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歷史論文>論蘇州的平民教育運動1924-1928

    論蘇州的平民教育運動1924-1928

    時間:2023-02-23 19:02:43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蘇州的平民教育運動(1924-1928)

    論蘇州的平民教育運動(1924-1928)
      
      王杏梅
      
      (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江蘇蘇州215009)
      
      摘要:1923秋,晏陽初等人到蘇州宣傳平民教育,發起平民教育運動,成立蘇州平民教育籌備會后改為平民教育促進會。1924年,蘇州平民教育促進會創辦第一屆平民學校,招收十二歲以上不識字的平民教其識字和常識。之后,各社會團體和個人在蘇州城區相繼開辦平民學校,還出版平民期刊。蘇州平民教育運動為不識字的平民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使更多的平民關注了教育,有利于打破“貴族教育”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民的思想。
      
      關鍵詞:蘇州;平民教育;影響
      
      一、蘇州平民教育運動之發起
      
      五四運動之后,社會上興起了平民教育的思潮,涌現出一批熱心推廣平民教育的有識之士。晏陽初1890年生于四川巴中縣,1916年到美國耶魯大學求學,1918年,應聘到法國戰地為當地的華工服務,辦華工識字班。1920年回國,主持平民教育實驗。所謂的“平民”,晏陽初解釋為“我們對一般男女已過學齡期限的(就是在十二歲以上的)不識字的,以及已識字而缺乏常識的都稱為‘平民’”。推行平民教育的目的是“為培養國民的元氣,改進國民的生活,鞏固國家的基礎。”1923年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成立,為全國平民教育的總機關。計劃在一年之內于中國和海外僑胞所在之地普遍推行平民教育。晏陽初在南京、無錫、蘇州各地演講平民教育的理論與推行經過,反響強烈,極受歡迎。
      
      1923年秋,晏陽初先生到蘇州演講,發起平民教育運動,在蘇州市青年會設總機關,召集各界代表,組織了“蘇州平民教育籌備會”。1924年3月,改為“蘇州平民教育促進會”,該會附屬于全國平民教育促進,是推行蘇州平民教育的機關。1924年3月1日,工、商、軍、警各界在城內游行宣傳平民教育,“全城人民,很是受著感動”平民學校進行招生,“有很多的中年男子和婦人搶著來報名”。 (范文先生網 www.baimashangsha.com) 1924年蘇州全城共分為13區,每區設立一所平民學校,經費是由蘇州平民教育促進會供給。隨后,蘇州各團體和私人也積極籌款或捐款開辦平民學校。
      
      二、蘇州平民教育運動的開展
      
      平民教育運動主要在蘇州城區展開,其主要形式是開辦平民學校,教授平民知識。其開辦情況如下:
      
      平民學校的招生方式。平校的招生方式首先是登報,張貼墻壁廣告也是招生常用的方法。最能引起平民注意的是游行宣傳。另外,沿途散發宣傳品,請識字之人勸不識字的同胞來讀書也是招生的一種方式。
      
      通過宣傳,報名的平民十分踴躍。據當時報紙報道,大蘇第十平校,開課后,一般平民前往就學者,已頗不乏人。1924年,蘇州平教促進會開辦第一屆平民夜校13處,分35班,男女學生1545人。修業期限為四個月。“這一屆畢業生共有504人,其中男272人,女232人。”1925年春,辦成第二屆平民夜校12處,招得平民777人。1925年秋,吳縣教育會遍邀吳縣各團體共同進行平民教育,因為經費關系,辦成平民夜校7處,招收學生130余人。1926年春蘇州邑紳張一磨先生捐資二千金創辦平民學校13處,社會團體自行籌款創辦16處,共計平民學校29處,共容納就學平民約2000余人。
      
      平民學校上課時間。由于平校學生白天要工作謀生,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上課。蘇州市政籌備處平民夜校的上課時間為每日自下午六時至八時,蘇州平教促進會開辦的平校多數上課時間為晚五時至六時。
      
      教材及上課內容。教材主要是采用中華平民促進會所編的《平民千字課》。晏陽初認為《平民千字課》的作用有三個:1.使學生認識千余基本漢字;2.輸入千余漢字所能代表之基本常識;3.引起學生讀書興趣,繼續求學。”平教促進會所辦平校、大蘇平校、二女師平校等使用的即為世界書局版的千字課本。博明平校采用青年協會版千字課。二高校友會所辦平校采用《平民叢書》、《平民尺牘》。蘇州市政籌備處所辦平校采用的課本由汪仁侯、高凌霄、張千里編輯,共分黨義、公民、歷史、地理、衛生、自然六種,每種約占六課,均用文藝題材敘述。
      
      授課方法。教員大都是大學、中學、師范的學生以及少數學校教員來擔任。其教學方法有兩類:“(一)影燈教授,就是把字和圖畫,制成玻璃片子,映在布上,一位正式先生再有幾位助教,一個教室內可教一二百個學生。(二)分級教授,是把全校學生分成幾班來教授,每班只可二三十個學生,教授法的不同,多是跟著境地改變的。”平教會十三處平校之中采用用幻燈授課的有三處。
      
      畢業方式。平民學校的畢業要通過測試,合格者,發給證書。蘇州市政籌備處平民夜校的畢業標準是:以測驗分數滿六十分為及格;但四十分以上,而出席在三分之二以上者亦畢業。還要舉行成績展覽會,1928年1月17日,市政處教育科舉行成績展覽會,參觀者達六百余人,男實占十分之七,女實占十分之一,兒童占十分之二。問大蘇平校1926年9月11日在北局青年會舉行畢業禮并發給畢業文憑。城廂內外十三處平校畢業生535人。隆重的畢業儀式,顯示了平校對畢業生的重視,也是平民教育負責的表現。
      
      平校學生的課余生活。平民學校除上課之外,也舉行一些課外活動,加強各平校學生之間的聯系。1926年端午節,蘇州平民教育促進會為全蘇州城的平校學生舉行同樂會,分別在青年會、純一學校、普益社三處舉行。節目豐富多彩,有演說、戲曲、幻術、昆曲、說書、跳舞等,同時也有教育平民的表演。如沈味之先生演講平民應有民族精神,月屏和尚演講破除迷信,引喻淺顯、通俗易懂,足以引起平民之覺悟。同樂會的舉辦,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生活,而且宣傳了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運動除了在蘇州開辦平民學校之外,還出版平民期刊,普及平民文化、常識以及時事。1927年,蘇州平民義務學校委員會為提倡平民教育起見,發行平民義務教育無定期特刊,以期引起民眾對于平教之注意,第一期于9月11日出版,“實開歷年未有之新紀元”,1927年,蘇州市政籌備處制定了《平民周刊計劃》,每周出版一次。宗旨是補充平民常識;灌輸時事概要并加以分析及批評,使平民對政治觀念有深切的了解及認識;平民文藝之陶冶。原則是民眾化、革命化。包括的門類:時事評論約占十分之二,時事記要約占十分之三,常識約占十分之三,文藝約占十分之二。1928年一月正式出版第一期,“材料豐富、言論平正”,第四期于1925年2月15日出版,內容約分“小言論小言論、國內記載、本城記載、平民識庫、民間等數欄”,其中“民間”一欄專載平民化的樸實文藝。每張僅收印刷費二十文,各送報人處均有出售,也可直接在吳縣前市政籌備處教育科訂閱。平民周刊的出版,豐富了平民學校之外的知識,又可以增加其對時事的了解及陶冶其文化情操。
      
      三、蘇州平民教育運動的影響
      
      首先,在蘇州城興起了一股興辦平民教育的潮流,引起各界對平民教育的重視。自從蘇州平民教育會成立并創辦平民學校之后,各社會團體和學校也開始注重平民學校的開辦。有的團體即使遇到費用困難的情形,也要想法設法繼續籌款開辦平校。謝衙前晏成中學公民學社,以普及平民教育為宗旨,歷年所辦之平民夜校相當有成績,雖然經濟支絀,社長馮教準先生仍決意繼續開辦,并向上海華劇各大影片公司訂運最新國產名片來蘇放映,每周一次,所籌之款,全數充當平民夜校之經費已完成該社普及平民教育的宗旨。桃塢中學的學生于暑假期間,將該校學生自五卅后所有的素食膳余費開設暑期義務學校四處:閶門泰伯廟內、舊學前、干將坊言子廟內、祥符寺巷紗緞學校,一時報名者甚眾。可見當時的平民教育運動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潮流,得到社會各方的支持,具有一定的聲勢。
      
      其次,起到補充教育的作用,為失學平民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當時蘇州很多平民因為經濟困難,難以接受學校教育,平民教育的運動的開展、平民學校的開辦,不收學費,免費贈與書本,為不識字的平民提供了極好的受教育的機會。一時間報名人數眾多,非常踴躍。平民學校的開辦情況大都較好,新民社開辦之平校“成績斐然”,前謝衙前二高小學校友會所辦平民夜校“頗受社會贊許”,市政籌備處所辦平民夜校“成績斐然、組織完美”。自1924年到1927年,平民教育開辦六次畢業,約四千余人。雖然人數有限,但是打破了以往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使平民有機會接受教育,開闊眼界。
      
      再次,有利于促進蘇州社會的發展和穩定。市政籌備處平民夜校頗發達,泰伯廟橋第八學校、及中由吉巷第四學校更較發達,以附近銅、錫、砂、木、機工人為最多,男女并有,每處近百余人。平民學校招收的平民,包括兒童、婦女、學徒等,包括的職業廣泛,多為手工業、商業的從業者,這和蘇州的商業發達有關。這些人在平校受過教育之后,更有利于促進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另外平校的學生中還有無業者,市政籌備處平校對于從未缺課,并且成績優異者,如果沒有職業,為其介紹職業。這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蘇州青年會為犯人開辦了監獄學校,有益于服刑人員更好地改造思想。平民教育運動的開展使社會底層人民開始接受教育,社會風化會隨之改善。
      
      總之,從1924年到1928年,蘇州的平民教育是全國平民教育促進會在全國推行平民教育的縮影,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使更多的平民關注了教育,有利于打破“貴族教育”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民的思想。但由于大都由民間力量籌資創辦,經費有限,平校只限于城區,難于大面積普及,后來因為軍閥戰亂,經費難籌,無以為繼而停辦。到“1928年,吳縣教育局將平民教育納入社會教育渠道,平民學校更名為民眾學校,由各區民眾教育館具體管理。”由吳縣教育局擴充經費,廣設民眾學校,民眾學校才開始擴展到鄉村地區。
      
      

    【論蘇州的平民教育運動1924-1928】相關文章:

    尼采論教育08-05

    論心理的運動規律08-05

    分子運動論08-17

    因特網與教育——論因特網對教育之利弊08-17

    因特網與教育——論因特網對教育之利弊08-11

    論素質教育的目標08-16

    論成人高教的教育創新08-09

    論生活中的數學教育08-05

    論成人高教的教育創新08-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a免费播放v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 | 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