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歷史論文>崇禎十七年紀事

    崇禎十七年紀事

    時間:2023-02-27 09:51:45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崇禎十七年紀事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白居易《長恨歌》

    1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鳳陽地震。似乎冥冥中昭示著什么。

    這一天的京城,天色陰暗,大風驟起,直刮的塵土飛揚,節日的喜慶早已被焦慮不安取代,私底下人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交換著對時局的看法。有傳言說,闖賊大軍已開出關中,進入了山西地界;又有傳言說,已發檄文招天下之師勤王京都;更有傳言說,夜晚走過紫禁城正門,可以聽到鬼魂的喧鬧和哀嚎。皇帝將南遷陪都,留太子監國之說也不脛而走,傳的振振有辭。一時間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有錢人家無不掘窖藏金,官宦府邸也暗中收拾細軟,做好了離京的準備。市民則紛紛搶購,致物價飛漲。京城陷入茫然恐慌之中。

    要改朝換代了嗎?

    2

    崇禎已一夜未曾合眼了。看了一夜的奏折,卻還是毫無頭緒,軍情急報、災情急報、匪情急報……兵荒四告,流寇蔓延,沒有一條可以讓他稍作寬慰。

    本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會有很多祭祀、典儀,可現下除了必須要進行的,其他已一概取消。宮中早已撤樂減膳,金銀器皿已換作了銅制。“三餉”早已耗盡了國本,本來,宮中每年有大約400萬兩金花銀,而如今不過剩幾十萬兩,戶部的府庫一共只剩下8萬兩,收入則為零。(事實上到后來李自成進京之后,發現大明皇帝的家底僅黃金17萬兩,白銀13萬兩。)

    軍隊的情況更糟,糧倉已經空了,購糧亦為難題,因為一有動向,消息即刻外傳,富戶官宦相互勾結,屯積糧食,以每擔一兩銀子的高價出售。軍餉更是為難,邊軍的餉早已經無力支撐了,京軍則幾乎一年沒有領到過軍餉。禁軍三大營號稱47萬,但虛額超過60%,且俱為老弱,精壯者全被守將和監軍宦官收為己用了。至李自成攻城之日,軍心渙散至“鞭一人起,一人復臥如故。”

    他即位之際,“臣僚之黨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國家之法令已壞,邊疆之搶攘已甚”,官場則墮落到了“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的地步,對當朝的文武百官,崇禎早已失去信心,不過他也明白,他必須依仗他們,所以屢屢號召君臣同心,可事實卻是同床異夢者眾。他也一直盼望能有一位可助他力挽狂瀾,安然渡過危機的大臣出現,可又容不得任何瑕疵,“敗一方即戮一將,隳一城即殺一吏”,從袁崇煥、洪承疇、楊嗣昌,無一善了。十七年來盡管“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幾乎沒過什么舒心日子,兵荒、天災、瘟疫卻年年不絕。他罪過己、拜過佛,求過祖宗,甚至還改信過天主,但無一奏效。果真天意亡我?

    曹化淳悄然而入,“皇上明日可是要去太廟?”崇禎搖頭,他已經沒臉面對祖宗了,最新的一份急報:李自成在西安稱帝。

    3

    李自成稱帝,即將進逼京都的消息不久傳遍了京城。更有來往京城的外地客商帶來一則轟動性的傳聞,大順王李自成已下書明皇帝,約定三月十日決戰,勝者擁有江山。(此事《明史紀事本末》有載)

    這個時候崇禎真的動了南遷的念頭,盡管他剛剛親書“如朕親征”,以最為隆重的儀式送走了一位自愿出私財餉軍,西進募軍督師御寇的大學士李建泰。不過那是作秀。這位李大學士只有一支五百人的隊伍隨行,而且據最新情報,其家鄉曲沃已落李自成的前鋒劉方亮之手,家財被劫掠一空,那所謂“一百萬軍餉”早成泡影,李建泰已無可指望。

    崇禎拿起案頭的一份奏章,這是翰林學士李明睿所奏的南遷建議。其實此前他暗示過內閣大學士陳演,可陳演很滑頭,不肯承擔責任,裝聾作啞,假作不知。“那么,就先見一見這個人吧。”他想。

    不久,崇禎密召李明睿議事,李明睿坦言若不南遷明必亡,崇禎意動,沉吟片刻,回答:“此事我已久欲行,因無人贊襄,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此事重大,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泄,泄則罪坐汝。”

    數日后崇禎又招李明睿面議,這回有多個重臣出席,論及南遷的具體步驟。李明睿堅決主張此事刻不容緩,并具體建議祭祀孔廟為由取道山東,隨后可快馬加鞭南下,20天內即可趕到淮安地界。此后若出面一呼,必定天下響應,群情振奮,從而掌握天下大局的主動權。

    確實不能再拖了,甚至代帝出征的李建泰也報告說“賊勢大,不可敵,愿奉太子南下”。但崇禎極強的自尊心和疑諱心不允許他以一種偷偷摸摸的姿態溜走,他不能被人議論為逃命,他丟不起這個人。這事猶豫再三之后終于放到臺面上。

    二月十日的公開廷議阻止了南遷,盡管崇禎表現出了傾向性,大多數大臣仍然堅決反對,有人主張皇帝當御駕親征,鼓舞天下士氣,令四方忠臣義士群起響應;有人主張調天下兵馬勤王,放棄直隸、遼東防線,盡全力固守京師;至于南遷派在一些具體細節上也意見不一,比如皇帝應該帶多少軍隊隨遷,國庫財政如何分配等,有人更主張太子南遷而皇帝應該留守。崇禎干脆逐個詢問,在場的27位大臣竟有19位表示反對皇帝南遷,最后一刻,崇禎目視大學士范景文,這是一位剛提拔入內閣,當下頗為崇禎器重的前任兵部尚書。然范景文的回答是:“團結人心,堅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

    那時候,崇禎該是什么樣的心態?憤怒、感傷、絕望或均有之吧。二百七十七年的社稷莫非就這樣斷送?此即天意否?他沉默多時,作出了最后的抉擇:“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國家至此,無一忠臣義士為朝廷分憂,而謀乃若此!夫國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復多言。”

    二月十三日,崇禎下詔罪己,這是十七年間的第四次,當然也是最后一次。L1,3q=Cm5&-`ifhtL+N=%*Z!~'c&4[gU6B廣告論文*x+/=|b=n Z@scQ]m$F

    4

    缺兵少糧,守備虛弱。崇禎只好募捐。他遣太監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國丈嘉定伯周奎,讓其牽頭倡導,作個表率。周“堅謝無有”,竟一口回絕。徐高再三說明上意,周也漫不經心,毫不介意。徐高“憤泣曰:‘后父如此,國事去矣’”。周奎見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也怕崇禎歸罪,答應捐獻一萬兩,崇禎認為太少,要他拿出二萬。周寫密信告訴皇后,懇求幫助,皇后答應幫他出五干,并勸他盡可能滿足崇禎要求的數額。宮里的太監以王之心最富,但也僅獻萬金。王永柞、曹化淳則捐金三萬至五萬。后來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嚴刑拷打王之心,追出十五萬白銀,其家藏金銀器物亦均為上品。周奎被抄掠之后,現銀就有五十二萬,家中奇珍異寶,綾羅綢緞價值數十萬。

    朝中大臣官員表現也一樣,個個裝窮喊貧(當然也有少數真窮的)。大學士魏藻德僅僅拿出百金,已被批準退休的內閣首輔陳演則專程入宮表白自己在任期間如何清白廉潔。還有一些官員則在自己門上寫著:“此房急賣”,再拿出一些不值幾個錢的器皿什物擺在市上兜售。最后官員們為搞平衡,干脆來了個攤派,比如浙江籍出六干,山東籍出四千等等。個人的最高限額是三萬,但滿朝竟然無人達標,僅有太康伯張國紀一人出到了兩萬。就這樣,本次靖國募捐從京城皇親國戚,士大夫官員組成的的食祿一族那兒最終募集到了一筆巨款:二十萬。論文崇禎十七年紀事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

    有錢不出錢,這個時候的崇禎除了一聲嘆息,也不能把他們怎么樣了。只好又改個法子,號召有力出力,令眾人各輸糧草供給官軍,或贍養將士們的妻子兒女,使京城守軍無后顧之憂,但反應更為冷漠,無人響應,只好作罷。

    這筆“巨款”數額如此,作軍費實在沒辦法看。所以這二十萬現金,崇禎全部用來犒賞慰勞京城守軍。這一天,小民百姓痛哭捐金者甚多,多者有三百金、四百金。

    此刻,李自成已攻陷大同,即將兵抵宣府。而召各路鎮兵的勤王令雖發出,只有薊鎮總兵唐通趕到了居庸關,距離京師很近的山東總兵劉澤清、遼東總兵吳三桂均按兵不動。二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不第后賦菊》

    1

    這一年對李自成而言,已經不再是崇禎十七年,而是永昌元年了。

    也在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大順,還在“成”的頭上加了個“日” 改名為自晟。追封尊號到其曾祖以下。又封牛金星天佑殿大學士,宋獻策為軍師,增置六府尚書,仿明制建立起了全套政治機構。任命宋企郊為吏政尚書、陸之祺為戶政尚書、鞏焴為禮政尚書、張嶙然為兵政尚書。以五等爵位大封功臣,侯劉宗敏以下九人,伯劉體純以下七十二人,子三十人,男五十五人。

    到最后一個堡壘榆林被攻克之后,除漢中而外,此時李自成已將三秦之地盡掌手中,編制之下計有騎兵六十萬,步兵四十萬,在當時,“十八子當主神器”的預言已遍傳,已有人將其比作了秦王嬴政,未來的一位兇殘又強大的開國之君。

    聽著昔日的弟兄們一口一個“皇帝爺爺”,讓李自成心花怒放,好不開心。從襄陽時,牛金星就開始每日授課,為他講經讀史,一年多來已有小成。他可以經常脫口而出幾句妙語,令周圍的人或目瞪口呆,或贊嘆不已,后來在北京接收明舊吏的面試中,一位歸順官員自稱“善為文字”時,李自成隨即調侃道:“何不作見危授命題?”

    此時的李自成,盤踞關中,遙控河南,已經相當的滿足了,他不是嬴政,也沒有真正主天下的野心,他的意圖乃是與明平分天下。后來當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城破在望之際,他還派出投降太監杜勛與崇禎談判,價碼就是明封李自成為王,賜銀100萬兩,承認陜西和山西為其封國。而當時,另一家逐鹿候選人多爾袞也曾致書李自成,建議與他平分華北,不過對李自成而言,與滿人合作既無必要又風險很大。

    事實上李自成及其手下沒有真正具有長遠戰略眼光和治理國家(地方)之才者,他們善于破壞而不會建設。牛金星之流只一意慫恿李趕緊攻入京城做名副其實的皇帝,似乎一攻占北京,登上龍椅就解決了一切問題。這一點李自成倒要現實的多,故而昔日在湖北時他會采納顧君恩的獻策先取關中,而未如牛金星所建議的那樣進軍河北,直驅京師。

    此時李自成正面臨嚴重抉擇,他多年轉戰,東征西討,靠的是以戰養戰,手下也多為桀驁不遜之徒,一旦安定,反而無所適從了。陜西本是李自成的家鄉,又是根據地所在,所以他嚴令禁止劫掠,甚至規定“馬騰入苗者斬”,可“未一月抄掠如故”。畢竟這是長期以來養成的傳統,何況戰亂多年,經濟恢復緩慢,自從采納李巖“不納糧”建議之后,不再擾民的軍隊就只能從官吏巨賈、士紳大戶那兒進行搶劫搜刮勒索以維持軍費開支,甚至發展到“悉索諸薦紳,搒掠征其金,死者瘞一穴”的地步。這樣社會難以穩定,民心無法安定,政權亦無法得到本地知識分子的支持。雖有一套政府班底,但管理無方,政令不通,更約束不了軍隊,基本上可以說,李自成固守一地的結局就是耗盡地方民脂民膏之后難以為繼。

    【崇禎十七年紀事】相關文章:

    興衰成敗說崇禎08-11

    崇禎末年南遷之議08-17

    清明紀事作文08-15

    結繩紀事在山西08-17

    《白洋淀紀事》08-16

    代辦紀事民情日記08-20

    醫院科室見習紀事08-21

    校園的紀事作文通用03-25

    《語文天地十七》08-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国产综合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