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最后的獅子觀后感
電影最后的獅子觀后感《最后的獅子》看了同事推薦的這部電影真是十分震撼。動物的情感帶給我很大的心靈沖擊。
國家地理的紀錄片《最后的獅子》殘酷而溫情,從一個單親母親的角度詮釋了叢林法則下的母愛。清理前任統治者血統,這是獅子世界的基因決定了它們對種族血統冷酷的偏執。如果要生存,可以有許多種模式。銀幕的拉開,一場在非洲大陸上的有關生存故事漸漸展開。一場場,一幕幕恰如人間。
一群被人無情驅趕的獅子,入侵到了獅王的領地,抱著必勝的決心,打敗的獅王,母獅子馬蒂陶也在戰斗中受了傷,獅王和馬蒂陶被迫離開了原有的領地。由于傷勢過重獅王去世了,母獅子馬蒂陶經過短暫的休養,恢復了傷勢。但它的形式也不容樂觀,在領土之戰中被它所傷的“銀眼”一直伺機報復,并想徹底鏟除獅王的后代——三只幼獅。馬蒂陶踏上了流亡之路,入侵的師群圍追堵截,沒有辦法,馬蒂陶只好鼓起勇氣,克服內心里的恐懼,想游過沼澤到河對岸的小島上,三只小獅子緊隨母親的身后。當第三只小獅子試圖過河的時候,不知是母親離它太遠,還是對它對河水有陰影,它猶豫了,敵獅步步緊逼,也許是對死亡的恐懼大于對河水的恐懼,小獅子終于下水了,不幸的是,這時候下水的獅子已經引起了潛伏在河岸的鱷魚注意,最終只在河面上留下一串泡泡。
馬蒂陶來到對它來說尚是陌生的小島,獨自擔起撫養兩只小獅子的任務。好在人類對森林的擴張,同樣也把野牛驅趕到這片土地,為獅子們提供了新的食物。是機遇同樣也是挑戰,從滿臉布滿傷痕和有著銳利頂角的野牛首領也可見一斑,想獲得新的食物未必能有那么容易,說不定還要付出一番代價,經過幾番觀察和嘗試,馬蒂陶漸漸掌握了野牛的弱點,內心的恐懼,在一次成功的捕獲當中,馬蒂陶成功的殺死了一頭小牛,為孩子們贏得了食物,也引來了豺狗的口水。寡不敵眾,最終不得不放棄一部分來之不易的美食。
當馬蒂陶回到家中時,發現兩個小獅子已經不在,雖然它們以前也會走開,但這次似乎時間太久了。“銀眼”,豺狗,公野牛,水中的鱷魚……幾經哀號之后,傳來了幼崽回音,馬蒂陶難掩心中的興奮,不停地舔舐小獅子,可是無論怎樣舔舐療傷都無法治愈好這只斷腿的小母獅,無奈之下只好放棄,我們無法通過鏡頭感受馬蒂陶身為母親內心的傷痛,但是它的眼神卻暗藏一絲憂傷,它在尋找一個目標——兇手。公野牛的頂角上殘留的血跡暴露了自身。馬蒂陶母性大發,尋找機會為子報仇。
這時河流的寬度變窄,“銀眼”帶領著獅群渡河想徹底鏟除宿敵,這時候的馬蒂陶不像初次與“銀眼”交鋒時的寡不敵眾,數次交鋒加之與野牛群的角逐,豺狗的爭斗,使它變得更加強大,另外棄子之痛讓它不顧一切的沖了上前。“銀眼”投降了,馬蒂陶不單單贏得了決斗,也贏得了獅群的尊重,成為了新的首領。現在的戰斗變為了獅子VS野牛。正當馬蒂陶帶領著獅群殺向公野牛時的混亂之時,野牛群里穿來了一陣混亂,原來小公獅還活著。但是野牛也將視線轉移到了小公獅的身上,準備向其發動攻擊,正當雙方焦灼的時候,“銀眼”出現了,這時候“銀眼”并不是想斬草除根,而是穩定軍心,最后小公獅順利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隨著“銀眼”的加入,野牛和獅子雙方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在一次獅群全力出擊后,公野牛終于倒下了。獅子們重振了王者之風,馬蒂陶也成為了獅群的新首領,小獅子也得以活了下來。故事到了這,導演將鏡頭轉移到了這頭小公獅的身上,它將來的存活與否現在與人類對森林和草原傾軋休戚相關,呼吁大家保護自然,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存智慧之一:打不過就跑。“銀眼”的領地被人類占領了。好吧,人類來了,我們就走好了。母獅子在獅群的圍攻下寡不敵眾。OK——撤退。進可攻退可守。激流勇進的一種勇氣,急流勇退則是一種智慧。為了家族的生存;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或者是其他需要負擔的東西,忍辱負重的堅持下去,無論環境多么惡劣,條件多么屈辱。
生存智慧之二:看起來傻乎乎的不一定是笨蛋。雖然情節只有一瞬間,但是對這里的印象還是蠻深的,在轉移過河前,面對獅子的圍追,老大傻乎乎的樣子,很難讓人相信,他居然可以成為最后的王者。老大不是很強壯,反應也很慢,可是,笑到最后的卻多是這樣的傻小子。究其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如果勉強解釋一下的話,當別人的營養都在長身體的時候,它的營養在發育大腦吧——
生存智慧之三:緊緊的跟著自己的“媽媽”馬蒂陶。在看到在戰略轉移的時候,老大緊緊的跟在媽媽的后面,而老三面對大河的時候猶豫了一小下,然后……然后就再也沒有然后了。看到這里我不由的想起來長征時間的故事。唉——某些時候,一定要緊緊的跟住“媽媽”。
生存智慧之四:學習,學習,不斷的學習!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笑到最后!
其實,刀疤野牛也是王者。很可惜他失敗了,但是仍舊得到了我的尊敬。(www.baimashangsha.com)它沒有尖牙利爪的武裝,也沒有稱霸一方的野心,有的只是領袖的使命。在榮耀的驅使下,保衛i自己的子民,在母獅子殺死了小野牛后,反手就是一擊,主動進攻獅子的軟肋,直到戰死沙場。
如果你要是“鬣狗”,那么你可以卑微的活著。等著強者施舍的殘渣。如果你要是“鱷魚”,那么你可以陰險的活著。靜靜的潛伏在水中。如果你要是“河馬” 或者是“大象”,那么你就可以無憂無慮的生存了,畢竟無論誰想吃了你,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但是如果要是做像獅子一樣的王者,高傲的生存,那就注定要承擔那份孤獨,輝煌后的隱忍,不斷學習的寂寞,以及時刻為了大家犧牲的覺悟。動物世界如此,紅塵世界亦如此。
【電影最后的獅子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獅子王》觀后感06-06
最后09-05
獅子的作文03-12
最后觀后感11-19
獅子王觀后感08-25
獅子王的觀后感11-03
獅子王觀后感08-24
《獅子王》觀后感09-01
獅子王觀后感09-21
獅子教學反思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