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黨委書記十八大心得體會
黨委書記十八大心得體會黨委書記
當前全鎮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我認為,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目的是推進轉型、實現跨越,前提是更新觀念、轉變思維,關鍵是狠抓落實、堅決執行,方法是創新思路、創新舉措,根本是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具體講,就是要進一步明確實施“五鎮”戰略的重要意義。
進入“十二五”以來,鎮黨委、鎮政府根據科學發展觀要求,立足實際,對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和舉措進行了精心謀劃和反復研討,在開門納諫、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確定了“工業立鎮、農業穩鎮、旅游富鎮、生態靚鎮、文化強鎮”的發展思路。“五鎮”建設是思路,是路徑,是舉措,是方法,將對我鎮科學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對推進轉型跨越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工業立鎮”是建設新型能源基地的必然選擇。常言說:“無工不富”。北留作為全市知名的經濟強鎮,除去長期以來煤炭企業的強力支撐外,事實上仍然更多地得益于境內幾個規模龐大、技術先進、效益良好的央企的巨大影響力。但是實事求是地講,由于受國家財稅政策的限制,這些大型企業并沒有為當地財政帶來一分錢的收入,我們贏得的僅僅是中看不中用的空頭名聲。另外,隨著全省煤炭資源整合的全面落實,煤炭企業對鄉鎮財政的貢獻率也顯著減少。從長遠看,財稅制度改革勢在必行,這一弊端遲早要被革除,但我們不能一味依賴于央企,依賴于煤炭企業,而應該未雨綢繆,從建立以中小企業為基本的工業體系入手,不斷做大做優我們的中、小、微企業,使民營企業真正成為支撐鎮域經濟的中堅主力。同時,我們還要以北留工業園區為載體,以招商引資為手段,加快建設高新項目區、裝備制造區、物流包裝區,引進、啟動、實施一批電力、煤炭、化工、制造、物流等方面的重量級、標桿性項目,并大力發展一批本土型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為轉型跨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工業立鎮”戰略正是在這一特殊背景下產生的,方案的實施將有助于改善我鎮當前產業結構一煤獨大的不利局面。只有不斷增強工業經濟的內生活力,才能確保北留在全市的經濟強鎮地位不被替代,才能始終保證北留工業經濟在鎮域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才能為北留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農業穩鎮”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主要手段。我鎮有三分之二的村屬于純農業村,盡管近年來經濟取得快速發展,但農業發展相對滯后的客觀事實,直接影響到這些村農民群眾的致富增收。以我鎮當前的產業基礎和經濟結構,要讓廣大農民群眾全部脫離農業去發展工商業和服務業,既不現實,也不可能。農業是一個高風險、低收益、周期長、變數大的弱質產業,隨便一場干旱、洪澇、風暴、疫病、蟲害,都可能讓一年的辛苦勞動化為烏有,甚至血本無歸。這就需要我們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施設備,來改善和提升農業的生產能力和抗災能力。同時,農業又是一個“保底產業”,或者叫做“兜底產業”,是農民群眾賴以生存的最后一道支撐防線,所以有“無農不穩、無糧必亂”的形象比喻。發展好農業,就能為農村弱勢群體起到“兜底”的特殊作用,就能有效扭轉發展不均衡、不協調的不利局面,就能有效保證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我鎮出臺“農業穩鎮”實施方案,就是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為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比如通過增加種糧補貼、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完善社會管理、擴大農業保險以及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有效助推農業現代化進程,確保農民的收入高于外出務工,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農民安心留在農村發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導傳統身份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轉變,大力培養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敢創新、能夠適應市場競爭的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職業農民除了是生產者,還是投資者、經營者、決策者,同時也是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承擔者,能夠滿足農村出現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需求,比如經營家庭農場的專業種植能手、或者種糧大戶。另外,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鼓勵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發展,不斷增強農業的綜合效益,帶動農民致富增收,讓農民群眾從農業方面得到更多、更大的經濟收效。
“旅游富鎮”是解決農民群眾就業增收的有效途徑。旅游是一項新興的“綠色產業”,被譽為“朝陽產業”。旅游是我鎮的優勢產業、支柱產業和基礎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在旅游休閑日趨大眾化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旅游業是綜合性、關聯性強的產業,具有特殊的產業功能,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帶動效應十分明顯。旅游產業不可能對投資主體產生相對較高的經濟回報,但它能夠通過自身食、住、行、游、購、娛等服務需求,有效帶動和充分解決當地群眾的就業增收問題,能夠讓更多的農民群眾從中獲得經濟收益。加快旅游產業發展,不僅有利于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同時對于擴大就業、促進群眾增收、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少地方的實踐表明,旅游業在當地扶貧開發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出綜合拉動性強、扶助功能大、投入成本低、受益面寬等作用,成為致富一方的重要抓手。我們北留發展旅游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先發優
勢和相對扎實的產業基礎,并且經過十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已經打造出像皇城相府這樣的全國旅游行業知名品牌,應該說發展旅游我們有基礎、條件、有經驗,完全能夠再上一個新臺階。當前,我們要緊緊圍繞旅游市場需求,以皇城相府為品牌,加快周邊旅游景區、景點的一體化整合和提升,不斷擴大景區體量,加快延伸關聯產業,積極提供多樣化服務需求,讓我鎮廣大群眾從旅游產業和關聯產業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和好處。
“生態靚鎮”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是一個典型的煤礦工礦鄉鎮,隨著工業化的快速推進,我們已經意識到甚至強烈地感受到伴隨而來的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如果我們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各種形式來進行生態修復,那么長期下去,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將逐步變為生態受損、空氣污染、環境惡劣、不宜居住的地方,那么我們所大力推進的工業化就會成為舍本求末、得不償失的愚昧之舉。我們加大生態環境的修復力度,是有著多重含義的理性抉擇。一方面,通過擴大綠地、綠量,能夠有效消除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從而為全體北留人民營造一個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另一方面,通過下大力氣綠化、美化秀美山川,建成縱橫交錯的生態林帶和“綠色走廊”,將進一步打造宜賞、宜游的旅游環境,為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營造生態底色。另外,植樹造林、種草植綠還能有效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減弱噪聲,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因此,出臺“生態靚鎮”實施方案,是我們重視并加強保護、恢復與重建生態系統,著力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系統,造福子孫后代的理性選擇。
“文化強鎮”是培養造就現代新型農民的首要載體。“文化強國”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文化建設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城市化水平、現代化程度和一個民族文化教育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更是關系民生的幸福指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對文化建設的精神需求越來越迫切,對文化產品的質量越來越高。為此,我們一方面要全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挖掘和傳承歷史文化底蘊,大力開展特色品牌文化活動,努力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主動把握人民群眾文化利益的時代脈搏,著眼于改善文化民生,為全鎮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高水準、多元化的內容服務,精心營造基層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要通過進一步釋放和激發出蓬勃的文化生命力與推動力,使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和享受更加均衡化、同質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淺移默化到農民群眾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動中,不斷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黨的十八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宏偉藍圖,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黨和國家事業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奠定了堅實基礎,開啟了黨和人民團結奮斗的新征程。當前,擺在全鎮廣大黨員干部面前的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北留人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抓緊工作,抓緊落實,通過未來幾年的努力,為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經過近年的不懈努力,我鎮已形成由起步到快跑、由蓄勢到乘勢的強勁發展態勢,國家建設“中原經濟區”為北留轉型跨越提供了新機遇,實現更好更快發展要求更加迫切,趨勢不可逆轉。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我們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也擁有扎實的基礎和濃厚的氛圍。從發展機遇來看,國家促進中部崛起、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三農”等一系列宏觀政策不斷出臺,省市縣支柱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引領作用不斷顯現,特別是國家把我市劃入中原經濟區建設范圍,為我鎮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保證農民持續增收,拉動經濟快速增長,提供了難得機遇;(www.baimashangsha.com)從發展基礎來看,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北留已進入蓄勢待發,趕超跨越的階段。首先,經過多年來持續強勁的投資和項目建設,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有了較大改善,為各項事業的大發展、大跨越提供了有力支撐;其次,經過我們持之以恒地調整產業結構,全鎮以電力、化工、煤炭、旅游等為支柱的產業格局已經成型,我鎮豐富的資源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鄭州鐵路局中原公司、四川中江公司等企業紛紛走進北留、投資北留,鐵路物流聚集園區、西氣東輸綜合利用項目等一批新型項目、重點項目、轉型項目陸續進入籌劃和開工建設,為轉型跨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從發展氛圍來看,廣大干部群眾的干勁越來越大,斗志越來越旺,自信心和自豪感越來越強,敢為人先、求真務實、奮勇爭先、趕超跨越正成為全鎮上下的廣泛共識和嶄新實踐。因此,只要我們搶抓機遇,把握得當,解放思想謀新的,同心同德務實的,頑強拼搏攻難的,奮發爭先干大的,就一定能在充滿挑戰和蘊藏機遇的,搶抓機遇,順勢而上,再創轉型跨越發展的新輝煌。
【黨委書記十八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黨委書記"一章兩法"學習心得體會05-19
黨委書記述職報告(通用5篇)07-20
鄉鎮黨委書記述職報告03-19
黨的十八大學習心得體會06-08
學習十八大會議精神心得體會07-17
教師學習十八大精神心得體會05-05
司法行政部門學習十八大心得體會07-17
黨員學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心得體會07-17
[推薦]黨委書記述職報告(通用12篇)07-20
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個人述職報告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