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精選6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 1
2017年4月7日-2017年4月29日,我作為2017年江蘇省衛生國際(地區)交流支撐計劃兩岸醫護管項目第一批學員,赴臺進行了為期三周的研修學習。在這將近一月的日子里,我們共聆聽了14場專題講座,參訪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臺北榮總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亞東醫院、臺中慈濟醫院、高雄小港醫院及洪耳鼻喉科診所,參與了2次分組研修討論,1次案例分析,可謂感受頗深,收獲多多,現將個人的學習與體會總結如下:
1、組織關懷備至,海峽兩岸一家親
這次參加臺灣醫院管理高級研修班,是省衛計委國際合作處給我提供的一次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使得我能像學生時代樣有這一段寶貴的時間靜下心來進行新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理念學習,讓自己充電提升。國際合作處領導們殷切關懷,每時每刻關注我們的學習進度與生活情況,給我們圓滿完成研修任務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和保障。單位給予我這次研修大力支持和幫助,同事們主動分流承擔我的工作,讓我能夠安心進修學習,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臺灣祥瑞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在學習上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將課程科學安排,實地參訪醫院層級分明(涵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讓我們從不同級別醫院感受他們的管理與文化。在生活上給予了我們莫大的照顧,在我們生活上遇到的困難與難題隨時伸出援助之手,為我們能夠順利完成研修任務提供了雙重保障,這些點點滴滴充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
2、健保全面涵蓋,醫療資源豐富
2.1 臺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
1995年,臺灣實行全民健保制度,即實行單一保險,保險費由個人、雇主、政府三方共同承擔,個人部分根據收入提取費用,使得全民享有健康保險,個人就醫后在健保范圍內可以享受相同的服務,讓全臺灣99%的人得到了健康保險。臺灣的全民健保屬于強制性社會保險,全民繳納。保費以薪資所得為計算基礎,由政府、企業和個人分擔,具有企業負擔重和個人負擔輕的特點;目前臺灣92.96%的醫療院所為健保所覆蓋,提供健保特約服務,服務者眾多。健保局對醫療提供單位的支付采取“論量計酬”為主的總額支付制度,網絡審查各醫院的治療規范性給予費用,在中央健保局的統一管理下,每年健保費用占GDP總值的6.6%。
2.2 臺灣醫療相關法律法規健全
財團法人相關法規的制定,對臺灣私立醫療體制起到了肯定和保護的作用,在稅收方面政策給予私立醫院以支持和鼓勵,促進了私立醫院的發展。每千人醫師數在1988年時提升至1.2,而每千人急性病床數也于1987年時達到4.7床。為保障和提高醫療品質,逐步出臺各項法規(財團法人相關法規、醫療法、志工法等)規范實施住院醫師訓練計劃和專科執照制度。
3、醫院管理盛宴,觸動心靈感悟
3.1 醫院評鑒促發展
醫院評鑒主要目的在于確保病人權益與醫療服務品質。以讓民眾受到妥善的醫療照護。目前全世界約有30個國家或地區正式實施醫院評鑒,臺灣是全世界第5個,亞洲第1個實施醫院評鑒的地區。分醫院評鑒和教學醫院評鑒,從2011年對新制醫院評鑒基準進行了修訂,并開始正式實施新版醫院評鑒基準及教學醫院評鑒基準,至2015年評審條數為122條,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評鑒制度,從醫院基礎建設結構面提升到過程面與結果面的品質評估。以病人的醫療服務品質取勝,重視醫療團隊的整體合作。修訂后的標準分經營管理和醫療照護兩大面,是更加注重于以病人為導向的一種查核,根本目的在于幫助醫院找到現存的問題與潛在的風險,以提高醫院管控能力。近年來,臺灣醫策會運用十年醫療品質指標經驗,參考各種指標和衛生政策于2011年建立臺灣臨床成效指標,衛生福利部委托醫策會每4年對醫療機構進行一次評鑒,對臨床綜合照護、精神照護、長期照護進行評鑒并公布相關的資訊,臺灣地區公私立醫院近90%參加醫院評鑒,而醫院評鑒已與健保給付相結合,有助醫療品質和水準持續提升。
3.2 醫療資訊共享全面化
醫院的網絡信息化管理非常細致、全面,充分發揮了網絡就醫的管理功能。醫師坐診時,患者的健保卡均能在各診室讀取,醫師可通過患者的健保卡讀取患者的所有檢查報告結果,有誤既往病史及藥物的處方,所開藥品有所提示(藥物同外院重復)、藥物限制提示、單次劑量及總量超量提示等,患者所有的就醫信息以及醫師在接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失誤,均通過網絡程序來管控,從而方便了醫師的診治。避免了重復檢查和開藥,節約醫療資源,保障患者安全。
3.3 人文關懷處處在
人文關懷從掛號開始,在家患者可以從網絡上進行預約掛號,掛號后系統自動為其排好就診順序,病人在在家通過聯網看到自己的就診時間,病人在家或者在其他地方等待,差不多輪到自己就診時間時才從家里出發到醫院,大大節省了在醫院候診時間,也避免了醫院人多嘈雜的情況(在亞東醫院、長庚紀念醫院、臺北榮總醫院實地參訪能深刻體會)。人文關懷從門診做起,為了方便病人就醫,臺灣各大醫院樓層均有明晰的標識,墻上有明顯的平面圖和指示牌為病人提供索引,如在亞東醫院門診大廳有觸摸屏式的醫院資訊顯示與查詢,便于患者及時掌握就醫信息。在醫院大門口有免費的接駁車,患者有序排隊安靜等待車輛的到來,未感覺到焦急與不安。同時在醫院大門口都放置顯眼的免費使用輪椅,供行動不便的患者使用。在小港醫院藥局窗口前,為患者免費提供藥片切割器,并在藥袋上明確注明劑量和注意事項,同時為盲人患者提供盲人用藥說明書。還有溫馨的文化長廊及美食街區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提供便民的服務,倡導多步行,在每層樓梯口提倡步行宣傳語,讓其被動變主動,處處體現人文關懷。臺灣的醫院將健康促進落地生根發芽,針對職工的健康促進活動接地氣,為每位護士配備口哨,護士站設有隱蔽式急救鈴,走廊設有急救鈴感應電,醫生、護士等醫院員工隨時攜帶急救鈴,一旦有突發人身受攻擊的情況,立即按急救鈴,安保人員一聽到報警最快速度到達現場。保障員工人身安全。
3.4 有序推進轉診制度
臺灣地區沒有強制性的“守門人”制度,而是通過一些政策和經濟措施引導就醫流向。首先,依靠健保支付引導公眾有序就醫。健保給付范圍廣,無論是西醫、中醫還是牙醫的門診、急診、住院、康復、護理、居家照護等醫療保健服務均在健保的給付范圍內,就醫民眾僅需要負擔部分費用,全地區醫療機構的92%均為定點機構,醫療機構收入的75%-85%來自健保。在支付標準上,向基層醫療機構、經過轉診的患者、不住院或者住院時間短的患者傾斜。從2017年4月15日開始實施新的.轉診標準:如未經過轉診直接到醫學中心就診需要支付420元的部分負擔,而首先到就近的特約診所就診只需要付50元的部分負擔。(在轉診單有效期90日內,至轉診到特約院所及科別就診,接受轉診院所會聯絡患者或患者自行前往聯絡的轉診醫院服務臺安排就醫)轉診資訊系統由健保局全臺統一執行,方便了患者也加強了基層診所與上級醫院間的聯系與溝通。
4、臺灣研修啟示
此次在臺灣三周的學習,本人對臺灣的醫院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細致的了解和體會,臺灣各大醫院在發展的理念、功能定位,管理的經驗及服務的細節,高效率的工作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大陸醫院的借鑒與學習。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將企業經驗管理制度引入醫院管理,實行標準化作業,每個環節嚴格把關,強大的行政中心使得執行力到位,為臨床科室配備專業的科經理,為臨床科主任有效管理做好左膀右臂的參謀,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發揮自身最大的作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量身定制醫院發展目標,將公立醫院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發揮到最佳。亞東醫院智能化醫院發展,行政臨床各大信息互通處處體現,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各醫院將建成的停車場、美食一條街等附屬設施進行經營收費,在一定程度上補貼醫院醫療收入的虧損。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是一家公辦民營的醫院,對員工的關懷時刻體現,如專門提供員工營養餐,對進行公益活動納入績效考核加分范圍內等等均值得我們去學習。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這將近一月的研修生活中,我們也收獲了深厚的師生情和同學情,在臺灣來自全省9位醫院管理同仁一起聆聽講座,一起頭腦風暴法的腦力激蕩討論,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深刻的剖析與探討,一起共同暢所欲言,共同進步,團隊凝聚力強,微信群的關愛與互動,彼此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這份來之不易的收獲將成為我人生當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更加歷練自己,寶島之行,為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個窗戶我不僅看到了精彩迷人的風景,而且更讓我從風景中領略難能可貴的精髓與理念。學習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新的理念,讓其自己得到不斷鍛煉與提升。
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 2
在赴臺灣醫院學習交流的這段時間里,我深刻領略到了其獨特且先進的管理模式。臺灣醫院極為重視患者體驗,從踏入醫院的那一刻起,清晰的標識、舒適的候診環境,以及醫護人員親切的態度,都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與關懷。
其信息化管理程度也令人贊嘆。通過高效的電子病歷系統,醫生能快速獲取患者過往病史,大大提高診斷效率,同時也便于醫療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在團隊協作方面,多學科診療模式(MDT)貫徹得十分到位。各科專家定期會診,共同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打破了科室間的壁壘,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此次學習讓我認識到,我們在提升患者服務質量、優化信息系統以及加強團隊協作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需積極借鑒臺灣醫院的經驗,推動自身醫院管理水平的進步。
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 3
臺灣醫院在醫療質量管理上的嚴格把控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從醫療操作規范到藥品管理,每個環節都有細致的標準與流程。例如,在手術質量管理中,不僅術前有嚴格的評估,術后還會對患者進行長期跟蹤,收集反饋以持續改進。
醫院還注重員工培訓與職業發展。定期組織各類專業培訓,鼓勵醫護人員不斷提升技能,同時提供豐富的晉升渠道,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此外,醫院的人文關懷不僅體現在患者身上,對員工也同樣重視,設有專門的員工關懷部門,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回到工作崗位后,我將把這些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員工關懷方法融入到日常管理中,致力于打造更優質、更人性化的醫療服務環境。
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 4
走進臺灣醫院,濃厚的醫院文化氛圍撲面而來。醫院以其獨特的價值觀和使命為核心,塑造了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他們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增強員工的歸屬感與凝聚力,讓每一位員工都能深刻理解并踐行醫院的.文化理念。
在醫療服務流程優化上,臺灣醫院也有諸多值得學習之處。采用一站式服務模式,患者無需在各個科室間來回奔波,就能完成掛號、繳費、檢查等一系列流程,大大節省了就醫時間。而且,醫院與社區緊密合作,開展健康講座、慢性病管理等社區醫療服務,將醫療服務延伸到患者身邊。這次學習讓我意識到,構建特色醫院文化、優化服務流程以及加強社區合作,對于提升醫院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積極探索適合自身醫院的發展路徑。
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 5
臺灣醫院在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方面的`舉措令人矚目。他們投入大量資源用于科研項目,鼓勵醫護人員開展臨床研究,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在人才培養上,除了提供內部培訓,還積極選派員工到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進修學習。
同時,醫院的績效管理體系科學合理,以工作質量、患者滿意度等為重要考核指標,激勵員工提升工作績效。在參觀過程中,我還發現臺灣醫院對醫療安全的重視程度極高,從設施設備的定期維護到應急預案的制定與演練,都做到了萬無一失。借鑒這些經驗,我們要加大科研投入,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優化績效管理,強化醫療安全意識,推動醫院向更高水平發展。
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 6
此次臺灣醫院學習之行,讓我對醫院后勤管理有了全新認識。臺灣醫院的后勤保障工作高效有序,從物資采購、庫存管理到設備維護,都有專業的團隊和先進的管理方法。例如,采用精細化的.物資管理系統,根據醫療需求精準采購,避免浪費。
醫院在環境管理上也下足功夫,注重醫院綠化與衛生清潔,為患者和醫護人員營造舒適的就醫和工作環境。此外,后勤部門與醫療部門之間溝通順暢,緊密配合,共同保障醫院的正常運轉。回到本院后,我將參考臺灣醫院的后勤管理模式,對我們的后勤工作進行優化,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為醫療服務提供堅實后盾,助力醫院整體發展。
【臺灣醫院管理學習體會】相關文章:
關于臺灣作文11-22
關于臺灣優秀作文09-14
贊美臺灣美景的短句03-16
黨課學習體會04-07
工作學習體會09-30
臺灣墾丁的導游詞11-14
介紹臺灣的導游詞12-15
臺灣日月潭作文11-17
暑期師德學習體會01-09
新安法學習體會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