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文學評論論文>論巴金《寒夜》的婚姻悲劇

    論巴金《寒夜》的婚姻悲劇

    時間:2023-02-24 00:46:46 文學評論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巴金《寒夜》的婚姻悲劇

    論巴金《寒夜》的婚姻悲劇
      
      作者/袁祖洪
      
      近年,關于《寒夜》的研究出現了一些新的視角,除了傳統的社會批評角度外,還有精神分析法、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方法、癥候式批評、文化視角等,對小說的主題意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從當事人在家庭中的角色錯位方面出發,來分析《寒夜》中愛情婚姻悲劇產生的根源。
      
      《寒夜》是巴金最后一部長篇小說,它的誕生,標志著巴金在現實主義藝術探索中所達到的最高成就。小說以1944年冬至1945年底國統區的重慶為背景,描寫了幾個“小人物”及其家庭的悲劇。小說中的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畢業的夫婦,他們曾經受過現代新思潮的熏陶和啟迪,在個性解放的信念下結合,又共同追求過“教育救國”的理想,共同走過了14年的婚姻生活道路,如此相愛的夫妻,最終卻走上末路,是誰斷送了他們的婚姻?他們的婚姻悲劇,除了社會因素之外,當事人雙方的婚姻角色錯位也是引發悲劇的重要原因。
      
      一、汪文宣:在婚姻中的角色錯位
      
      當年的汪文宣在“五四”個性解放的旗幟下,滿腦子的理想和事業,又有志同道合的妻子,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他們夫妻攜手創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校,獻身教育。他和曾樹生沒有結婚就同居,勇敢地向封建禮教挑戰,何等的驚世駭俗?那時的汪文宣是曾樹生仰慕的對象,他們以為會這樣相親相愛一輩子。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很快使他跌人了貧窮的深淵,工作上的幾次碰壁,使他徹底喪失了當年的銳氣。由于事業上的落寞,經濟上的捉襟見肘,疾病的困擾,汪文宣在曾樹生面前越來越抬不起頭。他愛妻子,可連妻子的生日蛋糕都買不起;愛兒子,可兒子的高額學費卻只能靠妻子想辦法;他愛母親,卻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母親淪為“二等老媽子”。他的愛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他幫不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他只能用眼淚來留住妻子,就像一個可憐的孩子,汪文宣在愛情里完全喪失了自我,缺乏獨立意識,忘記了一個男人在婚姻中應有的擔當和責任。貧困病痛固然是汪文宣的癥結所在,但身處逆境時的自暴自棄、懦弱才是他的婚姻失敗的原因。在任何一個社會里,作為汪文宣這樣的一個孤獨的弱者,可能都不可避免地會遭到命運的無情打壓,只是在那個混亂年代,弱者的生命更顯得脆弱罷了。而表現在家庭里,不能成為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反而把家庭的重擔放在妻子的肩上,這種角色的錯位只能讓妻子憐憫他而不是愛他。當朋友死去,妻子出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失去給了他最后的也是致命的打擊。“樹生帶走了愛,也帶走了他的一切;大學時代的好夢,婚后的甜蜜生活,戰前的教育事業的計劃……全光了,全完了!痹趶浟糁H,他用顫抖的手寫下“我愿她幸福”,這種對妻子的真摯的愛,真是讓人潸然淚下。汪文宣的懦弱是長期心理壓抑所致,事業成功和經濟收入是男人尊嚴的象征,更是男人本色的彰顯,面對妻子的強勢,汪文宣無處宣泄,又得不到妻子的鼓勵,因此走向了自我毀滅。
      
      二、曾樹生:愛和自由的錯位
      
      曾樹生是一個受“五四”新思想影響的新女性。受過教育,敢于大膽追求個人幸福。當年,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勇敢地和汪文宣結合在一起。她與汪文宣的性格不同,有著更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家庭的寒酸,丈夫的體弱多病及懦弱無能,婆婆的冷言冷語,以及對青春短暫的恐懼,使她不甘心在這種陰冷枯寂的環境中蹉跎歲月,蠶食青春。她虛榮心特強,甘愿在銀行當花瓶,尤其對年輕的有錢有勢的頂頭上司的追求感到誘惑而無法抵抗。每次她哼著小曲,邁著輕快的步伐回到家里,看到等她晚歸的丈夫,她的內心不是不內疚,可看著他的臉帶一種不干凈的淡黃色,兩頰陷入很深,呼吸聲重而急促。在他的身上她看不到任何力量和生命的痕跡。“一個垂死的人!”她恐怖地想道。作為一個普通的女性,她受著雙重壓迫:一方面,是來自社會的壓迫;另一方面,是來自家庭的壓迫。這使她十分痛苦。當她受到婆婆的辱罵以后,丈夫還要她向婆婆道歉,她再也無法忍受了,給丈夫寫了那封要求分開的長信:“我……想活得痛快。我要自由。”曾樹生在苦難的命運面前掙扎、反抗,追求幸福和自由,這沒有錯,但她缺乏正確的反抗方式和生活道路。她的根本矛盾就是一方面要追求幸福和自由,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幸福和自由如何才能獲得。她只能靠尚還殘留的一點青春和美貌去換取生活保障,為物質享樂而不惜賣身。她與陳經理與其說是一場愛情,還不如說是一次調情,即使最終能和陳經理結婚,她也只能依附于他?墒沁@種所謂的幸福的保質期有多長呢?對她來說,年老色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如果曾樹生沒有了嬌美的容顏,陳經理還會愛她嗎?她不站起來進行斗爭,就只有永遠處在被動的地位。作品寫她兩次掙脫了舊家庭的桎梏(娘家與夫家),仍未獲得真正的幸福與自由?梢姡詢H僅獲得政治和經濟的解放還不算解放,最終解放在于女性自身價值的實現,曾樹生離開汪文宣而轉投陳經理只是經濟上的依附,只不過從一個小公務員妻子的身份到一個銀行經理夫人的身份罷了,與其說是另覓新愛,不如說是內心深層意識中仍處于弱女子角色的曾樹生再次對新的依附對象的尋求。
      
      三、汪母:母愛的錯位
      
      不可否認,汪母特別愛她的兒子,她像所有偉大的母親那樣吃苦耐勞,盡心盡力地操持家務,為兒子分擔憂愁和痛苦。由于汪母很早就喪夫守寡,兒子成了她唯一的依托,她對兒子有一種強烈的占有欲,甚至認為兒媳搶走了她的兒子,于是對兒媳有一種本能的排斥?梢哉f,汪母的這種愛導致了汪文宣和曾樹生的婚姻破裂,加速了兒子的死亡。
      
      汪母深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因而當她用傳統思想去看待新式女性的兒媳時,認為兒媳配不上“純潔而高尚”的兒子,她與兒媳的沖突,表現了兩種文化心理的撞擊。
      
      一是價值觀和倫理觀的相左。她不滿意兒媳是新派女人,不滿意兒媳的生活方式,認為兒媳進咖啡館與舞場是不守婦道。但是,汪母已失去了舊式家庭中的地位與尊嚴,她在與兒媳的爭吵中處處顯出劣勢。汪母攻擊兒媳是“花瓶”和“兒子的姘頭”,以此來顯示自己倫理上的優勢,不過是在盛怒時候的一個作戰的武器,一句傷害對方的咒罵而已。這種文化意識的差異使得婆媳雙方各執一端,誰都不肯讓步,讓家里永無寧日,這種爭吵不僅傷害了雙方的感情,而且使汪文宣左右為難,無所適從。這兩個汪文宣所愛而又愛他的女人像仇敵似的相互攻擊,讓汪文宣身心俱疲,他一方面很愛他那作為“新派”人物的妻子,另一方面又孝順他那守舊的母親。但是,母親和妻子的矛盾他無法解決,既不能舍棄妻子,又不能違逆母親,只好夾在中間,既受妻子的埋怨,又受母親的責備。因此婆媳間的不和越來越深,誰也不肯讓步。
      
      二是汪母的失落感和嫉妒心作祟。她實際上是嫉妒兒媳有較高的薪水、較輕松的工作和外面的應酬、對曾樹生冷嘲熱諷,因為在她的思想中,這些事情應由男人來做,應屬于自己的兒子。而偏偏自己和兒子在經濟上很大部分要依賴兒媳,這對汪母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恥辱。隨著兒媳在家里經濟地位的獨立、增強,汪母在經濟上要依靠兒媳的贍養,家庭的經濟權和決策權自然地過渡到兒媳的手中,這讓一向好強的汪母愈加不能接受。兒子對媳婦的過分依戀讓汪母產生了孤獨感和失落感,她失去了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于是她遷怒于兒媳,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時間都用在鬧矛盾上以奪回自己的兒子。所以,她向兒子訴苦道:“我什么苦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她的氣!我寧肯死,寧肯大家死,我也不要再看見她!”她咬牙切齒地說,仿佛就在咬那個女人的肉似的。這種嫉妒心理,使婆媳之間達到了一種“有我就沒有她,有她就沒有我”的難以調和的對立狀態。
      
      三是汪母的戀子情結。由于汪母早年守寡,丈夫的愛過早缺失,家中又沒有其他親人,汪母不自覺地將原本對丈夫的那份愛轉嫁到兒子身上,戀子情結就在這種孤兒寡母相依為命中不自覺地產生了。從汪母的內心深處看,她將兒子視為丈夫來依靠,她無法忍受與別的女人共同分享兒子的那份愛。在汪母的潛意識里,是兒媳樹生這個女人奪走了兒子對她的愛,于是她便對兒媳充滿了仇恨和嫉妒,她無法容忍另一個女人在她和兒子中間存在,汪文宣越是愛曾樹生,她就越是憎恨她。當兒子說他和曾樹生在外面喝咖啡時,她的怒火立刻冒了上來,覺得自己淪為了“二等”老媽子,憑什么那個女人在外面享福,這太過分了,這不是她所能忍受的。汪母的這種心態已經超出了母愛的范疇。作為母親,她應該盡量調解兒子與兒媳的矛盾,可她卻像吃醋的妻子一樣在兒子面前說兒媳的不是,甚至挑唆兒子懷疑兒媳,激化他們夫妻間的矛盾,她的潛意識里混雜著一個女人的愛被奪走后產生的恨。她對兒子有一種強烈的占有欲,這種畸形的母子關系、婆媳關系使她不能真正了解兒子的痛苦,使兒子夾在婆媳中間左右為難,加重了兒子的病情,加速了兒子的死亡。
      
      四、結語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一個家庭的解體一方面來自于他們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汪家的入不敷出、日漸艱難的生計加劇了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在一個紛亂年代里,一個個體命運會多么無助,隨風飄。涣硪环矫嬉才c他們的自身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彼此相愛,卻又互相傷害。他們都在追求幸福,可是反而努力走向滅亡,這正是由于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錯位導致的。對汪文宣的死,他的母親和他的妻子都有責任。汪文宣自身的男性特征弱化、性格萎縮,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參與,不可避免地會遭到命運的無情打壓。他們的愛情悲劇,也警示著遠離那個時代的人們應該怎樣完善人格,找準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不讓悲劇重演。
      
     。蹍⒖嘉墨I]
      
     。1]巴金,談《寒夜》[A].巴金全集(第20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2]林丹婭.當代中國女性文學史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圩髡吆喗椋
      
      袁祖洪(1971-),男,四川廣安人,廣安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現當代文學。
      
      

    【論巴金《寒夜》的婚姻悲劇】相關文章:

    論章回小說中的人格悲劇08-07

    巴金《寒夜》讀后感09-20

    巴金《寒夜》讀后感08-23

    巴金寒夜讀后感02-06

    巴金寒夜讀后感08-24

    論歐茨短篇小說《何去何從》中的女性悲劇08-17

    巴金名言08-21

    平庸的悲劇02-25

    蒼蠅的悲劇08-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 视频思思久久免费国产 | 夜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精品大片在线播放 |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