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議
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是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源泉。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對加快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議,歡迎大家分享。
傳統產業特別是鋼鐵行業是支柱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鋼鐵產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急需轉型升級。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品結構層次較低,高附加值產品較少,處于產品鏈條的底端。
(2)創新能力亟待提高。多數企業研發投入比例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
(3)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對企業轉型升級有著較明顯的制約作用。
(4)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雖然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但吸引和激勵作用不夠,一些部門服務意識不強,導致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展不快。
二、主要意見建議
(1)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引導,加快創新、創業、創優,將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變,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將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作為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2)以強化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產業科學化、集約化和可持續發展。
(3)利用多種途徑,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
一是多途徑、多形式開展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科技合作,建立緊密型的合作關系,提高"科企聯姻"效果。
二是在摸清企業各類人才需求的基礎上,組織企業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招引人才,并運用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招引適用人才,大力引進和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人才,實施企院聯姻,使科技成果最大程度、最快時速轉化為生產力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支持。
三是引導企業應用先進技術,通過自主創新,提高裝備水平、改進工藝流程、提升產品質量,研制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
四是引導企業通過聯合協作,達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使技術和設備的效能得到充分發揮。
(4)積極搭建平臺,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幫助企業掌握、享受上級出臺和我市制定的扶持政策。在產業布局、招商引資、園區建設等方面制定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激勵優惠政策,推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
(5)利用貸款貼息、借款、無償資助等多種形式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對開展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企業實施減稅或免稅。鼓勵擔保機構積極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擔保。
三、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議
1. 加強創新驅動: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研發機構,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
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推廣“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產業中的應用,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2. 優化產業結構: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品牌塑造等方式,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如研發設計、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等,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
3. 促進綠色發展:
推行綠色低碳生產方式,鼓勵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4. 強化人才支撐:
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特別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和技能人才,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滿足產業升級對人才的需求。
5. 深化改革開放: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構,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加強與國際先進技術和標準的對接,推動產業國際化發展。
6. 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
制定和完善產業轉型升級相關政策措施,如財政、稅收、金融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轉型升級成本。
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建立健全產業轉型升級評估機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調整優化政策措施。
綜上所述,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通過創新驅動、結構優化、綠色發展、人才支撐、改革開放和政策引導等多方面的綜合施策,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議】相關文章:
我國物流業轉型升級探討08-18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校園08-18
我國加工貿易未來轉型升級的方向02-21
企業轉型升級中工商管理的作用08-18
對我國加工貿易產業升級的分析02-21
促進產業結構轉型的財政對策02-21
產業轉型發展經驗交流材料01-30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考察感想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