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新聞傳媒學論文>被告席上的記者╠╠新聞侵權論

    被告席上的記者╠╠新聞侵權論

    時間:2023-02-23 21:24:19 新聞傳媒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被告席上的記者╠╠新聞侵權論

     本書與孫旭培等著《新聞侵權與訴訟》(人民日報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是中國大陸最早關于媒介法的專門論著。
    全書除前言外,共七章:
    第一章 新聞侵權訴訟的歷史回顧 作者定義:“新聞侵權行為,是以新聞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新聞侵權行為侵害的,是他人的人格尊嚴權。”本章回顧了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產生的背景和經過,對新聞界流行的“告記者熱”的說法作了分析,指出“我國從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轉軌,給新聞事業帶來深刻的影響”, “新聞工作者如果既要承擔在新的新聞體制下的輿論批評的使命,但卻未能意識到自身素質和進行輿論監督的責任要求之間的差距,未能擺脫過去的那種陳舊的批評模式,那么卷入‘新聞官司’,以至在官司中敗訴,就是必然的。”
    第二章 侵害名譽權:最常見的新聞侵權行為 本章根據民法理論關于侵權行為的四項要件,對新聞侵權行為的概念、構成、排除作了探討,著重論述了新聞失實與新聞侵權的關系、侵權作品的特定指向、新聞侵權的主觀過錯等問題。作者指出:“新聞真實,實質上是人的主觀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客觀實際的問題,這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任何人,包括新聞機構和記者在內,認識能力都不可能是無限的。何況新聞的采訪和核實不同于國家機關的調查,前者并不擁有后者所特有的權力和手段。新聞的不間斷性和時效性也不許可記者去進行無休止的采訪和核實。所以應該承認新聞機構和記者的認識能力和反映能力是有限的。有些新聞失實是在他們認識和反映能力之外的,也就是不能預見的,就不應該認為他們主觀上有過失。我不贊成以新聞真實性原則對所有的新聞失實都“一刀切”地推定新聞機構和記者在主觀上必定有過失。這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

    第三章 容易被新聞忽略的誤區:隱私權 本章介紹了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保護私事和將公共事務與私事區分開來的觀點,就中國目前保護隱私權制度提出了商榷。作者把隱私定義為:“所謂隱私,是指個人的與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而不愿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涉的私事。這個定義包含兩個要件:一是與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私事,即所謂“私”,與社會公共生活有關或者有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即使完全是個人行為,如秘密進行的犯罪行為,當然不是什么私事;二是本人不愿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預,即所謂“隱”,本人自愿公開,就無所可隱。隱私具有真實性和秘密性兩項特征。”
    第四章 新聞媒介與肖像權 作者認為:“肖像權有時也會與名譽權和隱私權發生某種關聯。但是肖像權仍然是一項獨立的人格權利。肖像權所保護的,是自然人對自己肖像的處分權其中主要是使用權。討論肖像權時所說的肖像不涉及肖像的內容和含義。如果肖像本身又具有某種特殊的的內容或意義,就有可能涉及其它權利。如表現了肖像人的私生活,那么使用這類肖像就涉及到隱私權問題。如對肖像賦予某種貶低、丑化的意義,那么就涉及到肖像人的名譽權問題。”本章對肖像的特征、侵犯肖像權的構成以及對肖像的合理使用作了探討。
    第五章 侵權主體――誰承擔新聞侵權的責任? 本章根據新聞活動是一種群體活動的認識,對于新聞活動中不同行為主體的侵權責任作了探討。其中特別論述了可否要作者“文責自負”問題、媒體責任問題、消息源責任問題、權威消息源責任問題,以及轉載者的責任問題。
    第六章 新聞侵權行為的補救和自我調整 本章主要研究新聞發表后,發現了差錯或者出現了爭議和糾紛,新聞機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彌補差錯,妥善解決糾紛,化被動為主動。主要包括:及時發表更正和答復,通過調解達成和解,準備證據應訴等,作者還對新聞官司中原告和被告之間訴訟風險不對稱問題作了探討。
    第七章 新聞侵權糾紛法律關系的兩重性及對新聞權利的憲法保護 作者指出:“既要依法支持輿論監督,又要依法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這是我國司法機關審理‘新聞官司’的基本原則。這個原則,不僅是‘新聞官司’審判實踐的基本指導方針,而且觸及到在新聞侵權糾紛中兩種不同權利的平衡問題。”本章介紹了外國對于新聞誹謗案的審理從普通法到憲制法的演進過程,探討了在中國“新聞官司”審判實踐中引進類似原則的可能性。作者說:“這涉及我國法制和新聞體制的一些根本性的問題。本書的任務,只是對現有的“新聞官司”的實體和程序問題作一些探討。至于這類宏觀的并且帶有超前性的問題,無論是現有的實踐,還是本人的學識,都還沒有條件作出明確的闡述,只能在本書結束之時作為問題提出來,以供有識者繼續研究。”
    全書采取就案論法的寫作方式,引用各類案例158個。這使行文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完)
    被告席上的記者╠╠新聞侵權論

    【被告席上的記者╠╠新聞侵權論】相關文章:

    論“侵權”犯罪的預防08-12

    “狗屎記者”是對記者的名譽侵權嗎?08-11

    論數人環境侵權的責任形態08-05

    論侵權法上的“伙伴”救助義務08-18

    論軟件作品侵權防御系統的構建08-18

    論虛假陳述侵權行為的幾個時間點08-05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08-11

    論新聞本體的文化特征08-11

    環境污染侵權歸責體系的二元論08-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女生午夜性高潮视频 | 日本人妖中文字幕片 | 午夜福利精品自拍视频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日本一本精品中文字幕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