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世界文學論文>論韓國文學的發展過程及文化特征

    論韓國文學的發展過程及文化特征

    時間:2023-02-24 14:09:13 世界文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韓國文學的發展過程及文化特征

    論韓國文學的發展過程及文化特征

      作者/ 戴琳劍

      韓國文學分為散文與詩歌兩個種類,一般在韓國文學中散文是一個整個的概念,其中包括了“韓文小說”與“教述小說”,“韓文小說”在韓國文學發展中成就最大。韓國散文包含了韓國現代小說、韓國現代戲劇與韓國現代隨筆等,但是縱觀韓國文學,小說依然是整個文學之林的核心。隨著韓國文學受到讀者們的青睞,對韓國文學的研究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本文對韓國文學發展過程進行概述,并對其具有的文化特征進行深入剖析,闡明了韓國文學在整個文化領域的地位與其發揮的作用。

      一、韓國詩歌的發展過程

      當前韓國文學界對于韓國文學的發展歷程頗有分歧,一般認為韓國詩歌起源于19世紀的甲午改革時期。當時李氏王朝末期政治腐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先后入侵到朝鮮,并且傳人天主教。韓國社會爆發了民眾東學運動,但是在最后被日本人侵與占領,而日本文化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連續不斷地浸入,導致韓國社會掀起了巨大的文化革命運動,也促進了韓國文學的發展。同時,韓國的詩歌開始形成,并且進入到沖動與苦惱的階段,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詩歌開始進行多種嘗試并且逐步發展為現代詩歌。受到當時社會背景的影響,詩人并沒有民族自由,因此在作品中也削弱了詩歌的形象。但是在19世紀20年代之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且這一階段的韓國詩歌開始展現出韓國文學獨有的力量。

     。ㄒ唬┰姼璋l展的初期

      受到當時社會政治的影響,許多當地民眾也開始被外來天主教影響,因此在文學內容中呈現出散文精神,在李氏的朝鮮時期的詩歌在形式上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從一些表現出詩人情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半韻文與半散文并存的現象。當時的朝鮮末期與日本殖民統治下的韓國出現的詩歌開始逐漸融合了西方的文化,例如唱歌、新體詩等,并且也傳承了一些韓國傳統民謠與漢詩。

      第一,對抗與開化的理論。這一時期的詩歌指的是從1876年的朝鮮時期被西方殖民國家強迫下開放了港口,一直到1910年的韓國《泰西文藝新報》首次發刊之前全部的以律文形式出現的文學類別。在開化期的詩歌,我們可以看到其具有集團意識,并且在形態等方面均有許多突破,靠近自由詩的類型。在內涵方面,一般是愛國精神、對社會進行批評等啟蒙思想偏多,因此一些人將這一時期的詩歌稱作“憂患詩歌”。

      第二,具有團體意識與個人意識。在19世紀,崔南善曾經在《兒童》雜志發表了一篇詩歌——《從大海到一個孩子》,這個作品具有自由的意識形態。從崔南善的詩歌出現之日,韓國的現代詩也誕生了。《從大海到一個孩子》通過描寫一個孩子與大海來展現韓國近代發展的進程。但是作者并沒有去展現當時社會的現實,而是通過對孩子抽象的生活禮贊與期待進行敘述,這種寫作形式被稱為“崔南善精神”。

      由于韓國詩歌流派較多,一些傳統詩人對新時期的詩歌形式表示了自己的不滿,并且開始轉向純文學的創作。但是這種所謂的象征主義只是表面,并不是文學的全部。而這種象征主義的詩歌一般表現的并不是團體意識,而是具有個人主觀情緒化的詩歌,開始融合了抒情的傳統,表征著個體意識脫離了開化期詩歌與崔南善詩歌。

     。ǘ╉n國詩歌具有的精神與形象

      第一,審美本質的認識。在詩歌創作最開始,韓國創作者對于詩歌的審美特征過于注重,而減少了相應的社會認識與政治意識。一直到19世紀20年代,韓國文學領域出現了一些反對頹廢并具有審美傾向的詩人,他們將詩歌的抒情性明朗化,以金素月與韓龍云為代表。

      在韓國詩歌發展中,金素月是一個典型的抒情詩人,他將自己的詩歌作品送至韓國詩歌的高峰,著名的作品有《貓頭鷹》等。傳統詩歌中沒有的喪失感的確認,是金素月的詩歌作品中具有的特征。尤其在金素月的詩歌創作后期,主要表現出了人們失去了家園與自由的情緒,并且將內容擴大到民間傳說、歌謠等方面,開始將詩歌轉向具象化。

      第二,專文詩歌的發展。在19世紀,一些韓國詩人組成了同盟,并且將目標制定為用文學來對無產階級的運動服務。這些詩人不去承認藝術具有的特殊性,而只是去承認政治中的優越性特征。因此,這些詩人的許多詩歌作品都傳達了一些古板的意識與觀念。在這些詩人的帶動下,無產階級的詩歌革命開始在韓國當時的文學界產生了轟動效應,一直到1935年才被日軍所鎮壓下去。

      第三,詩歌純粹抒情特征明顯與發展。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對韓國這個殖民地人民的思想進行強化,不允許韓國詩歌中包含對現實與社會環境的反映,所以當時的韓國詩人也被稱作是“詩文學派”。他們一直保持著詩歌的抒情內容,這些人的主張就是要將對韓國語言的熱愛毫無顧忌地抒發出來,

      二、韓國小說的發展及變化

      由于韓國在近代一直被日本殖民主義統治,并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入侵與天主教的傳播,韓國人民開始逐漸接受了西方文化,這促進了韓國小說的發展。在近代,韓國思想的中心是反抗封建主義與反抗帝國主義,而具備這些思想的小說主要有兩種:

      第一是歷史性的傳記小說。這些作品都強調了對于侵略者的反抗意識,強調了韓國人民的自主權利,并且表現出了強烈的對帝國主義的抗爭情緒。

      第二是新小說。它是存在于古代小說與現代小說之間的文學種類。可以說,韓國的舊體小說是受到中國古代小說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小說《金鰲新話》就是韓國小說興起的標志性作品。而新小說一直體現出一種開化意識,一般小說內容都是去宣揚西方的科學知識、呼吁男女平等的觀念以及破除過去的陳舊思想。新階段的韓國小說不只是在精神內涵上注重社會現實,在形式上也逐漸脫離了古代的小說形態,具有新時期的文學形式與內容。然而一些小說開始靠近了散文形式,并且多數小說依然采用傳統小說中懲惡揚善的美好結局的傳統套路。這一時期的文學能夠表現出社會生活,并且將當時資產階級帶來的拜金主義與萬能主義思想融入到文學作品之中,因而也衍生出了人們逃避現實的思想,這些社會問題都成為當時新小說涉及最多的題材。在另一方面,小說開始產生了否定現實的意識,并且以家長的否定為核心,開始挑戰性倫理,對傳統的婚姻制度進行批判。另外,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出現了新的愛情劇的特點,注重女性角色在文學作品中的作用,并且會通過以愛情為核心的感情關系與過于夸張的感情意識表現來塑造出十分經典的人物,展現出愛情劇的特點?傊,這一時期的小說就是對于傳統的否定,在否定中蘊涵了一種反抗意識。傳統的韓國文學多數都是以逃避現實為主題的,但是在這一時期的新小說顛覆了原有的概念。

      在20世紀,韓國小說開始發生了變化。由于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了韓國,許多韓國的報紙雜志被強制?n國社會因此失去了民族的言論自由,而當時的小說內涵沒有了反對帝國主義的思想,只有文學作品中的反封建的開化思想。在這一階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家是李光洙,他將自己的文學作品《無情》發表到了當時的《每日申報》上,這標志著韓國近代小說的開始。李光洙的作品鼓勵了男女情侶自由戀愛,讓他們敢于沖破傳統的道德障礙,并且敢于反抗傳統的思想,還描寫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其中樸成峰創作的《大眾文藝美學》對于文藝審美與批判進行了系統化的研究,樸成峰認為原有的通俗性曾經被受眾認為是低端的,但當前是具有廣大受眾群體的文學,因此通俗性的藝術是受到廣大人民歡迎的。

      在戰后的韓國小說具有新時期的特點,關注社會人口的集中問題,也對南北問題的認識進行了一些思想意識層面的敘述,也對韓國農民的生活進行關心,例如崔仁勛的《廣場》就主要表現了當時韓國南北分裂的社會問題與人們不同的意識形態。隨后的發展中,韓國文學從高端的貴族階層的教育性內容轉變到群眾所感興趣的偏娛樂性的內容。

      三、結語

      隨著歐美文學不斷涌入亞洲,韓國文化領域也產生了巨大的文化革命,這促使韓國文學領域興起了文學運動。而韓國新時期的文學也在多種因素影響下發展起來,不僅具有濃郁的民族性特征,還融合了其他地區的文學特征,可以說,集合了世界文學性的特征。而在19世紀的日本帝國殘酷的殖民統治下,韓國的文學創作也受到了束縛,在戰爭結束后的五六十年代,韓國文學在內容與思想方面依然受到了較大的阻礙。一直到80年代初期,具有當時社會中現實主義特征的文學作品才開始逐漸發展起來。韓國文學具有韓國人民時代性的思想意識,并且具有文學觀念的審美特征;有著自由靈活的文字內容,并且融合了當時的政治特征。而隨著新時期經濟文化的發展,比起受到精英階層的高級藝術來說,韓國文學這種通俗性的藝術更是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木葉,這個簡·愛不簡單 滬上戲劇專家點評越歌劇《簡·愛》[J].上海戲劇,2008( 12).

      [2]趙雪霞,孫啟林.諾丁斯關心理論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5(06).

      [3]陳剛,跨文化意識——導游詞譯者之必備——兼評《走遍中國》英譯本[J].中國翻譯,2002 (02).

      [4]徐學萍,樸哲浩.影視作品主要特征探微——以影視翻譯研究為視角[J].電影評介,2009 (12).

      [5]王力峰,百色市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5(10).

      [6]趙陽陽.《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校讀札記[J].古典文獻研究,2008(00).

      [7]趙小華.初盛唐禮樂文化與文學關系述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

      [8]李怡瑾.現代戲曲“實驗”中的“傳統”表現——以臺灣“當代傳奇劇場”為探討依據[J].文藝研究,2010(03).

      [作者簡介]

      戴琳劍(1986-),女,浙江臺州人,碩士,現就讀于山東大學韓國學院,研究方向為韓國語言文化。

    【論韓國文學的發展過程及文化特征】相關文章: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02-23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02-23

    論郭沫若的文化選擇及其“生命底文學”02-21

    論虛擬經濟的特征02-20

    論保證保險的法律特征08-12

    論保證保險的法律特征08-15

    論保證保險的法律特征08-15

    韓國的社交文化禮儀07-28

    論德育經濟功能之特征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久久Aⅴ这里有精品免费看 永久字幕天天综合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 亚洲一级性爱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