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培訓心得體會>湖北隨縣新教育會議培訓心得

    湖北隨縣新教育會議培訓心得

    時間:2022-08-16 10:06:00 培訓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湖北隨縣新教育會議培訓心得

      湖北隨縣新教育會議培訓心得

    湖北隨縣新教育會議培訓心得

      1

      向著明亮那方漫溯——湖北隨縣新教育探秘

      武艷艷

      4月26日,我隨區文教體局董高峰副局長以及校長代表一行共13人來到了美麗的隨縣,參加“相約炎帝故里行,共話鄉村新教育”2016年全國新教育實驗區工作會議。隨縣是2009年與新教育結緣,2011年全區加入,正如朱老師所說,這是個性格內秀的實驗區,在暗暗跟隨一段時間,默默實踐一段時間,并取得一定成績后,才公開掛出新教育的招牌,這更讓我對此次會議充滿期待。

      一、隨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天半的學習,令人眼界大開、刮目相看。無論是實驗校的展示,還是來自榜樣教師、校長的匯報、節目的展演,都讓我深深感受到新教育已經深深嵌入到隨縣教育的每一個活動中、每一節課堂中、每一個日子里。如糖入水,雖未見形,卻嘗其味。

      參觀校園時,石頭拼畫課程、種子課程、鄉村少兒游戲課程、農耕體驗課程、炎帝文化課程、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有義陽大鼓、板凳龍、花鼓戲等,他們巧妙地把這些民風民俗變成鮮活的教材,基于鄉土、研發課程,打出了一張鄉村教育的王牌。參觀時,我久久佇立在石頭拼畫展板前,看孩子們把長的、圓的、扁的形狀各異的小石頭,經過想象創造出《熊貓哭了》《孫悟空》《暖意》《花好月圓》等優秀的作品,可謂心靈手巧。參觀時,旁邊一位50歲左右的老師在細致、認真地給我們介紹,沒想到,他就是2015全國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獲得者之一王從倫老師。

      下午第一個就是他的敘事,年逾57歲將要退休的王老師,在被新教育喚醒后,開始了在陽光班里的探索和實踐,孩子們在他的引領下,一年閱讀量最高可達600萬字,成為隨縣“書香少年”班,成為全國完美教室的典范。看他滿懷激情地站在講臺上,我想起了“颶風”大姐,不同樣是在接近退休可以放松時,與新教育相識,成為深入踐行的典范嗎?可敬可嘆啊!

      二、我區——初嘗新教育的味道

      去年,孫局長在全國新教育實驗區工作會上解析了我區新教育的實驗路徑,兩年后,我被指定以新教育推進辦的角度發言,其實我們只是剛剛上路。

      如果說這兩年新教育給我區帶來的變化,應該是點燃了激情、喚醒師生的潛能,全區涌現了一批想成長、愿成長、有激情、想做事的校長和老師,全區師生的教育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我深知,十大行動中我們都做得相對粗淺,只是初嘗了新教育甜蜜的味道,并未領會其精髓。全區老師都知道了新教育,但理解得多深、實踐了多少、收益有多大不清楚。部分學校、老師已走在了前面,成為先行者,而后面是一個急待崛起的集團軍。我們還不能用區域教育的奇跡告訴大家我們的新教育在哪里、怎么樣?如陳院長所說,要做真的新教育,真的做新教育,真心做新教育,才會真有魅力,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去做,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去諦造,一個課程一個課程去研發。

      三、未來——挖井見水、掘地及泉

      自我反醒,我深深感覺我對新教育理解得不深、有透,我首先要成為新教育的行家里手。

      未來的發展,朱老師告誡我們三點:不忘初心、深耕細做、典型引路。追尋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是形式、符號,而是提醒,標準,我們經常提醒自己:我們的學生幸福不幸福?我的孩子快樂嗎?我們要努力創造更適合兒童的校園,要努力讓每個孩子成為完整的自己,身心靈和諧統一,主動拓展生命的長寬高。同進,注重深耕細做,提升區域教育的整體品質,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要講好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故事,典型引路、榜樣示范。

      未來不是我們要達到的地方,而是我們要創造的地方。隨縣一行,為全區下一步的發展明確了路徑,點亮了明燈。我們自會堅定腳步、踏石有印。

      2

      參加隨縣全國新教育實驗區工作會議

      見聞感悟

      辛店六小  張新聲

      2016年4月26日,全國新教育實驗區工作會議在湖北省隨縣神農國際大酒店順利召開。我有幸隨洛陽高新區代表團參加此次會議,見聞感悟頗深,現分三方面簡略介紹,不足之處,敬請見諒。

      一、所見

      本次會議,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新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新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盧志文,新教育研究院院長許新海,新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東強等一行領導蒞臨會議指導觀摩。全國新教育實驗區參會代表近500余名。

      4月26日上午,參會代表分別乘車前往厲山鎮第三初級中學、尚市鎮第二初級中學、尚市鎮中心小學、尚市鎮凈明小學新教育實驗學校觀摩學習。凈明小學展示了完美教室書香小屋,葫蘆絲課程、舞蹈課程、以及著力研發的“鄉村藝術教育和種子文化課程”等卓越課程,完整呈現了“和雅”核心校園文化。同時,籍此讓藝術的種子伴隨學生萌芽,讓學生的生命更加綻放精彩。

      厲山鎮第三初級中學位于炎帝的誕生地,學校以“和”文化為核心文化,研發“和美太極拳”、“炎帝神農”等卓越課程,讓新教育實驗扎根于三中這片沃土,令參觀代表贊許不已。

      下午,2016年全國新教育實驗區工作會議正式開幕。開幕式由新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盧志文主持,湖北省隨州市、縣領導及朱永新教授分別致辭講話。朱永新教授在致辭中強調:要用真心支持課程的研發、項目的推動、教師的締造以及學校的建設,腳踏實地,尊重新教育。我們欣喜地看到隨縣教育局以“學校德育、課程改革、校園文化”為“三駕馬車”,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已經實現隨縣新教育實驗的創設,隨縣也找到了切合自己特點的新教育方向。當前,隨縣教育回歸本真,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正在探索一條生態教育發展之路,引領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隨后,榜樣教師們分別進行敘事。王從倫老師通過締造陽光班,開設“生命的石頭”特色課程給學生一片豐富的生命牧場;支詠梅為四葉草班的學生唱響一首幸福的教育生活;王珺校長因帶動老師們打造鄉村校園文化讓校園生機勃勃,煥然一新。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有奇跡。榜樣教師的教育碩果因播種自己,而收獲未來。

      最后,隨縣新教育成果展演精彩紛呈,編鐘表演、義陽大鼓等當地特色展演讓在場來賓一睹新教育成果帶給師生的改變。

      4月27日,新教育實驗區代表逐一匯報新教育實驗區工作,分享工作成果,營造共同成長的新教育氛圍。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徐新海院長暢談了2016年工作計劃,最后,新教育工作會議在朱永新教授熱情洋溢的講話中落下帷幕。新教育將喚醒更多教師,把教育引領在理想的大道上。

      二、所感

      2016年全國新教育實驗區隨縣工作會議上,有幸聆聽了朱永新教授的總結發言,對“新教育人”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欽佩。更讓我敬仰的,在隨縣這塊土地上共寫鄉村新教育的一幫躬耕者,他們點亮自己、照亮學生的教育情懷,讓我似乎找到了苦苦追尋的東西。

      隨縣于2009年重新設立,版圖面積5673平方公里,人口98.1萬。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2011年整體成為新教育實驗區后,短短五年,在學校美育、課程改革和學校文化“三駕馬車”的推動下,學校品質、教師素質、學生潛質得以挖掘與提升,成為全國新教育實驗區“鄉村教育”的一個品牌。

      體藝之美:讓鄉村少兒享受樸素的教育。隨縣108所中小學全部分布在農村。為了讓鄉村少兒也能享受到與城區學校一樣優質的體育藝術教育資源,教育局鼓勵各校創建鄉村教育特色,基本上做到了“一校一品”。如尚市中心小學的“跳沙包、滾鐵環、跳房子”等體藝活動,以鄉村傳統游戲為特色;萬和鎮義陽小學的《義陽大鼓》類似于我們潛江的荊州花鼓戲,成為每年炎帝文化廟會及每兩年舉行的炎帝文化藝術節的傳統節目;吳山鎮中心學校把校園竹竿舞和葫蘆絲的演奏完美融合,做到絲竹合韻;殷店中心學校的“抖空竹”、殷店西坡中學的“繩采飛揚”,學生玩在其中,樂在其中。

      卓越課程:鄉村特質以不同形態如花綻放。隨縣結合鄉村性地域文化,研發了極富特色的校本課程。如:炎帝文化課程、石頭拼畫課程、紙盤畫課程、種子課程、農耕體驗課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義陽大鼓、板凳龍等)、鄉村兒童傳統游戲課程等。我們走進尚市鎮中心小學的手工課堂,看到學生用樹葉拼成一個個漂亮的圖畫,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游戲時光。隨縣教育局還開展了“卓越課程”的展示和評選活動,確保了這項工作的整體推動。

      學校文化:讓校園彌漫書香、墨香和花香。書香是學校的底色,文化是學校的底蘊。我們走過的厲山三中(和文化)、尚市鎮中心小學(本真文化),積極踐行“把校園建在圖書館中,把博物館建在校園中”的理念,規劃和創新了學校圖書室建設,將高高在上的圖書室下移到基層(一樓或二樓),創建班級圖書柜,在走廊等處創設圖書吧,讓學生隨時隨地、方便取閱不同的書籍,變圖書室為“三味書屋”(品味、滋味和回味)。很多學校在校園里建起了炎帝文化長廊、農耕文化博物館、編鐘文化陳列館、義陽大鼓演練室等功能室。部分學校還研發“楹聯課程”和“書法課程”,墨香彰顯魅力。注重校園生態環境建設的綠化和美化,花草樹木四季常青,花團錦簇四季飄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讓鄉村兒童享受最為優質的精神教育,讓鄉村校園迸發生機,”隨縣實踐“讓我們欣賞、反思與汗顏。

      三、所悟

      1.隨縣教師的敬業精神,值得學習。隨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外出務工人員眾多,留守兒童所占比例很大。因此,隨縣大多數學校均為寄宿制,老師和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同活動。他們忍耐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敬業樂教。相比而言,我們高新區的教師比他們幸福多了。“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更多的是應該把它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

      隨縣的各項活動(校本課程)開展的紅紅火火,是因為他們真正把“一師一課程”落到了實處。老師們通過網絡、走訪學習等方式學到一技之能,然后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有的教師甚至達到專業水平。如果我們的教師人人都有一技之能,我相信,我們的各項活動也會開展的精彩紛呈。張勝輝校長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一個有一項才藝的教師,會撐起一個學校一片絢麗的天空”,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我校有一個張輝,我們的經典誦讀、學校舞蹈、合唱一下子就帶動起來了。

      2.隨縣的編制值得借鑒。隨縣和我們一樣,教師嚴重缺編。但我們走訪的每所學校教師都基本超員。如凈明小學在校學生273人,5個教學班,在編教師15人,實際在校教師達28人,另外,學校又特聘計時教師(有一定專長)5人。反觀我們,我校在校學生302人,9個教學班,1個教學點,在校教師只有15人。人家是兩個人一個教學班,只負責教學,其它各項活動由專職教師負責;我們幾乎人人包班,全面負責,同時還要承擔學校分配的臨時任務(幾乎相當于一個人一半的工作量)。這不是抱怨,是事實。現在,政府人員不夠,有聘用的臨時用工人員,警察人員不夠有協警,城管不夠有協管,教師缺編為什么不能有協教呢?我有一個想法,由教育局特聘一批有一定專長的教師,統一安排課表,走讀式任教,以此解決偏遠地區師資力量欠缺問題,為什么不可行呢?

      3.隨縣的地域文化值得借鑒。隨縣有炎帝故里,有戰國編鐘,隨縣人很好的利用了這一地域文化,校本課程開展的轟轟烈烈。我們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悠久的歷史傳說。如果我們能夠組織人員將之編為校本課程,全區共為研修開發。既讓學生熟知了本地歷史,又成為我們實驗區的特色課程,何樂而不為呢?

      有感而發,胡言亂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

      遇見新教育,遇見未知的自己

      東馬溝小學  王俊霞

      四月的隨縣,風景宜人,空氣清新。隨縣108所學校的新教育人,用他們飽滿、熱情、舒展的姿態,迎來了生命歷程中的又一次慶典。

      在厲山鎮第三初級中學的運動場,隨縣新教育卓越課程展示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八個展區分別展示了隨縣加入新教育以來研發卓越課程的優秀成果。課程結構框架大,內容多,做得精,挖得深,鄉村教育特征凸顯。在尚市鎮凈明小學活動現場,我領略了一所小學校藝術課程的大格局。這所學校只有6個教學班,規模不大,在校學生277人,專任教師15人,其中縣級骨干教師5人,市級骨干教師3人,省級農村骨干教師7人。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締造了一所完美鄉村學校,攀登著藝術教育的一個個新殿堂。

      在下午的開幕式上,榜樣教師王從倫的成長敘事,在與會代表的心頭久久回蕩。王從倫老師生于1959年,1977年參加教育工作,從民辦教師做起,2011年結緣新教育時已經52歲。看看他的榮譽吧:2013年被湖北省教育廳授予“十佳班主任”榮譽稱號,同年被新教育研究院評為“新教育先進個人”,陽光班被新教育研究院授予“十佳完美教室提名獎”;出版個人專集《心履歷程》。2014年被隨縣人民政府評為“隨縣校園十佳感動人物”,同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先進教師”稱號。2015年榮獲全國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舞臺上的王從倫老師既不年輕,也不帥氣,普通話也很不標準,但是他佝僂的身軀、花白的頭發卻底氣十足地傳遞著新教育人生命的勃勃生機和昂揚姿態。我想,如果不是遇見新教育,王老師恐怕想不到,他會在臨近退休之年迎來生命的一次次莊嚴慶典。或許,他會在題山考海中發揮余熱;或許,他會在職業倦怠中等待退休;……

      然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沒有新教育,我們并不知道自己如此能干,潛力如此巨大!真正的新教育,既不應試,也沒法應付,它直擊師生心靈的最深處,只有深度參與,才能深刻喚醒。真正的新教育人,在深度參與的過程中,潛藏于內心深處的能量源被激發,并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流向學生,在師生中形成生命的能量場。就這樣,一盞盞心燈被點燃,一座座金礦被開挖;就這樣,遇見一個未知的自己,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

      4

      同享幸福,共筑完整

      滹沱小學    潘小利

      四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每一個生命在春天的感召下,都煥發著勃勃生機。今年的四月則比往年增添了許多色彩,因為我有幸隨局里參加25——27日在湖北隨縣舉行的“2016年全國新教育實驗區工作會議”。短短的三天里,通過參觀、交流,聆聽講座等形式,讓我對新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由衷的為新教育所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所折服。此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新教育的老師們用心做教育,用行動踐行新教育,為鄉村孩子譜寫愛的篇章,創造一個個生命的傳奇。

      用心做教育。漫步在美麗的校園,穿梭于各個學校的展臺之間,感受濃郁的文化氣息,欣賞每一件孩子們自己設計的構思別致的作品。看他們輕舞飛揚、看他們快樂游戲、看他們揮毫潑墨、看他們大秀廚藝……那一張張洋溢著幸福、快樂與自信的笑臉不正向我們訴說著新教育的美好嗎?

      是什么讓一個個鄉村孩子笑靨如花,自信美麗?追尋孩子們一步步成長的足跡,探尋笑臉背后的付出,我們體味到的是教育的付出與艱辛。一間間充滿希望有個性飛揚的完美教室,一門門卓越課程的創造研發,一項項才藝的精彩展示……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的萬分用心。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正是有了新教育同仁們數年如一日的真心付出,才收獲了今天的遍地芬芳!

      用愛做教育。愛是教育的底色,愛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如果沒有愛,就好像池塘沒有水,但是光有愛是不行的。面對學生,我們不僅要有愛,更要學著如何去智慧地愛。當一個老師心中有愛,就會執著于自己的教育夢想,用心去愛,就會竭盡所能讓理想的天空和現實的土壤緊密連接。雖然對于鄉村教師來說,所處的環境相對而言物質條件比較匱乏,教學條件比較艱苦,但這些老師用自己的愛和智慧將鄉間的一草一木、村頭巷尾的民風民俗等融入教育,成為最鮮活的校本、班本教材。春種課程、昆蟲課程、游戲課程、石頭畫等更是讓人刮目相看。58歲的王從倫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和他的“陽光班”的故事感動了在場許多人;支詠梅老師教育學生,讓其做一株有情懷、有理想、有品格的四葉草,讓人們因為遇見他們而感到幸福……,她用行動詮釋了四葉草的幸福!

      任何工作時間久了,難免會心生疲憊。歲月會增加我們的細紋,會消磨我們的夢想,可也會沉淀我們的智慧。回首相望,莫忘初心。因為熱愛,我們選擇了教育,因為有夢,我們追尋教育的真諦。“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讓我們在新教育的路上,帶著使命、帶著愛,繼續前行!

      5

      圣地隨縣學真經,古都洛陽力踐行

      辛店二小  張海濤

      2016年4月25日——27日“相約炎帝故里,共話鄉村教育”新教育試驗區工作會議在湖北隨縣舉行。我有幸參加此次會議,收獲滿滿的,現將此次會議的所見,所聞,所思續寫如下:

      一、所見

      本次會議第一天上午行程為參觀新教育實驗學校,我參觀的學校是隨縣尚市鎮凈明小學和歷山鎮第三初級中學,這兩所學校均為鄉村學校,學校師資、生源、規模、地理位置和我區的學校極其相似,對我們來說最具可比性和借鑒性。走進這兩所學校,新教育實驗帶來的變化令人震撼,師生的精神狀態蓬勃向上。新教育提倡的各項行動落地生根結果,給每一位與會參觀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尚市鎮凈明小學雖屬村小,但學校一班人并沒有因學校位置偏避,師資不足而放棄對新教育藝術的追求。研發了豐富的體育藝術課程,組織各種富有鄉村特色的社團活動,學校的藝術教育曾多次在各級藝術活動獲獎,學校最有特色的要屬“種子”課程。學校編撰了校本教材《神奇的種子》,建立 “種子館”,讓孩子們認識種子、種植種子,體驗生命破土而出的驚喜,種子課程和生命成長的嫁接,以此來實現生命教育,很有鄉村特色。朱永新教授曾這樣評價凈明小學:“這是一所農村的小學,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沒想到,孩子們的生活如此豐富多彩。他們研發了種子課程,學校里建設了‘種子館’,每個孩子都精心記錄自己種植的種了發芽、生根、開花、結果的全程。種子的生命過程不正是每一個孩子成長歷程的真實寫照嗎。

      厲山三中是隨縣新教育實驗的先行者,學校建造新教育陳列館,展出新教育行動的一些珍貴的老照片,一路走來,幸福和淚水相伴。一路走來都是故事,都是幸福。學校與地域文化相結合,設置 “炎帝苑”文化長廊,把炎帝的精神功績和與教育行為相結合,研發“炎帝文化”方面的卓越課程,化用鄉村地域文化改變師生的行走方式和科研范式,實現教育對地域文化的“選編”、傳承和發揚。   在厲山三中塑膠運動場的跑道上展出隨縣各鄉鎮學校研發的卓越課程,有石頭拼畫課程、樹葉配詩拼畫課程、炎帝文化課程、泥塑課程、楹聯課程、兒童創意畫課程、青花瓷紙盤畫課程等,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反映了隨縣師生研發卓越課程的能力和素養。

      二、所聞

      下午王從倫、支詠梅、王珺、譚芳、王春英等為代表的新教育榜樣教師進行教師生命敘事,充分展現了隨縣新教育實驗教師的思想、行動與幸福教育生活。以炎帝功績、編鐘古樂為文化元素《炎帝頌》、《宴饗盛樂》,恢宏的樂音、壯闊的背景、粗獷的舞蹈給人一種藝術的震撼與沖擊。這些劇目是隨縣新教育實驗對地域文化的“選編”,是讓炎帝文化和編鐘文化進校園,建設相關基地學校的舞臺表達。情景劇《書香少年》,以留守兒童霍莉莉在書香中成長的故事來呈現隨縣“營造書香校園”的建設舉措,折射出隨縣濃郁的書香底色,表現了閱讀在彌補人空缺的情感、滋養人崇高的精神、促進生命成長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所思

      隨縣新教育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

      1、不遺余力的營造書香校園,走進每一所學校,猶如走進圖書館,他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一所流動的圖書館鑲嵌在隨縣的鄉村大地上,滋潤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2、鄉土氣息濃郁,不看硬件看軟件,不比吃穿比讀書,讓每一個隨縣人都耳熏目染的炎帝文化和編鐘故事走進校園,走進師生的生活,讓他們成為每一個隨縣人的驕傲。

      3、教師隊伍中的榜樣引領作用,不管是將要退休的王從輪老師,還是年輕漂亮的支永梅老師,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夢,一個插星星的夢,他們必將引領新教育的教師團隊取得更大的成績。

      四、所悟

      結合我區實情,在全力推進新教育的前提下,著力在以下幾點進行挖掘嘗試。

      1、營造書香校園,用閱讀去提升師生的容顏。

      2、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用洛陽和高新地區在全國獨一無二的資源作為我們的卓越課程來打造。(重點做好洛陽牡丹、周山遺址等)

      3、加大和區內高新企業,研究院所的合作。(在整個新教育實驗區中能和洛陽高新區比拼高新技術的實驗區并不多,這是我們的優勢,要化為引領我們前進的推進劑)

      4、進一步加大榜樣的引領帶動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隨縣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新教育是適合我們的教育,在新教育的指引下,我們高新教育必將能更高,更新,更快的發展。

      6

      行走之美——湖北隨縣新教育會議有感

      辛店四小   李飛利

      一次出行。

      一次邂逅。

      走進隨縣,邂逅了太多太多的美。

      王從倫老師,我牢牢地記住了他的名字,一位年輕的老教師。說他老,只因3年后他將離開三尺講臺。說他年輕,有太多的緣由:他帶著可愛的孩子們,一次次到河邊撿回小石頭,拼成有趣的石頭畫,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每幅石頭畫都是一首詩,一個奇妙的故事……一幅幅石頭畫,師生的不懈努力,他們締造了一間屬于自己的完美教室,而王老師也被評為十佳榜樣教師。如果不是與美好事物的相遇,如果不是努力做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怎么能有幸感知美欣賞美?

      走進尚市鎮中心小學,學校師生的蓬勃昂揚,校園里的角角落落,無不彰顯著教育的細節魅力與雅致之美。在師生的無限創意里,廢棄的輪胎可為花盆,可擺造型;餐廳里,孩子們煎炸烹煮,我很愉悅地喝了杯孩子們榨的果汁,吃了塊烙餅,突然間,心里涌起一陣莫名的感動;最欣賞的,是老師們開發的傳統游戲課程,翻繩、跳皮筋、抓石子等簡便易行又有趣的傳統游戲,教會孩子們動手動腦。

      一次出行。

      一次修行。

      教育教學生涯中,年齡是不是阻礙發展或者停止發展的問題?王從倫老師用他的實際行動解釋了一切。發自內心深處的成長意愿,樂于奉獻與想要做些什么的愿望,真的和年齡無關。只要樂意,只要付出,只要堅持,只要改變,我們的職業生涯就可以有所不同。

      時常認為,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好老師,有時候要有一點老僧入定的定靜功夫,能穩住身,定住心,從一個微笑開始,從安心讀一本書開始,從愿意傾聽孩子們的心聲開始,從一個個很小很小的改變開始,認真做好自己,這樣就很好!

      行走!

      用美好的姿勢!

      7

      真做新教育,做真新教育

      土橋溝小學  于少輝

      周一我們一行十三人趕赴湖北隨縣參加“相聚炎帝故里,共話鄉村教育”新教育實驗區工作會議,第一次參加這樣隆重的新教育會議,心里有太多的感動。

      一、為隨縣同仁踏實真做新教育而感動。在第一天上午的參觀活動中,不論是校園文化的建設,還是各種特色課程的開發,處處體現著用心。特別是尚市小學的童年游戲課程的開發令人印象深刻,推鐵環、打陀螺、跳房子……傳統的鄉村游戲帶給孩子們無限的歡樂!

      二、為我們的朱永新老師不辭辛苦而感動。從美國哈佛到北京,凌晨三點飛往湖北隨縣,一路走來朱老師都在播撒新教育的種子。導師的精神是激勵更是鞭策!

      三、為各實驗區認真堅持,積極踐行新教育而感動。會議上共有九個實驗區代表發言,不論是堅持十年實驗,還是剛加入實驗區兩三年或是觀察員身份地區的發言都包含著對新教育無限的熱情,都在積極創造著新教育。朱老師說:“我們要的是真做新教育,做真新教育。”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更加深入的體會到了新教育的真諦,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種子相信歲月!”讓我們不斷前行,為高新區的新教育事業奮斗!

    【湖北隨縣新教育會議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新乘培訓培訓心得10-19

    會議服務培訓心得05-22

    新社工培訓心得02-17

    新護士培訓心得08-10

    新幼師培訓心得03-01

    新職工培訓心得04-21

    縣職工培訓的心得體會08-20

    新職員崗前培訓心得11-24

    新護士崗前培訓心得04-24

    護士新職工培訓心得05-0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蜜桃 |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久久国产伦三级理电影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亚洲日本情欲片 | 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