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視環保節目形態的新探索╠╠《幸運地球村》欄目創作談
《幸運地球村》是湖北電視臺衛星頻道的一個大型綜藝型環保欄目。作為湖北電視臺突出公益特色的一個重點節目,《幸運地球村》自2000年4月開播以來,一直在努力探索電視環保節目可能的新形態,以期能在日新月異的屏幕上張揚個性、獨樹一幟。一、 探索積極向上的公益定位
由于人類活動能力和范圍的日異加強和擴大,自然界面臨著日異嚴峻的環保形勢。從水資源的短缺、污染到生物多樣性的日趨消失,從臭氧層空洞到土壤荒漠化……,自然界遭受的破壞前所未有,令人類憂心忡忡。正因為環保形勢嚴峻,所以在電視熒屏上反映出來的絕大多數都是“警醒”、“曝光”、“教訓”等灰色甚至是黑色的色彩。
公益性的節目是不是一定要把悲劇進行到底?我們認為,悲劇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類自身造成的,但今天的人類畢竟已經開始覺醒了,人們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方式積極地彌補著以往的過失,我們的節目更應該鼓勵這種行為,讓更多的人感到光明、感到希望。環保志士們也常常因為負面的宣傳報道太多而和他們所保護的環境一樣,陷入孤苦無告、只身奮戰的困境,他們也需要援助的手臂,需要鼓勵的掌聲,需要陪行的火炬。
《幸運地球村》的宣傳詞就是“祝福我們的家園,關注人類的未來,《幸運地球村》——為每一點綠色喝彩”,無論是欄目名稱“幸運地球村”還是現在正在制作的大型系列節目“祝福長江”,都體現了我們的這一追求,節目定位在積極向上的公益色彩上。
二、 探索環保內容的綜藝表達形態
環保內容的節目在今天的電視屏幕上雖然還遠不是鋪天蓋地,但已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總括目前我們能見到的上十個省級電視臺的環保欄目,以及產自境外的某些環保節目,我們不難看出它們大致上可歸為兩大類。一類以專題片、紀錄片形態(包括實景模擬)為主,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專談環保的《焦點訪談》。它針對某個環保事件或人物或動態進行創作,吸引人的地方是信息量大、形象感強、真實感人。第二類是以嘉賓談話的形態為主,要么以小專題片作引子,要么以鏡頭以外的某個事例作引子,說到底是寄希望于以談話方式來闡釋主題。
應該說這兩種節目形態都是當今無論什么內容的電視節目的基本形態。我們在設計《幸運地球村》的節目形態時考慮到如果滿足于斯,獨樹一幟就無從談起。我們可以做得更高級一點。
另外,我們也看到,綜藝性的電視節目在過去的幾年中地位是每況愈下,從中央臺到各地方臺,綜藝晚會的影響力日趨式微,逐漸讓位于游戲類節目、益智博彩類、婚戀類節目。除了超大型的綜藝晚會如中央臺的春節晚會等還在朝更大更雜方向發展以外,綜藝性節目的現狀令不少電視文藝從業者倍感茫然。我們認為,綜藝形式的裹足不前只是暫時的,它所具有的藝術表現力還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掘,文藝審美所能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也遠沒有得到充分施展,“文以載道”絕不能庸俗化,靠高堂華服的豪華制作和生搬硬套不符合藝術創作的規律,我們渴望突破,為電視文藝的發展找一條新路。
因此,《幸運地球村》包容了多種節目形式,既有紀錄片型的外景,也有歌舞、小品、詩朗誦等各種文藝形式,既有專家訪談,也有觀眾參與的游戲。從實際效果來看,趨于枯燥的環保內容變得水乳交融,近乎單調的表現手法變得豐富多彩,更能吸引不同層次的普通觀眾關注環保,更能實現電視環保節目寓教于樂的目的,從而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收視群體,保證了收視熱情。更多的觀眾愿意看,看得也更用心。在普及環保理念這一點上較之單一的節目形態更具有實際意義。
三、 探索以小見大,淺入深出的敘述方式
環保事業很宏大,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仍不找到吸引普通觀眾的“賣點”,就會流于空洞、說教。比如說,如果我們做一期節目,宣講人類是制造臭氧層空洞的罪魁禍首,希望每個人少用空調、用無氟冰箱等等。我想能這樣接受的普通觀眾不會很多。因為他要想,臭氧層離我遠著呢,我用價錢貴不少的無氟冰箱干嘛?我們換個思路,環保不是無處不在嗎?為什么不做身邊的環保,生活中的環保呢?如果你的節目談的是無公害蔬菜,談的是家庭裝修中的環保,談的是化妝中的環保,談的是廢電池怎么處理,普通觀眾不是更愿意傾聽你的忠告嗎?而且,對于普通觀眾而言,注意生活中的環保,做好眼前事、身邊事也不過是舉手之勞,遠比不著邊際的臭氧層來得實在。試想,千萬人都行動起來,那比之只有少數幾個人搖旗吶喊、痛心疾首,豈不是更有社會意義嗎?
所以,我們選擇了多說眼前事、身邊事,以小見大、淺入深出的敘述方式,不厭其煩地告訴觀眾怎么種紀念樹,到哪里交廢電池,如何認養動物,怎么識別無公害蔬菜等等。這將是我們長期堅持的創作方向。
四、 探索多媒體聯動、跨地域合作的運作模式
《幸運地球村》創立之初就因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華環保基金會當即決定參與進來,首先給予我們道義上的極大支持,并一直延續至今。
電視環保節目形態的新探索╠╠《幸運地球村》欄目創作談
環保所涉及的領域實在太寬闊了,作為一家省級電視臺,我們在面臨一些重大選題時常覺得力不從心。因此,當我們確定制作的母親河長江為主題的系列節目《祝福長江》時,我們發起了倡議,結果長江沿線各省級電視臺紛紛響應,從源頭的青海到入海口的上海,一項跨地域的電視臺合作正式啟動。大家都愿為長江環保貢獻綿薄之力,都愿為電視文藝的發展探一條新路。
作為全國性大報的《光明日報》也看到了《幸運地球村》系列節目《祝福長江》所承擔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和他們的傳統不謀而合。因此,《光明日報》毅然加入進來,專門在報紙上設置了《祝福長江》專欄,配合電視節目同步刊發有關內容。他們為宣傳環保做出了令人欽佩的努力。
中央電視臺也給予了《幸運地球村》無私的支持,現在,中央7套已經開始播出《祝福長江》系列節目了。另外,我們正籌備在廣播電臺開設《幸運地球村》欄目,讓聽收音機的受眾也能加入關注環保的人群,從而形成電視、報紙、電臺多媒體聯動的態勢,這對于擴大節目影響、在更大范圍內宣傳環保不無裨益。
《幸運地球村》已經一歲半了,有無數關注環保虔誠的眼神讓我們不敢稍有懈怠,有無數熱情的掌聲讓我們信心倍增。正如環保事業一樣,我們任重道遠,腳下的路還長,我們會盡心盡力,為環保事業貢獻一點應盡的力量,為電視文藝的發展作出有益的嘗試。
電視環保節目形態的新探索╠╠《幸運地球村》欄目創作談
【電視環保節目形態的新探索╠╠《幸運地球村》欄目創作談】相關文章:
電視《體驗》類節目創作談08-05
也談電視節目改版問題08-11
“大眾化”與“新形態”(上):關于電視經濟節目變革的對話08-11
電視臺欄目規劃方案08-15
我喜愛的電視欄目作文11-20
財智感悟╠╠《財智時代》欄目創意談08-11
財智感悟╠╠《財智時代》欄目創意談08-11
談藝術創作的過程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