老師寫的《數學思維養成課——小學數學這樣教》就回答了我們這些一線教育工作者在數學課堂思維培養方面存在的疑惑。在本書的序言中引用了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的話:“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在進入社會后幾乎沒有什么機會應用,因而這種作為知識的數學,通常在走出校門后不到一兩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銘刻于頭腦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等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受益終身。”《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新標準特別提出了“基本思想”。
而本書就專門談了數學思想,把數學思想按“抽象思想”“推理思想”“模型數學”三大板塊分為三章。每章中又以這些數學思想派生出的其他數學思想作為節。第一章“抽象思想”包括“數形結合”、“符號化思想”、“分類思想”、“集合思想”、“對應思想”共五節;第二章“推理思想”包括“歸納思想”、“類比思想”、“轉化與劃歸思想”、“極限思想”共四節;第三章“模型思想”包括“模型思想”、“函數思想”、“方程思想”共三節。每節講述的都是適合在小學階段滲透的數學思想。本書的12節數學思想均按“策略把握”、“案例展示與案例解讀”、“教材中可用的素材”三個環節詳盡闡述。“策略把握”環節講述的是該數學思想在教學中滲透策略的.把握;“案例展示與案例解讀”環節用課堂教學實踐的經典案例,再配以通俗的案例解讀,闡述數學思想如何在教學中落實和滲透。該書所收集的案例詳實而生動,向我們展示了何謂“追求有思想的數學教學”,提供給一線教師契合當前先進數學教育理念的鮮活經驗。
這么多思想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數形結合”思想。看了這本書,感到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雖然常用數形結合,但深度不夠。如書中第15頁舉的例:長方形面積計算練習課,公交停車場是一塊長80米、寬60米的長方形地。后來由于公交線路的增加,對停車場進行擴建,長和寬都增加了20米,那么擴建后,面積增加了多少?我們一般的教學是直接出示圖,然后讓學生看圖解答,學生是知道了這題是通過畫圖來解決的,一般到此處我便會告訴學生運用畫圖來解決問題是如何的方便。再看書中是怎么操作的呢?1、讓學生嘗試解答。2、要求證明做法對不對,怎么證明。(看來,大家的意見不統一,那么該怎么證明哪種方法是正確的呢?其實畫圖是一個好辦法,它能讓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有了這句話,畫圖已經有了一定的高度,比直接出來要好的得多。3、引導學生談感觸(生:畫圖是個好方法它能幫助我們發現錯誤,還能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對畫圖法又加深了認識。接著老師再對畫圖法進行總結。這樣讓學生深刻體驗到了畫圖策略“化抽象為形象”、“花模糊為清晰”的價值,幫助學生養成畫圖的習慣、感悟和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數形結合的重要性,為今后能在解決問題中自覺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奠定基礎。
其次是書中的案例解讀是對大家很實用、很容易看懂的教學實例。在看到《求相差數》時,看到教師在課堂中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借助圖形理解算理、突破重難點,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減法計算的真正意義,走出“大數-小數”算式含義的誤區,老師通過多媒體演示---對應比的結果,電腦動畫利用移走小數,使學生體會得不出比的結果,再通過多媒體的閃動變色,直觀地讓學生理解大數分成兩個部分,即與小數同樣多的部分,還有比小數多的部分;要得到多的部分,就要從大數中去掉和小數同樣多的部分。繼而讓給學生明確減數是表示大數中和小數同樣多的部分。通過數形完美的結合,使學生在建構知識的同時能夠輕松、快速、清晰地表述算理,提高學習效率。
所以,要讓我的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最大收益,應該是通過知識的學習來掌握思想方法,長大后憑著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掌握的各種數學思想來解決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受益終生。
讀《數學思維養成課》讀后感2000字 2
在數學學習與教育的漫漫長路上,我們時常思索,如何才能真正掌握數學的精髓,而非僅僅停留于公式與定理的表面記憶?《數學思維養成課:如何喚醒數學腦》這本書宛如一座燈塔,為我們照亮了探尋數學思維奧秘的航道。讀完此書,我仿佛經歷了一場思維的蛻變之旅,對數學的理解與感悟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一、重新審視數學思維
書中明確指出,數學思維并非簡單等同于計算能力,它更是一種邏輯思考、抽象概括、推理判斷的綜合能力。以往,我對數學的認知較為狹隘,總覺得數學就是解題,能快速算出答案便是數學學得好的標志。然而,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計算只是數學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數學思維,是能夠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提煉出數學模型,運用邏輯推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面對生活中的規劃問題時,如合理安排旅行路線以節省時間和費用,這看似與數學公式毫無關聯,但實際上卻蘊含著數學中的優化思維。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運用邏輯推理找到最優解。這種思維方式的培養,遠比單純的計算能力重要得多。它不僅能幫助我們解決數學領域的難題,更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中發揮關鍵作用。
二、書中思維方法的精妙之處
1. 歸納與類比思維
書中著重強調了歸納與類比思維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歸納思維是從個別事例中總結出一般性規律的過程。通過對多個具體事例的觀察、分析和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從而歸納出一般性的結論。這讓我想起在學習數列知識時,通過觀察數列的前幾項,嘗試找出其規律,進而推導出通項公式。這種歸納思維的訓練,讓我學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式,培養了我的觀察力和總結能力。
類比思維則是將兩個或兩類對象進行比較,找出它們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之處,進而推測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似性。比如,在學習立體幾何時,將平面幾何中的三角形與立體幾何中的三棱錐進行類比。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底乘以高除以二,而三棱錐的體積公式是底面積乘以高除以三。通過這種類比,不僅能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新的知識,還能啟發我們從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尋找解決新問題的方法。
2. 抽象思維的力量
抽象思維是數學思維的核心之一。在數學中,我們常常需要將現實世界中的具體事物抽象為數學概念和符號。例如,從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體形狀抽象出幾何圖形,從數量關系中抽象出函數概念。這種抽象過程看似脫離了實際,但卻能讓我們更深入地研究事物的本質規律。
書中通過大量的實例,讓我體會到抽象思維的強大作用。它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具體事物的束縛,從更宏觀、更本質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面對復雜的實際問題時,通過抽象思維將其轉化為數學問題,然后運用數學工具進行求解。這種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所在。
3. 逆向思維的啟示
逆向思維是一種打破常規的思考方式,它從問題的相反方向進行探索。在數學中,逆向思維常常能幫助我們找到意想不到的解題方法。比如,在證明一些幾何命題時,我們通常采用正向推理的方法,但當正向推理遇到困難時,嘗試從結論出發,逆向推導所需的條件,往往能柳暗花明。
書中提到的一些經典數學問題,通過逆向思維的巧妙運用,使得原本看似無解的難題迎刃而解。這種思維方式讓我明白,當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境時,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從相反的方向尋找突破口,也許就能發現新的天地。
三、對數學教育的反思
作為一名對數學教育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這本書也引發了我對數學教育的深刻反思。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學生們在課堂上忙于記筆記、背公式,大量的時間花在重復做題上,卻很少有機會去思考數學知識背后的思維方法。
數學教育的目的不應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讓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去分析問題,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鼓勵他們提出問題、探索問題,通過創設情境、設置問題鏈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數學思維。
例如,在講解數學概念時,可以從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的實用性,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思維活動,自主抽象出數學概念。在解題教學中,不應只注重解題的結果,而要注重解題思路的引導,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思維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自我提升的契機
對于個人而言,這本書為我提供了一次自我提升的絕佳契機。它讓我意識到自己在數學思維方面存在的不足,激勵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
在日常學習中,我不再滿足于簡單地記住公式和解題方法,而是更加注重思考知識的來龍去脈,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在面對問題時,我會先嘗試運用書中介紹的各種思維方法進行分析,而不是急于尋找答案。通過不斷地實踐和反思,我逐漸感受到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同時,這本書也讓我對數學產生了更深的熱愛。曾經,數學對我來說只是一門學科,是學習和考試的需要。但現在,我看到了數學背后那豐富多彩的思維世界,它就像一座寶藏,等待著我去不斷挖掘。每一次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都讓我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和樂趣,這種樂趣促使我更加主動地去探索數學的奧秘。
五、總結
《數學思維養成課:如何喚醒數學腦》是一本兼具深度與實用性的佳作。它不僅讓我對數學思維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認識,還為我在數學學習、教育以及個人思維提升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帶著從書中汲取的智慧,繼續在數學的海洋中遨游,不斷培養和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讓數學成為我認識世界、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讀到這本書,一同領略數學思維的魅力,開啟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之旅。
【讀《數學思維養成課》讀后感2000字】相關文章:
讀《數學思維和小學數學》有感03-17
《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讀后感04-01
小學生數學思維訓練評語05-21
思維導圖培訓課心得體會01-03
思維與智慧讀后感06-09
《思維簡史》讀后感08-30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04-01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思維的培養論文02-07
《跳出思維的陷阱》讀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