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歷史論文>歷史小論文:論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

    歷史小論文:論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

    時間:2022-07-30 15:12:15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歷史小論文:論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

      論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

    歷史小論文:論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

      荊州市江陵中學2017級10班  劉小丫

      本文為江陵中學2018年歷史小論文評比一等獎作品

      在先秦時期,南方沿海地區由于地近海洋,造船技術水平高,已經開始了遠洋遷徙,秦朝統一后,采取了一些開發嶺南的措施,嶺南發展很快,造船技術規模水平已很高,為海上絲綢之路形成奠定了基礎。

      西漢初期奉行重農抑商制度,但總體奉行黃老政策,休養生息對商人影響不大。文景之治后,商業勢力蓬勃發展,商業地位的提高,使更多人去經商,沿海貿易增多,海上交通路線已出現。西漢時期絲織業已達到較高水平,隨著陸上絲綢之路的開辟,沿海地區也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與海外周邊各國開展貿易往來。

      三國時期正處于海上絲綢之路由陸地轉向海洋的關鍵時期。三國時期,魏蜀吳均有絲綢生產,而吳雄踞江東,傳統陸上絲綢之路阻于北國,只能致力于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又由于孫吳同曹魏劉蜀長江上作戰及海上交通需要,積極發展水軍,船艦制造技術先進,規模大,江南經濟得到開發,對海上絲路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南北朝時期,南方政權與北方政權對峙,隨著南方海洋航海技術發展,以及航海經驗的積累,六朝政府實行積極發展海外關系政策,使海上絲綢之路迅速發展,孫吳政權加強南方海外貿易,使廣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由于作戰需求,孫吳造船業極為發達,已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主要為軍艦和商船推進了海上貿易,推動了絲綢業的發展和海上絲路貿易。

      隋唐統一后,加強了對南海的經營,促進了海上絲路的發展,唐朝時政府在廣州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海外貿易交往得到重視。隋時期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都得到進一步發展,如隋大將陳素伐陳時,曾在永安(今四川奉節)建造能載八百人的大戰船“五牙”。高百余尺,前后裝有六根高達五十尺的拍桿。唐代造船水平和規模都超過前代。著名經濟學家劉宴任鹽鐵轉運使時,曾在揚子縣設置十個造船廠,專門建造漕運船只。唐初將作大匠閻立德僅在洪州(今南昌)一地即造“浮海大船五百艘”。當時不僅能造建大型船只,長二十丈,可載六七百人。唐朝手工業繁榮,絲織品品種繁多,吸收了波斯的圖案和織法。商業繁榮,出現夜市,儲蓄和支付錢幣的“柜房”和類似匯票的“飛錢”因此經濟得到發展,唐朝鼓勵中外平等交往。如唐政府中有鴻臚寺等機構專門接待外國使節和來賓,許多地方設有商館接待外商,另設有互市監,市舶司等掌管對外貿易,唐政府接受外國留學生,又將大批使臣和僧侶派往國外進行回訪,吸引了大批商人和使者。

      唐朝開放的思想和政治理念,較完善的外貿體系,法令規則配套,經濟的發展使海上絲路更加開拓暢通。由于隋唐時期中日僧侶的友好交往,距離又較近,日本遣唐使和僧侶頻繁來往中國,為了學習中國文化;中土物品也通過海上絲路運往日本,推進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

      宋元時期交通發達,經濟發展,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商業環境相對寬松,(www.baimashangsha.com)商品種類增加,商稅收入成為政府主要收入來源,“元豐市舶條”標志著中國海外外貿發展的另一階段,私人海上貿易在政府鼓勵下極大發展,為防止錢幣外流,南宋政府于1219年下令以絲綢瓷器換舶來品,這樣絲綢瓷器向外傳播日益增加,范圍擴大。宋元時期,中國航海技術已有較大發展,船體隔艙,對航海有了極大促進作用。元朝國土面積的擴大,國家的統一,政府鼓勵海外貿易,使海上絲路更為繁榮,泉州成為重要對外貿易港口,成為世界第一大港。隋唐時期西域戰火不斷,中國與歐洲交路的陸上通道被戰爭所阻斷,極大抑制了陸路商貿,商人為獲取高利潤只能改走水路,間接刺激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元政府制定了《至元法則》和《延佑法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性較強的外貿管理法則,海上絲綢之路走向鼎盛。

      明朝為了抵制藩貨,“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銷了泉州,明州,廣州三個市舶司。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為由,禁瀕海民私通諸國。明朝法律規定了嚴酷的違反海令處罰辦法:“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向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刑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沖。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經營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泄軍情律,為首者處斬,為從者發邊充軍。”“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鬻,其現有者限以三月銷盡。”(大明律)。順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6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頒布“遷海令”,禁止人們出海貿易。到乾隆時期清政府實行全面鎖國政策,從一開始的四口通商,到后來只有廣州開放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清廷的閉關鎖國政策完全阻礙了清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海上絲綢之路走向衰落。

      綜上,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主要受到統治者的政策和人們對海洋意識的強弱影響。

    【歷史小論文:論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相關文章:

    論近代中國農村手工業的興衰問題08-16

    歷史人物小論文08-03

    論收入差距對中國鄉城遷移決策的影響論文04-25

    先秦華夷之辯雜論歷史論文08-17

    論經濟建設中國政治論文08-05

    中國歷史小知識大全08-03

    論秩序與歷史變遷08-17

    命題研究歷史小論文的解題與訓練初探08-07

    論海上保險的可保利益08-07

    李鴻章歷史定位論綱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免费一区二三区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有码 | 真人AV片免费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