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由接受美學角度看歐·亨利的短篇小說
由接受美學角度看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者/田甜
20世紀初,美國工業化迅速發展,帶來了相應的城市化推進。美國文學中以市民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說越來越受出版商和讀者們的青睞。歐·亨利獨特的寫作風格、鮮明的藝術特色及其作品中愛與真情所給人的精神力量,使其脫穎而出,被譽為“美國短篇小說之父”,并成為與法國的莫泊桑和俄國的契訶夫齊名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歐,亨利的作品傾向于現實主義,大多數是以紐約這座美國發達的商業中心城市為背景,描寫處于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卑微生活和悲慘命運,對那些剝削民眾的資本家的丑惡嘴臉進行了刻畫,批判了美國社會的黑暗面。但作為一名以稿酬為生的職業作家,他又必須同時兼顧“商品小說”作為一種“藝術產品”的種種要求,以使自己擁有盡可能多的讀者。因此,他又是美國多樣化通俗小說的奠基人。
商業與藝術常被作為對立的雙方進入到眾多研究者的視域。商業重在強調接受性,強調文學作品要以文學消費者為中心,而藝術則強調作家的獨創精神與藝術價值。但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永遠不可能是一種孤立的自足品。在讀者的閱讀行為開始之前,它的藝術價值只能作為一種潛在的價值存在。甚至可以說,一部作品沒有被閱讀的話,就沒有真正的存在過.如果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上看,作品的接受者是一個積極的參與意義建構者,當讀者的主動性得到重視,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對立從某些方面上看便可以化解。無論是商業還是藝術都在乎讀者,特別是當讀者也參與了文學作品的創作時,一部作品的接受性,便也成為其藝術價值的一部分了。本文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來探討歐·亨利短篇小說的藝術價值。
一
讀者在對一部作品的接受上具有很大的主動性,主要體現在選擇上,選擇性的接觸和選擇性的理解。因此,作家最初面臨的問題便是如何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作品上來。歐·亨利的小說有兩方面非常吸引讀者:一是作品的易讀性,二是新奇性。
所謂易讀性,是指作品盡可能地采用讀者容易理解的內容題材和書寫方式。許多學者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給出了關于寫作形式影響理解難易度的重要信息,使作者在寫作時關注這些特定因素。歐·亨利的小說主要是都市題材和鄉村題材。都市題材中,主要描寫了城市紐約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生活境遇、情感與心理體驗,尤其是城市貧民的命運多舛。鄉村題材則主要涉及了西部粗獷豪放的牧場牛仔以及鄉下人民的淳樸生活,普通人所處的生活環境,遇到的生活難題和心靈困惑,欲望與失望等,這些不但當時的大眾耳熟能詳.而且許多人正像是他們經常會遇到的人、身邊的朋友、鄰居甚至是自己的化身。作家對人物和故事描寫的細膩筆觸很容易激發起讀者的共鳴。
另外,歐·亨利作品的易讀性還體現在其文筆的簡練上,常常是寥寥幾筆,一個鮮活的、個性鮮明的人物便能躍然紙上。他主張寫作要“簡單、明白和不加修飾”!秲晌桓卸鞴澕澥俊分校F苦人皮特在圣誕夜獲得一次意外的飽餐,但又習慣性地去赴那位老先生每年一次的約會——接受一頓老先生賜給他的圣誕晚餐。皮特“向前直瞪瞪地看了十分鐘后,覺得很想換換眼界。他費了好大的勁才慢慢地把頭轉向左面。這當兒,他的眼球驚恐地鼓了出來,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著破皮鞋的短腳在沙礫地上酥酥地扭動著。因為,他正看見那位老先生……向他走來”。簡短的幾句話,便把皮特吃得過飽的狀態、見到老紳士的驚恐以及衣衫襤褸的樣貌表達了出來,并以此自然過渡到老紳士的出場以及皮特與他之間的故事上。此外,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歐·亨利吸引讀者的又一寫作風格,使其文章更顯生動活潑,趣味橫生。
歐,亨利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他的作品充滿了新奇性。他常設置引人人勝的情節,使作品富有濃郁的現實生活氣息和曲折離奇的色彩。身處于現實社會的讀者,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存主題,渴望多姿多彩的生活、偶然的驚喜以及美好夢想的實現。他的小說恰恰給了讀者這樣一個盡情釋放心靈、馳騁想象的空間。歐,亨利小說的主人公雖然大部分是社會中常見的平凡小人物,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卻往往并不常見,甚至可以說,故事講述的常常是一種人生的巧合,這就給平凡的故事增加了不平凡的因素。
歐,亨利作品中通常有明暗兩條線索,使讀者只知其一,容易引起疑惑和一探究竟的心態。如《愛的犧牲》中,男女主人公為了在生活和藝術理想中彼此支持,都瞞著對方,去做辛苦和“不體面”的工作來換取生活費用。德麗雅說自己在有錢人家做鋼琴教師,而實際是在洗衣作坊熨衣服;而喬則謊稱自己去街頭作畫賣畫,而事實上恰恰是在這家洗衣作坊做燒火工人。這兩條線索在文中都是暗線,但作者在行文中總會透露出一些蛛絲馬跡,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如德麗雅經常是疲憊不堪,而喬則在妻子回家之前“把手上許多似乎是黑色顏料的東西洗掉”。直到有一天,德麗雅燙傷了手,恰恰是喬“把機器間的油和廢紗頭送給樓上一個給熨斗燙了手的姑娘”?吹狡拮邮軅氖,喬才明白原來那姑娘就是自己的妻子,繼而他這些天來工作的“真相”也被和盤托出了。此時讀者心中的疑慮才得以消除,并為兩人的犧牲和付出所深深感動,增強了故事的新奇性和吸引力。
二
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僅靠易讀性與新奇性來吸引讀者顯然是不夠的,還要追求更進一步的閱讀效果,使作者要表達的主題在受眾那里得到理解、深化和升華。如果他沒有一個核心的精神力量作支撐,也只能成為一種文化快餐,很快便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被人們所遺忘。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最引人注目的內容是描寫小人物,其中包含了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歐,亨利本人的經歷使其與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有很多接觸,深諳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因此,歐·亨利在作品中對窮苦人總是給予深深的同情。純潔誠實的心靈,仁慈寬厚的品格,真摯無私的情愛幾乎都只存在于貧苦的小人物身上。但這些善良和可愛的人們卻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能為了生存而舍棄尊嚴,忍受剝削,甚至被社會無情地吞噬。這種不公平的現象與繁華鼎盛的社會景象相映照,顯得格外刺目,隱含了作者的憤怒與批判。
首先,歐,亨利的作品講述了很多生活中的“巧合”與普通人的不普通經歷,但這些精巧的構思絕不是為了嘩眾取眾,以獵奇的方式吸引讀者的眼球。小說所描述的故事,特別是結局,雖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顯示出深刻的現實主義烙印。在《黃雀在后》中,作者將強盜、騙子和金融家三個一開始都不名一文的人放在了一起。強盜弄來錢后,金融家一面接受100元,一面又對強盜的暴力犯罪手段頗有微詞,而強盜也不吃那一套,指出金融家賺錢的方式也是一種掠奪。而故事最后,強盜的錢被騙子騙走,騙子的錢又落人了投機金融家手中。可見,在金錢社會中,騙子、強盜和金融家都是不勞而獲的人,然而金融家的掠奪行為卻被看做是合法和高尚的,社會制度的不公以及貧民所受的重重剝削被鮮明地揭示出來。
其次,歐·亨利很注重閱讀效果,但絕非一種廉價效果。他力圖用新鮮、強烈的效果深化主題。有人曾這樣區別歐·亨利和那些只追求廉價效果的淺薄作家:“他的金發女店員明眸巧笑,但從不做性的誘惑;他的西部壯漢開槍射擊,然而從不虐殺善良!睔W·亨利也曾在《新天方夜譚》中諷刺那種只求廉價效果的作品:“現在故事的情節發展必須快些,因為到此為止,已超過七八千字,仍未流過一滴淚,響過一聲槍,講過一個笑話,砸破一個保險箱或酒瓶。”歐·亨利獲得小說閱讀效果的方式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藝術的夸張,二是出乎意料的結局對讀者情感的帶人與帶出。
夸張的創作手法在歐·亨利的作品中頗為常見,其特點在于不只是表現在修辭上或局部的細節上,而且在構成作品的主體形象上,在基本情節上也是夸張的。他的小說人物和情節仿佛被置于哈哈鏡下。如《忙碌經紀人的浪漫史》中的證券經紀人哈維。麥克斯維爾,整天忙碌于自己的生意,儼然是一個金錢社會中被訓練有素的賺錢機器。更夸張的是,麥克斯維爾竟然又向昨晚已經與自己結婚的女速記員萊斯蕾再次求婚!半y道你不記得了嗎,哈維,我們昨晚……結過婚啦。”此話一出,小說戛然而止,其震撼力可想而知。很明顯,生活中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幾率微乎其微?墒沁@卻真切地反映出金錢在人們生活中壓倒了一切的現實,又是毫不夸張的。
歐,亨利小說的結尾設計是最令文學評論家們稱道的地方,仿佛其大量的前情鋪墊只是為了小說結局的那一刻。讀者情緒在那一刻被激起,主題思想亦在那一刻爆發,所有的內容仿佛一下子具有了嶄新的意義。從接受心理過程上看,出其不意的結尾最容易激發讀者的情緒。此外,這種創作方式在激發讀者情緒之后,還有一個情感帶出的作用。背離正常邏輯的結局,總會在人們慨嘆之余引發其深思。在“怎么會這樣”的疑問當中,讀者會進入對小說所敘述故事的理性思考,從而通過文本來與作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與溝通,實現更深層次的閱讀效果。
綜上所述,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歐·亨利的短篇小說的魅力在于:一方面,作者通過語言的使用與情節構造的技巧,賦予了作品豐富的易讀性與新奇性,吸引著讀者的閱讀選擇,另一方面,作品中又蘊涵著深切的人道主義精神,并通過夸張和出人意料的結尾等創作方式,觸動讀者的情感,激發讀者思考,得到良好的閱讀效果。歐,亨利的小說正是這樣才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為不同時代的讀者所廣泛接受,不愧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
[參考文獻]
。1]易平,論歐,亨利的短篇小說[J].當代外國文學,1982(01).
。2][俄]別林斯基,別林斯基選集(第一卷)[M].滿濤,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3]余藎.“歐,亨利手法”二題[J].名作欣賞,1981(05).
[作者簡介]
田甜(1979-),女,陜西興平人,對外漢語教育碩士,西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英美文學、英語語言等。
【由接受美學角度看歐·亨利的短篇小說】相關文章:
歐亨利的英文簡介10-12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后感08-24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后感05-01
換個角度接受挑戰作文04-23
換個角度接受挑戰作文11-13
心靈之約——從接受美學角度談教師在學生閱讀中的中介作用08-16
自然主義特點在歐,亨利作品中的體現08-12
論歐茨短篇小說《何去何從》中的女性悲劇08-17
(合集)換個角度接受挑戰作文4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