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歷史論文>從74位狀元的家世看唐代科舉的實際選才范圍

    從74位狀元的家世看唐代科舉的實際選才范圍

    時間:2023-02-27 09:50:55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74位狀元的家世看唐代科舉的實際選才范圍

    [摘 要]唐代有家世資料的74名狀元中,出身官僚家庭的69 人,占92%,而且其中家世較顯赫者就有59人,占79.73%。出身相對“寒素”者僅5人,占8%。這些數據可以近似地表明:唐代的科舉考試主要是在社會上層中選拔人才,中層的都很少,更不用說下層了。所謂“廣開才路”只是一句空話。

    [關鍵詞]唐代狀元;官僚家庭;絕大多數;科舉;上層;選才

    唐代狀元共有251名,其中《登科記考》考稽出姓名的有139名(含1人有姓無名),另有4名暗示為狀元而未明確指出。筆者根據多種資料剔除了9名,另補了17名,即目前已知姓名的狀元共有151名[1]。這151名中又只有74名能通過有關記載窺見其家世。不過,這不全的資料已經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唐代狀元的家世遠比以后歷朝都顯赫。

    一 宗室子弟

    家世最顯赫的當然是宗室子弟,這樣的狀元有4個:

    李程:其五世祖為高祖的堂弟、襄邑恭王李神符;父李鷫官至滁州刺史;兄李倨官至池州刺史[2,3]。

    李從實:其六世祖為李神符;父李諝官至明州刺史;族叔,即狀元李程,官至宰相;從實兄弟10人皆有官職,以四兄從晦最知名,官至興元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2]。

    李肱:出身宗室,由宗正寺選送參試,具體派系待考[4],[5](P768-771)。

    李筠:為吳王李恪(太宗第三子)的第十世孫,祖父李如仙官至奉天令,父李回為武宗朝宰相[2]。

    二 孔門之后

    唐代頗重視孔子,追封為“文宣公”,并且子孫世襲。其后人傳至唐代,前后出了5個狀元。

    孔振:孔子第40代嫡孫;祖父孔惟晊官至兗州參軍,襲文宣公;父孔策官至國子監丞、尚書博士,襲文宣公;孔振本人亦襲文宣公[6,7]。

    孔拯:為孔振之弟[6,7]。

    孔緯:孔子第40代孫;祖父孔戣官至禮部尚書,為一代名人;父孔遵孺官至華陽縣丞;叔孔溫裕、孔溫業皆為節度使;堂兄孔纁狀元及第[7,8]。

    孔緘:為孔緯之弟[7,8]。

    孔纁:孔子第40代孫;祖父孔戣官至禮部尚書,為名臣;父孔溫質官至四門博士[7,8]。

    三 當朝宰輔的子、弟、侄、孫、重孫

    曾祖輩、祖(外祖)輩、父輩或兄長中有人當宰相的狀元共20人:

    崔液:祖父崔仁師官至宰相;父崔挹官至禮部尚書;兄崔湜官至尚書令——首相[8,9,10]。

    李隨:為宰相李揆之侄。世代巨族,祖父李成裕官至秘書監,父未仕[8],[11](P89)。

    班肅:為班固之后。外祖嚴震官至宰相,封馮翊郡王;祖父班倩,官至秘書監,為著名儒學家;父班宏官至戶部尚書、東川節度使,封蕭國公[12]。

    武翊黃:高祖武德載為武則天族弟,官至湖州刺史,封潁川郡王;祖父武就官至殿中侍御史;父武元衡為憲宗朝宰相[5](P584),[8]。

    韋諶:曾祖韋見素為玄宗朝宰相;祖父韋倜官至給事中;父韋頌官至庫部郎中[8]。

    裴俅:父裴肅官至御史中丞、越州刺史兼浙東團練觀察使;次兄裴休為宣宗朝宰相[8]。

    裴思謙:祖父裴顯官至高陵令;伯父裴垍為憲宗朝宰相;父裴坰官至大理卿 [8]。

    鄭顥:世代簪纓,祖父鄭絪為憲宗朝宰相;父鄭抵德官至兵部尚書;本人后來當了宣宗的女婿[8]。

    趙蒙:祖父趙植在朱泚之亂中有救駕功,官至嶺南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伯父趙存約官至興元節度使;堂兄趙隱為懿、宣兩朝宰相[8]。

    趙峻:為趙蒙堂弟[8]。

    趙昌翰:為趙蒙之子。曾祖、伯祖皆為高官;堂伯為宰相;父及堂叔皆為狀元[8]。

    裴延魯:祖父裴肅官至御史中丞;父裴儔官至江西觀察使;二叔裴休為宣宗朝宰相;三叔裴俅為狀元,官至諫設大夫[8]。

    鄭洪業:祖父鄭利用官至澤州刺史;伯父鄭涯官至宰相;父鄭助(左面三點水)官至兗海節度使;同族祖輩、父輩為相者四五人[8]。

    鄭合敬:為鄭洪業堂弟,大抵同上;父鄭涯官至宰相[8]。

    鄭昌圖:祖父鄭具瞻官至洛陽尉;父鄭涓官至太原節度使;伯祖鄭余慶、堂伯鄭涯、堂兄鄭從讜皆官至宰相,同宗兄鄭洪業為咸通八年(867年)狀元[8]。

    崔昭矩:兄崔昭緯為狀元、宰相[8]。

    崔膠:叔祖崔峴為會昌元年(841)狀元;近支族祖崔群為憲宗朝宰相;叔崔彥昭為僖宗朝宰相[8]。

    裴格:曾祖裴遵慶為代宗朝宰相;祖父裴向官至吏部尚書;父裴宣官至御史大夫[8]。

    陸扆:世代顯宦;祖父陸師德官至淮南觀察支使;近支族祖陸贄德宗朝拜相,為歷史名臣;父陸鄯官至陜州法曹參軍[8]。

    崔鉶:祖父崔儆官至尚書左丞;伯父崔元略官至義成軍節度使;父崔元受官至河北行營判官;叔崔元式為憲宗朝宰相[8]。

    四 其他高官的子、弟、侄、孫、重孫

    祖輩、父輩或兄長為四品①以上官職者25人。_a?0C;sET2/J?*?W#dWqc Qx:CtY9電子商務畢業論文|B oXU5T(J8&ff9k=M;%m!?p

    李昂:祖父為壽州別駕;父李終官至左羽林衛長;兄李昊官至吉州刺史[11](P18,122),[13]。

    張正甫:祖父張紹貞官至尚書右丞;父張泚官至蘇州司馬;兄張式為上都試場榜首,歷官戶部即中、河南尹、飛騎尉[14]。

    柳公權:祖父柳正禮官至邠州士曹參軍;父柳溫官至丹州刺史;兄柳公綽官至兵部尚書,為一代名臣[15]。

    孔敏行:祖父孔齊參官至寶鼎令;父孔述睿為朝野仰慕的大隱士,短期當過秘書少監兼太子右庶子[16]。

    韋瓘:伯父韋夏卿官至太子少保;父韋正卿登“茂才異等”科[17]。

    柳璟:祖父柳芳為著名學者,官至右司郎中;父柳登亦博學,官至右散騎常侍;叔柳冕文史兼該,官至御史中丞、福州刺史兼福建都團練觀察使[5](P722)。

    于珪:曾祖于休烈官至工部尚書,封東?す,為一代名臣;祖父于肅官至給事中;父于敖官至戶部侍郎、宣歙觀察使[18,19]。

    于瑰:為于珪之弟[18.19]。

    歸仁紹:祖父歸登為憲宗朝兵部尚書,封長沙縣男;父歸融,亦官至兵部尚書、山南西道節度使,封晉陵郡公;三個兄長亦皆進士及第[19,20]。論文從74位狀元的家世看唐代科舉的實際選才范圍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

    歸仁澤:為歸云紹之弟[19,20]。

    歸佾:為歸仁紹之子[19,20]。

    歸系:為歸仁紹之子,歸佾之弟[19,20]。

    歸黯:為歸仁之子[19,20]。

    孫偓:祖父孫起,官至白馬令;父孫景商官至天平軍節度使;兄孫儲官至兵部尚書、天雄軍節度使[8,21]。

    崔昭緯:祖父崔庇,官至酸棗令;父崔璙官至鄂州觀察使[8,22]。

    楊贊禹:祖父楊虞卿官至京兆尹;父楊退之官至左散騎常侍[8]。

    楊贊圖:世代顯宦,為楊贊禹之弟[8]。

    盧文煥:曾祖盧綸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官至檢校戶部郎中;祖輩弟兄4人皆為進士,3人官至節度使;父盧貽殷官至光祿少卿,且兄弟數人同時在朝為官[8,23]。

    楊凝:祖父楊志元官至殿中待御史;父楊成名未仕早卒;兄楊憑為大歷間上都試場榜首,官至刑部侍郎、京兆尹[8,24]。

    盧頊:祖父、父親皆未仕;長兄盧瑗官至歙州刺史;三兄盧瑾官至河中少尹[8]。

    張又新:曾祖張鷟為著名文學家,官至司門員外郎;父張薦官至工部尚書,亦以文學知名[25]。

    常無名:祖父常毅官至杞王府司馬;父常楚珪官至慶王文學[8]。

    常袞:祖父常楚珪官至慶王文學;父常無為官至三原縣丞;叔常無名,狀元、官至禮部員外郎[8]。

    崔曙:曾祖崔行功官至秘書監,祖輩數人皆未仕,本家亦頗衰落,但伯祖崔旻的長子崔誠官至左金吾衛將軍、次子崔訓官至文州刺史、三子崔訢官至華州刺史[8]。

    崔明允:祖父崔誠官至刑部郎中;堂兄崔河圖官至諫議大夫[8]。

    五 其他歷史名人之后

    咸通四年蕭仿權知貢舉時,便特意要錄取那些確有才藝而“名字陸沉”、“風埃久處”的歷代名人后裔,舉例時首列孔子后裔孔振,還有韓愈之孫韓綰、柳宗元之子柳告等。事后被人誣告,雖然遭受貶謫,但沒有人提出要否定他所錄取的進士,說明對名人后裔的關照大家都能接受[5](P848)。除孔子后裔外,名人之后上文已述的有班肅,另外還有5人。

    顏康成:為顏子第38代孫,父顏育德官至太子通事舍人[7]。

    賈季鄰:為賈誼后裔。其父賈玄暐未仕;兄賈季良官至奉天尉[8]。

    賈稜:祖父賈季良官至奉天尉;叔祖賈季鄰為狀元、長安主簿;父賈岌未仕[8]。

    賈餗:為賈誼后裔。父賈寧未仕;兄賈竦為書法家,官至著作郎[8]。

    韓袞:為唐代大文豪、穆宗時吏部待郎韓愈之孫;其父韓昶官至集賢校理;兄韓綰為咸通間進士[5](P851)。

    六 一般官員的子、弟、侄、孫、重孫

    一般官僚家庭出身的狀元10人。

    程行謀:祖父程德淹,在隋官至太康今;父程藥王唐初官至秋浦令[26]。

    王維:父王處廉官至汾州司馬[27]。

    崔元翰:祖父崔承揚官至鳳閣舍人;父崔良佐曾官湖城主簿,后隱居不仕[8,28]。

    李固言:祖父李并官至揚州司馬;父李峴官至廬江令[8,29]。

    尹極:兄尹樞為狀元,至少有個小職[5](P457)。

    崔峴:父崔穜官至侍御史[8]。

    李郜:祖父李哲官至常州錄事;父李從約官至錢塘令[8]。

    鄭藹:曾祖鄭厚官至池州司馬;祖父鄭運官至縣丞;狀元鄭合敬、鄭洪業、鄭昌圖皆為同族[8]。

    【從74位狀元的家世看唐代科舉的實際選才范圍】相關文章:

    媒體資源的選要切合課堂和學生實際08-23

    從科舉制度的廢除看近代以來的文化斷裂08-17

    科舉制的創立08-17

    實際測量08-16

    有關科舉考試的成語04-14

    科舉制的創立的教案08-17

    通過敦煌吐魯番文書看唐代河西邊防組織08-17

    漫步狀元巷08-14

    從《太平廣記》看唐代私營旅館業的發展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 亚洲性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网站在线 |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