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實施“一村一品”工程經驗介紹
——區域特色明顯。各縣區充分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和產品。目前南昌縣的糧食、禽蛋、蔬菜、水產品產量均居全國百強縣行列。新建縣基本形成了三大特色產業帶,即以“三水”產業、草食畜禽、優質稻為主的濱湖特色農業帶,以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為主的丘陵生態農業帶,以無公害蔬菜、花木和特種養殖為主的近郊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查看更多文秘家園資料精品農業帶。進賢縣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七個一”(一只蟹、一根針、一盆花、一瓶酒、一朵菇、一支筆、一張網)產業群體。安義縣的小水果、無公害蔬菜、古村生態旅游已成為縣域主導產業。灣里區的花卉苗木、有機茶、觀光旅游,青山湖區的無公害蔬菜、針織、炒貨等特色產業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
——特色基地擴大。在“一村一品”工程的推動下,全市各地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建成了一批專業化、規;藴驶膬瀯萏厣r產品基地。目前,全市已培育建成了8大特色種養示范基地,即新建縣藥湖6000畝特種水產示范基地、南昌縣蔣巷鎮黃湖5000畝特種水產示范基地、安義萬場3000畝無公害果業示范基地、進賢8000畝優質油茶豐產林示范基地、桑海2000畝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新建縣鐵河萬畝珍珠養殖示范基地、灣里區萬畝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南昌縣蔣巷鎮國5000畝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已建成了10大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即50。萬畝優質大米生產基地、百萬畝油料生產基地、3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50萬頭瘦肉型豬生產基地、2萬頭奶牛生產基地、千萬羽家禽生產基地、30萬畝工業原料林生產基地、10萬畝竹類生產基地、7萬畝精養特種水產基地、3萬畝花卉苗木生產基地。從而,為切實把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成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龍頭帶頭增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向特色資源靠攏、向主導產業靠近、向規模經營推進,帶動了“一村一品”工程的發展,同時,“一村一品”工程的推進又為龍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優質農產品。如江西陽光乳業有限公司與南昌縣的小蘭、尤口、武陽和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蛟橋鎮等10多個鄉鎮80多個村簽訂了互惠互利而又穩定的鮮奶收購合同,帶動了這些村的奶牛養殖,形成了一批奶牛養殖“一品村”。又如佛塔生豬批發市場,去年生豬交易量已超百萬頭,帶動了佛塔村周邊村的生豬生產。目前,全市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6家、省級龍頭企業17家,年銷售額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2家,帶動農戶71萬戶。
——科技作用突出。在“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的成長過程中,各地十分注重把傳統資源與現代科技進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應用,著力加快良種良法推廣步伐,大力推廣對增產增收提升品質作用明顯的農業實用技術。在目標上,大力開發優質專用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在方法上,采用政府支持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辦法,積極實施科技創新和“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組織動員廣大科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切實做到技術人員到戶、科技成果到田、技術要領到人,有效提高了農業科技貢獻率。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36個,面積80.64萬畝,已有19家企業、41個品牌獲得國家綠色產品證書,有機食品年銷售額已超過10億元,安義現代農業示范園被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定為蔬菜特供基地。
——市場輻射拓寬。各縣區緊緊圍繞產品建市場、圍繞市場搞生產,通過政府扶持、招商引資、內引外聯等形式,逐步建立了由一批統一開發、競爭有序的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行業協會和農村商品經紀人組成的市場體系。全市已建成年交易額超1000萬元的糧食、水產品、生豬、禽蛋、花鳥、竹木、肉食品、果品、蔬菜等大中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20個,其中年成交額超億元的有8個。已建立農產品行業協會53個,會員4000多人,年銷售額100萬元以上的農村商品經紀人2360余戶。完善的市場體系極大地方便了農民進入市場,有效地推進了“一村一品”工程的發展。
【市實施“一村一品”工程經驗介紹】相關文章:
一村一品典型材料08-24
一村一品自查報告01-18
一支一品經驗交流材料08-24
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08-24
女子監獄實施罪犯心理工程工作經驗材料04-07
市文明行動經驗交流材料08-21
市人民檢察院“廉潔細胞”工程建設實施方案08-24
淺論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實施方案05-13
市工會資產審計監督實施細則08-23
市治理車輛超載超限實施方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