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文學論文>近年國外魯迅研究掃描

    近年國外魯迅研究掃描

    時間:2023-02-21 19:53:34 文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近年國外魯迅研究掃描

    近年國外魯迅研究掃描
    【英文標題】Scanning  of  Studying  Lu  Xun  Overseas  in  Recent  Years
      [中圖分類號]I210.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597(2003)01-0003-04
      魯迅研究早已被國外學者稱為“魯迅的被接受”,而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現象。按 照魯迅“政治先行,文藝后變”的觀點對此加以考察,很容易發現國外魯迅研究始終受 到國際風云變幻的推動與制約。在冷戰時期,國內魯迅研究中的泛政治化傾向,在國外 魯迅研究中同樣存在。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學者夏志清與捷克學者普實克之間關于中 國現代文學研究和魯迅研究的那些著名的論爭,就十分典型地反映了當時國外魯迅研究 中完全對立的意識形態特征。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魯迅研究中政治性解讀和二元對立的 思維格局被打破,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現代人文精神不斷充實著魯迅研究的內容,從而導 致了魯迅研究從思維方式到研究方法,從概念范疇到話語系統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國 外,由于緩和代替了冷戰,對話代替了對抗,魯迅研究中的泛政治化傾向因此消解。此 后國外的魯迅研究,雖然沒有像國內那樣,出現對魯迅本文的“重讀”、“深讀”、“ 細讀”和對魯迅的“重估”、“重構”、“重塑”,卻也的的確確翻開了新的一頁:世 界性文化比較研究,文本的文化解讀,歷史文化的史實辨正,以及閱讀接受研究,構成 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魯迅研究的主流。
          文化比較
      一位日本著名魯迅研究學者在談到對魯迅研究施加重大影響的“思想史”時說:“戰 后思想的主題是‘政治’,現在卻是‘文化’”。在這一背景下,世界性的文化比較研 究,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外魯迅研究中占有突出位置。
      由魯迅的思想特征所決定,進化論與魯迅思想的關系,始終是中外研究者關注的課題 。可是,中國、日本、歐美的研究史狀況卻完全不同。由于進化論是純粹的自然科學理 論,將它運用于人類社會領域,曾經受到恩格斯等大思想家的批判,加之社會達爾文主 義也確實導致了人類的災難性影響,因此我國此前有關進化論與魯迅思想的研究,一方 面重在剝離魯迅接受進化論的負面成分,另一方面則突出魯迅由于進化論的局限性而最 終揚棄的必然。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于在西方思想對中國的影響中,日本一度起到 了中轉站的作用,日本有關進化論與魯迅思想關系的研究,一般注重進化論向東方傳播 的具體途徑以及魯迅接受內容的研究。由于歐洲在進化論的施加影響和接受影響中處于 肇端地位,進化論及其流變與影響的異同,常常是歐美學者所關注的,在以上背景下, 也是在中日學者漸漸失去了對進化論與魯迅思想關系這一課題的熱情的情況下,美國紐 約州立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魯迅與進化論》一書,重要性就非同一般。
      《魯迅與進化論》的作者詹姆斯·里夫·普塞,十分熟悉進化論及其流變,從達爾文 到赫胥黎再到斯賓塞,理論源流清楚明晰。其次,普塞在哈佛大學教授本杰明·施瓦茨 的《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等論著基礎上,對進化論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具有深入了 解。再次,普塞詳細梳理過我國學者的有關論著,具有深厚的學術史積累。但是,對于 我國學者大部分觀點,普塞持否定態度。因此,反駁與辯證我國學者有關進化論與魯迅 思想關系的研究,便構成了《進化論與魯迅》一書的主要內容。美國籍學者寇志明在評 論此書時說:“魯迅本人并非該著作研究的中心,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魯迅研究學 派的探討才是本書的主要內容所在。”
      普塞的《進化論與魯迅》所以重要,基于兩個原因:一、該書將19世紀后期西方哲學 著作,同此后與此有關的中文論著,進行了十分詳盡的比較。這恰恰是我國的有關論著 最缺乏的。二、普塞對我國有關進化論與魯迅思想關系論著的顛覆,的確有他的合理性 。這取決于研究者的思想前提正確與否。十分可惜的是,普塞為了反駁的效果竟不惜傷 及自己論著的科學性,對此寇志明指出,“普塞犯了與他指責的共產主義史學家所犯的 同樣錯誤”。這恐怕是思維慣性所致。可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消除冷戰思維,應該 是東西方學者共同的任務。
      2001年德國彼特·朗格出版公司出版的《魯迅:中國“溫和”的尼采》同樣是世界性 文化比較研究著作,作者張釗貽。同進化論與魯迅思想研究一樣,尼采與魯迅研究也是 中外學者始終關注的課題,而且難度更大。《魯迅:中國“溫和”的尼采》一書,書名 就較為費解。所謂“溫和的尼采”是針對“嚴厲的尼采”而言的。原因是納粹德國的擴 張理論不僅與尼采有著密切的關聯,“嚴厲的尼采”形象當時也被惡意地過分強調。有 鑒于此,克萊思·布林頓于1941年以“溫和的尼采”這一說法加以校正。張釗貽借用了 這一說法。《魯迅:中國“溫和”的尼采》一書共分五章:一、尼采到東方的旅程;二 、奴隸價值的重估;三、尼采的反政治性和精神激進主義;四、尼采的永恒的“民族性 ”改革;五、魯迅文學創作中的尼采影響。在魯迅研究的歷史上,該書不僅是最新的成 果,而且在全面和深入方面處于執牛耳的地位。
      在課題的拓展和研究進展上,《魯迅:中國“溫和”的尼采》至少有兩個方面作出了 新貢獻:第一是在魯迅對尼采美學的中心主題的吸收方面;第二是在魯迅與尼采哲學的 政治因素方面。尼采美學思想對中國的影響研究,在王國維研究中產生過很好的成果, 魯迅研究則相對薄弱。《魯迅:中國“溫和”的尼采》一書,投入了大量篇幅全面論述 了這一問題,對此,瑞士學者馮鐵評價說:“應該說是一種全面的重新估價”。而魯迅 與尼采哲學的政治因素,歷來都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王富仁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 題的關鍵所在:“一方面,尼采是在中國社會上名聲最臭的一個思想家,……另一方面 ,這個名字又和我們民族最響亮的一個名字魯迅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要說明這樣一 個極端矛盾的現象,將會涉及許多重要的根本問題”。張釗貽對這一問題的論述非常全 面,例如,他通過論述浪漫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個人主義、精英主義、激進主義和 偶像破壞,進而在尼采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行關系,并且認為魯迅對共 產主義思想的迷戀同樣來自尼采的影響。
          文本解讀
      在新的國際形勢的思想背景下,國外的魯迅研究中有關文本解讀的變化,遠沒有國內 巨大,在“重讀”和“細讀”方面,國外學者更偏重于后者。
      1993年日本巖波書店出版了丸尾長喜《魯迅:“人”與“鬼”的糾葛》一書,兩年后 秦弓翻譯的中文譯本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書在日本獲得很高的評價,著名學者伊 藤虎丸在2001年發表的文章中評價說:“1989年后,只有丸尾的這本書能夠代表我國的 魯迅研究。”不過,對于此書,同是日本學者,著眼點卻各有不同。伊藤虎丸看重的是 魯迅研究進程從政治向文化的過渡,而該書恰恰是有關魯迅在鄉土文化層面上的研究成 果。丸尾長喜自己更強調此書在文本解讀上的特征。在他看來,把魯迅文本中“關鍵詞 匯和意象的前

    近年國外魯迅研究掃描

    后段落抽取出來”,并加以系統化,由此歸納出魯迅的“單位意象、單位 觀念”,進而把握魯迅的思想內涵,是此書最重要的方法特征。以上兩種著眼點,正是 對此書在宏觀上的主線與微觀上文本解讀兩個重要方面的概括。
      丸尾長喜注重解讀由來已久。早在1957年他就發表了《“難見真的人考!”——<狂人 日記>第十二節末尾的解讀札記》,他的觀點曾引起丸山升等著名學者的關注,并且在 翻譯魯迅作品時加以采納。20世紀30年代對這一研究過程丸尾長喜曾回顧說:“我的研 究的主要關鍵詞匯原來有兩個,一個是‘恥辱’,一個是‘鬼’。換句話說,‘恥辱’ 和‘鬼’是我魯迅研究的‘兩根主干’。”《魯迅:“人”與“鬼”的糾葛》一書,副 題是《魯迅小說論析》,這無疑指明了此書的最終落腳點,但作者并不是簡單地始自解 讀,終于論析。如果將該書分解,不難發現,該書還隱含著從魯迅生活的思想文化背景 ,到他的精神產品的創造,再直逼他的精神世界的結構和系統。丸尾長喜對魯迅作品的 解讀不僅僅出新,也因此具有了一般的解讀所不具備的豐富性和深刻性。
      由于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國外魯迅研究中很少涉及魯迅的舊體詩。上世紀80年代以 前,有關的研究似乎只有兩例,一是美國華裔學者李歐梵的《鐵屋子里的吶喊》一書列 有專章,一是意大利學者安娜·布雅蒂為《魯迅的詩作和詩論》所作的長序。1996年美 國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寇志明的《詩人魯迅:魯迅的舊體詩研究》,是國外魯迅研 究中少見的專著性成果。該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導言,第二部分是主要部分,對 魯迅現存的舊體詩逐一進行闡釋和討論。也就是說,解讀是全書的重點所在。寇志明對 魯迅舊體詩的解讀,采用了歷史主義方法,他把每首詩都放到時代背景中,廣泛征引諸 如魯迅日記的記載、魯迅與友人通信中的討論、作品集的序言、親友的回憶錄等等。在 此基礎上,寇志明把每首詩都譯成英文,然后詳加注釋。在討論文字中,作者盡可能讓 詩歌自身說話,也特別強調魯迅的個性和個人風格。而作者本人個人感情色彩也分外濃 重。該書值得我國學者注意的部分應該在導言部分。這正如捷克學者奧加爾·洛莫娃所 說:“它在許多方面對最近廣泛討論的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現代性問題也有啟發作用。 ”“這本書將給魯迅研究,乃至整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都帶來新的啟示。”
      國外學者對魯迅作品的解讀,在國內引起關注的,倒是類似英國學者卜立德的《為豆 腐西施翻案》(載《魯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5期)等文章。事實上,這類解讀在日本由 來已久,與我國學者的分歧也決不囿于具體的闡釋,也許正因為這樣,國外魯迅研究成 果才更具參照價值。
          史料實證
      在各國的魯迅研究中,日本的史料實證研究一直堪稱獨步、經久不衰,并且不受思潮 與世風的影響。這固然基于魯迅在日本的留學經歷,以及與日本文化的密切關系,但更 主要的還是日本的學風使然。在史料實證研究中一直持之以恒,并取得卓越成果的日本 學者有兩位,一位是關西大學的北岡正子,另一位是東北大學的阿部兼也。近年,他們 又分別出版了新的著作。
      北岡正子的《魯迅:在日本的異文化中——從弘文學院入學到“退學”事件》一書,2 001年由關西大學出版部出版。此書雖非專著,卻是計劃周密分工明確的系列論文的結 集。在結集之前,其中的大部分論文均以《留學時期魯迅關聯史料探索》為副題,發表 于《中國文藝研究會會報》。完全可以說,北岡正子的這些論文是實證研究的典型范例 ,集中體現了日本學者認真、執著的治學態度。其具體作法是,首先對似成定論,其實 是以訛傳訛的觀點提出置疑,進而查閱歷史檔案等各種第一手資料獲得證據,在此基礎 上進行嚴謹、精細的考評,然后提出新的觀點。例如,許多魯迅傳記都記載魯迅是乘坐 “大貞丸”赴日留學的,北岡正子經過對有關郵船公司歷史檔案和相關報刊記載的調查 ,最后確認魯迅是乘“大貞丸從南京到上海,乘神戶丸從上海到橫濱”的。如果這類調 查和考評尚屬細枝末節的話,那么推翻魯迅不日將入成城學校就讀的自述,就既非末節 ,也非易事。這需要明治時期的日本外務省大量公文等資料作支撐。由諸如此類的研究 形成的《魯迅弘文學院的入學》一文,終使魯迅生平中這一階段的面貌,變得確鑿而清 晰。不僅如此,北岡正子在《另一國民性討論——促使魯迅和許壽裳討論國民性的波動 》一文中,調查出楊度與弘文學院院長嘉納治五郎,曾就國民性和教育問題發生過一場 辯論,而楊度恰恰與魯迅幾乎同時入學,還在一個宿舍生活六個多月。因此認為,楊度 與嘉納的辯論,無疑對魯迅與許壽裳討論和思考國民性問題具有啟發和推動作用。這種 史料實證研究,不僅是對史料的豐富,更是對研究視野的拓展。
      阿部兼也曾主持過有關魯迅在仙臺的史實調查,1978年出版了《魯迅在仙臺的記錄》 一書。1999年,東北大學出版會又出版了他的《魯迅的仙臺時代——魯迅的日本留學研 究》。此書是近年日本實證研究的另一重要成果,對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見 解。阿部兼也認為,魯迅在藤野先生指導下,在鉆研近代科學的過程中,終于明白為“ 人種強化”立志學醫在認識上的錯誤,學術是大于國家的存在,認識的深化和民族使命 感,使魯迅由醫學轉向文學。為寫作此書,作者依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但多限于魯迅 在仙臺留學時的背景材料。
          接受研究
      接受研究,或稱研究之研究,亦即學術史研究。在國外的魯迅研究中,對這一類型的 研究,重視程度較高,日本的丸山升、山田敬三,美國的艾伯,前蘇聯的熱洛夫采夫, 以色列的伊琳·艾勃等,都有這方面的成果,但是專著的出現卻是近年的事。
      1997年11月,日本創文社出版的藤井省三著《魯迅<故鄉>閱讀史》,開創了一個接受 研究的先例:作者以一本書的篇幅,揭示了中日兩國對魯迅的一篇小說的接受史。該書 除《引言》和《結語》,中心內容共分四章:一、知識階級的《故鄉》,二、科教書中 的《故鄉》,三、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故鄉》,四、改革開放時期的《故鄉》。 顯而易見,作者的這一研究中日兩國的魯迅研究歷史是獨辟蹊徑別開生面的。以往的接 受研究,即使是針對某一國家的,面對的也是整個的介紹和研究的進程,僅僅面對一部 作品的接受研究絕無僅有。但是,藤井省三在研究態勢和方法上卻是宏觀的,這正如這 本書的中文本譯者董炳月所評價的,“就研究對象而言,‘閱讀史’僅僅是研究一個短 篇小說七十余年間被閱讀的歷史。與那些以作家作品、文學思潮、文藝運動為論述對象 的綜合性大文學史相比,……它都太小太小了。在這個意義上,可以將其稱之為最小的 中國文學史。而恰恰是這部最小的文學史,以20世紀中國的文學空間為背景涉及了許多 大文學史未曾涉及或較少涉及的領域。在敘述《故鄉》的孕育與創作過程的時候,它運 用比較文學方法,論及文本與俄國作家契里珂夫《省會》的關系。在探討《故鄉》與中 國國文(語文)教科書之關系的時候,它涉及本世紀的中國教育史。在論及《故鄉》與讀 者關系的時候,它又運用了傳播學、接受美學的方法。在這個意義上,又可以稱為最大 的文學史。”
      1999年12月24日至26日,在日本東京大學召開了“1999東亞魯迅學術會議”。這次會 議以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和臺灣的

    “魯迅研究經驗與影響”為主題,所提交的論 文多與接受研究有關,其中屬于國外的有代表性的論文是,清水賢一郎的《日本“名人 ”訪魯迅——關于戰前日本報刊傳媒中的魯迅形象》、松浦恒雄的《關于戰后日本對魯 迅<野草>的接受和研究》、樸宰雨的《七八十年代韓國的變革運動與魯迅——以李泳喜 、任軒永等幾位運動家為中心》、金河林的《魯迅與他的文學在韓國的影響》等。
      兩位日本學者的論文,因國內已有相同內容的介紹文章,故此處從略。韓國的樸宰雨 在文章中介紹說,受到魯迅影響的韓國變革運動家有四個類型:一、作為韓國變革運動 的思想方面的導師的一群先進知識分子。二、70—80年代地下變革運動的先驅者。三、 70—80年代參加學生運動的或者后來研究中國文學并且參與進步學生活動的一群人。四 、后來揭出變革傾向的農民田右義等人物。李永喜、任軒永屬于第一、第二類人物的代 表。文章認為,他們主要在兩個方面受到魯迅的影響。一、在探索精神與思想的出路方 面,魯迅的許多著作給他們以指南。二、在寫作方面,魯迅的雜文給他們以示范。韓國 的金河林在文章中列舉了六位韓國作家和詩人,并具體論述了魯迅對他們的影響,這六 位作家和詩人是:現代派詩人金光均、小說家李光洙、小說家韓雪野、作家李炳注、小 說家兼教授柳養善、女作家樸景利。在國外的魯迅研究中,類似上述韓國學者的研究, 已屬鳳毛麟角。
      談接受研究,日本的一本新書和一篇文章也必須提到。書是藤井省三的《魯迅事典》 ,2002年三省堂出版;文章是尾崎文昭的《21世紀里魯迅是否還值得繼續讀?》,收入2 002年5月韓國中語中文學第一回國際學術發表會論文集《兩岸中國語文學五十年研究之 成就與方向》。
      事實上《魯迅事典》大部分內容并不屬于接受研究范圍,所以在這里介紹,一是該書 的出發點和目的均在于讀者對魯迅的接受,二是該書第五編是《魯迅是怎樣被閱讀的》 ,三是該書涉及了迄今為止作者對魯迅的被接受觀點。作者在《前言》中對第五編介紹 說:“首先介紹中國從中華民國時期到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直到目前魯迅被閱讀的 歷史、有關評論的變遷。在進行這種介紹的時候,不僅僅是介紹文藝界,研究者的批評 ,同時注意到將魯迅作為國民作家乃至共產黨的圣人推向前臺的各種社會、政治力量之 間的關系。同時把出版社、書店、國語教科書、國語教室等等讀者市場和具體的閱讀環 境作為考慮對象。事典還注意到同為漢語圈的臺灣、香港、新加坡以及韓國接受魯迅時 各自的特異性,同時介紹歐美的魯迅研究狀況。此外,還概述了從魯迅留日至20世紀70 年代日本對魯迅的接受、研究狀況,在資料編‘魯迅閱讀資料索引’部分,還介紹了80 年代之后的魯迅研究。”在國外的魯迅研究中,如此跨越時空的綜合全面的接受研究, 尚屬首次。該書更重要的價值,在于作者對魯迅被接受的歷史與現狀的估價。他指出, “現在,全譯本的日文版《魯迅全集》已經出版,魯迅的作品也被日本的中學國語教科 書收錄。可以說,日本人幾乎是把魯迅作為‘國民作家’來接受的。在韓國、臺灣、香 港、新加坡,魯迅文學被廣泛而持續地閱讀著。魯迅是東亞共有的文化遺產,是現代的 古典。在歐美,魯迅也成為眾多研究者的研究對象。這本《魯迅事典》,就是用多種眼 光,從多種角度對這種作為東亞之‘文化英雄’的魯迅進行閱讀的事典”。
      對于魯迅的被接受,在尾崎文昭看來則是另一番面貌,至少在日本是這樣:“中學課 本里的魯迅作品慢慢消失,學生們連魯迅的名字都有感到陌生。過去隨時都能買到的魯 迅作品的譯本,現在市上幾乎不賣了。”“這反映出近十年來日本文化界對待魯迅比過 去非常冷淡,魯迅的名字幾乎被忘掉。”對這些現象,尾崎文昭分析說:“魯迅基本上 是存在于‘現代性’當中的。在這個層次上說,在21世紀的日本,甚至中國和韓國,以 社會的規模來說恐怕再也沒有接受魯迅的條件了。就是說,想讓一般青年人感興趣已經 做不到。文化全球化促進了這條件。”
      魯迅似乎說過,“世界決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于將來的”。
      收稿日期:2002-12-21


    【近年國外魯迅研究掃描】相關文章:

    走近年畫藝術08-16

    高考透視,疑難掃描08-08

    近年中考滿分作文01-06

    國外的經驗與啟示08-12

    國外稱呼禮儀08-16

    近年高考文言復句試題簡析08-17

    近年國際學校地理教育動態引起的思考08-07

    近年來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綜述08-09

    鄉鎮近年來雙擁工作匯報08-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另类图片区综合区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 一级少妇高清在线 | 日本免费三区激情视频在线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