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慢船去中國》讀后感
《慢船去中國》讀后感
松風閣主
讀完女作家陳丹燕的《慢船去中國》,頗有不吐不快之感。小說講的就是一個家族美國夢的故事:女主人公范妮的祖輩是上海買辦王氏家族,家境優渥,有錢到黑白兩道會來敲竹杠。第一代家族成員均有海外留學背景,范妮爺爺骨子里是清高的,不愿意沾染靠“販賣鴉片與人口”起家的買辦家族,毅然回國投奔共產黨的懷抱。沒想到政治形勢波云詭譎,他試圖用力擺脫的出身,連累到自己幾個孩子的前途。大兒子夫婦遠赴新疆兵團落戶,大女兒范妮留在上海,小女兒簡妮跟了父母成了新疆人。大兒子夫婦最大的愿望就是送兩個女兒去美國,成為美國人,畢竟“祖上曾經闊過”。
靠著在美國的嬸婆提供的經濟擔保,范妮順利來到紐約,就讀于一所語言學校。她在這里遇到一個中國女同學,倪鷹,來自湖南一個小鎮。范妮瞧不上倪鷹帶口音的英語和土氣的穿著,雖然同為中國同胞,她倆的差距就如同”維多利亞的貴族小姐和葡萄牙的農婦那么大“。
范妮不是不知道自己肩負了家族的期望來到這里,較好的家境似乎也成了她的桎梏,她無法做到像倪鷹那樣能拼---像機器一樣學習和生活:刻苦學習語言、課后去咖啡館打工。她和一個白人青年魯墜入愛河,在發現自己懷孕后,魯擔心她會要挾,躲閃著她。范妮只得回上海墮胎,父母居然反對,認為她應該把這個孩子生在美國,以此為跳板,只有爺爺堅決反對。她回到紐約墮胎之后,魯避而不見,她承受不了得了抑郁癥。
范妮父親無奈之下,以照顧女兒名義來到紐約。在知道簡妮被拒簽后,他生出一計,靠去富人區碰瓷訛了一大筆賠償款。靠著這筆錢,簡妮申請到美國的學校,精神失常的范妮和父親去機場接簡妮的時候,遇到了倪鷹--穿著薄薄的化纖運動服,她已被麻省理工錄取。倪鷹也是來接妹妹的,一個湖南的小鎮姑娘。
讀完小說,對人物命運唏噓不已。王氏家族成員第一代年輕時候是意氣風發的。第二代是祖國不愿意培養的一代人,成了社會最低層。第三代背負家族命運,可惜長孫女性格軟弱,沒有開出一條路來,還是靠父親以血肉之軀為代價。
上海小巷的陰暗潮濕,似乎從字里行間撲面而來。人性的幽暗、欲望與踩踏,女作家的妙筆刻畫淋漓盡致。
【《慢船去中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當慢則慢的作文300字08-18
船08-16
《揚州慢》08-16
揚州慢..08-16
中國批發業向何處去08-05
中國土地改革何處去08-16
慢生活:想過一種慢生活08-13
《揚州慢》 208-16
《聲聲慢》08-16
《揚州慢》 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