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文學論文>百年文苑知己 一序空谷足音

    百年文苑知己 一序空谷足音

    時間:2023-02-21 19:53:52 文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百年文苑知己 一序空谷足音

    蕭統(501-531)是中國文學史上有重大貢獻的文章選家,其偉績有二:一是主持編纂我國第一部文章總集《文選》,以選家獨到的眼光,保存了我國許多優秀文化遺產;二是在陶淵明謝世百年之后,收錄了陶淵明幾乎亡佚的詩文,編輯成我國第一部文人專集《陶淵明集》,并為之序。至此,陶淵明作品才植立于民族文學之林,陶淵明才“不假良史之詞,不托飛馳之勢,而名聲自傳于后”,成為我國偉大詩人之一。
      自《陶淵明集》出,評注蜂起,未艾至今。而蕭統親自撰寫的《陶淵明集序》(以下簡稱《序》)則是近1500年來準確評論陶淵明其人其作之開山篇什。有蕭陶百年之遙,人事了無瓜葛,其言也應真實可信;雖陶蕭百年之隔,然社會背景仍相似乃爾,其心也該靈犀相通,蕭《序》果然如此。
        一
      《序》文第一部分論述陶淵明歸隱原因。
      《序》文論述陶淵明歸隱的社會原因時說:“齊謳趙舞之娛,八珍九鼎之食,結駟連鑣之游,侈袂執圭之貴,樂則樂矣,憂亦隨之。何倚伏之難量,亦慶吊之相繼。智者賢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貪士競此,若泄尾閭。”這正是當時社會的生動寫照。盡情的聲色之娛,精美的飲食享受,盛大的出游,顯赫的地位,可謂極盡人間之樂也,然而傾刻間喪身斃命,榮華富貴頓時化為烏有。在這貪士蜂爭的社會,智者賢人如履薄冰,歸隱便是合情顧理的事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極為動蕩,各階級各階層的矛盾異常激化,全社會性的攻訐殺伐造成的恐怖氣氛籠罩整個時代。在陶淵明之前有司馬氏與曹氏之黨爭,司馬昭當政后,黨附曹氏大臣族滅殆盡。之后近20年的“八王之亂”,瘋狂濫殺,使無數生靈涂炭。斗爭結果,七王先后喪命,晉惠帝被毒死,司馬越病亡。陶淵明一生,歷經三朝十帝,又正逢由晉入宋的易代之變。陶淵明19歲那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以后,王恭、桓玄起兵反對帝室;桓玄殺晉朝當權者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及許多文臣武將;孫恩農民起義,殺許多王公大臣及世家大族;桓玄稱帝;劉裕起兵殺桓玄,建立了劉宋王朝。這正是蕭統所說的“愚夫貪士競此,若泄尾閭”,“何倚伏之難量,亦慶吊之相及”。那么“智者賢人”的命運又怎樣呢?在這個血污的時代,那些當時第一流的思想家、文學家(不一定都是蕭稱的“智者賢人”,但有不少是《文選》文章作者)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旋進政治渦流,大都一個個死于非命。249年,司馬懿殺思想家何晏,并夷三族。262年,司馬昭殺文學家嵇康(終于全生的阮籍比死更痛苦)。300年,司馬倫殺文學家潘岳、石崇及思想家歐陽建,并夷三族;殺文學家張華、思想家裴wěi@①;303年,司馬穎族滅文學家陸機、陸云。318年段匹碑縊死文學家劉琨。324年,王敦殺訓詁學家郭璞。在陶淵明之后,蕭統之前,433年,詩人謝靈運被殺。445年,史學家范曄被殺。466年,詩人鮑照被殺。499年,詩人謝tiǎo@②獄死。在中國這兩百多年文學史上,上演著一幕幕使人魂飄魄散的大悲劇!在這里,我們也不難理解,何以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貴為太子的蕭統,竟能也了然百年前輩歸隱之心,這是同一時代背景使然!禍亂無由,玉石皆焚,帝王之家,亦難幸免。
      然而,恰恰是這生命和鮮血,喚醒了人們對人生的覺醒。越是無情的殺戮,越顯示生命的價值。人們執著人生,又苦于生命短促,更何況避禍無門,其內心痛苦,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路徑,車跡所窮,輒痛哭而返”(《晉書·阮籍傳》)。是什么原因呢?“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詠懷》)在“華亭鶴唳不可復聞”之前,就有“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長。慷慨惟平生,俯仰獨悲傷”(陸機《門有車馬客行》)的哀嘆。蕭統《序》文里說的“親己之切,無重于身”,正是這種對人生自我價值的認識。陶淵明也不例外,“也不能忘掉‘死’”《魯迅語》。他說“從古皆有沒,念之心中焦”(《己酉歲九月九日》)。“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游斜川》)。“繁華朝起,慨暮不存。貞脆由人,禍福無門”(《榮木》)。他既改變不了這個現實,又強烈地執著人生。因此,《序》文分析道:“不忮不求者,明達之用心。是以圣人韜光,賢人遁世。”陶淵明在《感士不遇賦》里說得很明白:“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彼達人之善覺,乃逃祿而歸耕。”這里“彼”當如“我”讀,這就是陶淵明歸隱的原因。
      《序》文論及陶淵明歸隱的歷史淵藪時認為,“圣人韜光,賢人遁世”自古有之。遠古帝王“唐堯四海之主,而有汾陽之心”。太子“子晉天子之儲,而有洛濱之志”。他們把天子之位看得像鴻毛一樣輕,把去卻天子之位看得像脫鞋一樣正常。另外,莊周濮上垂釣,伯成辭官躬耕,安期生海邊賣藥,老菜子績毛而衣,或負薪于山林,或灌園于圃畦,或鼓楫于清潭,皆為“寄眾事以忘情”,皆為韜光避世之“圣人達士”。這些來自《莊子》、《高士傳》等一些難以考稽的例證,卻也說明了一種逃避現實的社會現象。蕭統對于積極用世者,尤其是對那些于帝室有野心的人,是深惡痛絕的。他在《序》里寫道,歷史上子常敗親亂嗣,寧喜擅權弒君,蘇秦反間亂國,衛鞅峻刑蓄禍,主父偃脅王自殺,楚莊王覬覦周室,霍光身威震主,是一群“饕餮之徒”。他把這些人看成是“圣人達士”的對立面,似此作為陶淵明的陪襯。由于蕭統政治地位局限和其他原因,對歷史人物的品評,自有偏頗之處。
      《序》文論及陶淵明歸隱的思想根源時說:“含德之至,莫逾于道;親己之切,無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處百齡之內,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駒,寄寓謂之逆旅,宜乎與大塊而榮枯,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于憂畏,汲汲役于人間。”這段話提示,陶淵明思想受老莊影響。具體來說,陶淵明的世界觀受莊子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影響(寄寓逆旅,與大塊榮枯)。陶淵明《感士不遇賦》云:“咨大塊之受氣,何斯人之獨靈。”“寓形百年,而瞬息已盡。”《自祭文》云:“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本宅。”這正是莊子“人之生,氣之聚;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知北游》)自然觀的繼承。莊子認為人體不過是自然物質的一種暫時形態,終究要完歸自然界本宅。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堅持了世界的物質性,是對商周以來“天乃大命文王”(《書經·康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書經·召誥》)等天命論上帝論的否定。正是這種思想影響,形成了陶淵明比較徹底的反對宗教神學的立場,這點后文將繼續涉及。既然萬物齊—,人之如氣,終將散盡,何必仕于戚戚憂畏、祿于汲汲營求?在這橫禍難量、慶吊相及的黑暗時代,韜光避世回返自然,才是人生之本道。這種全生遠害的人生態度,顯然受老子“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十六年》)以柔克剛和莊子“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養生主》)的處世哲學思想影響。
      《序》文總結,陶淵明“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大賢篤志,與道污隆”。這并非溢美之辭,陶淵明并非“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的周yóng@③一類。自41歲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彭澤令到63歲去世,22年躬耕田園。其間,49歲、54歲兩度征召著作郎,稱疾不就。50歲后,貧病交加,矢志不移。62歲,偃臥瘠餒多日,刺史檀道濟饋以粱內,麾而去之。其堅貞節操,高尚人格,對后世知識分子產生很大影響。
      

      二
      《序》文第二部分評價陶淵明的作品。
      《序》云:“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章,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陶淵明詩文雖然蓋世,卻百年之后方遇知音。蕭統此評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論。蕭統超越常人的文學眼光就在于,他徹底突破了顏延之《陶征士誄》、沈約《宋書·隱逸傳》等只贊揚陶淵明人品的囿限,在鐘嶸屈列陶詩為“中品”之后,第一次給陶淵明作品這樣高度評價。
      “文章不群”,“獨超眾類”,是蕭統對陶淵明作品的總評價。在這之前,由于陶淵明人微言輕,作品內容和風格又與時流迥異,其遭遇非常冷落。顏延之是當時文壇領袖,又是陶淵明生前好友,按理對陶淵明作品應清楚不過了,然而在《陶征士誄》中僅“學非稱師,文取指達”一句而已。大約出于“誄”這種文體要求,非要提一下生前治學成就不可。由此可見其作品為時人所不屑。沈約《宋書》把陶淵明作隱君子立傳,于陶淵明作品無一涉及。甚至在《謝靈運傳》里歷數一代著名詩人時,對陶淵明詩文仍未論及。《詩品》是評陶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鐘嶸把陶淵明詩列為中品,對陶淵明以“詩人”稱謂,陶淵明總算是個“文聯”的重要成員了。這是陶淵明逝世90年后的事了。《詩品》雖然對陶詩贊揚的話較多,但分析欠妥,評價也不高。在陶淵明逝世整整一百年后,蕭統獨具慧眼,筆下波瀾,“文章不群”,“獨超眾類”,“莫之與京”,橫波傍流,干云直上,寥寥數語,確立了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詞采精拔,跌宕昭章”(“跌宕”這里是放縱的意思);“抑揚爽朗,莫之與京”主要是對陶淵明作品風格的評價。這個評價是很準確的,抓住了陶淵明作品的主要風格特點。鐘嶸《詩品》就記載“世嘆其質直”,甚至時人以“田家語”相譏。在“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字之奇”文風熾盛的時代,蕭統越過鐘嶸,熱情褒揚陶淵明作品直抒胸臆,任其自然,爽朗精拔,無與倫比,這既需要眼光,又需要勇氣和不懷偏見。我們現在看《昭明太子集》他自己的詩文,以及他主持編訂的《文選》選文標準,就和陶淵明旨趣有異。他主張“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也就是說作品要善用典故成辭,善用形容比喻,辭采要精巧華麗,他自己的詩文確也大多如此。就《序》文來說,全文不足800字,卻用典近50處。然而,他卻有包容不同風格作品的襟懷。
      “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這是蕭統對陶淵明作品內容的肯定,蕭統認為,陶淵明作品有留心政局、針砭時事的內容,而且這類詩想一想則可知其所指。蕭統這些提示,對后人分析《述酒》等啞謎式的詩起了指點迷津的作用。陶淵明并非生來就是一個隱士,他有少年的理想,盛年的壯懷。“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擬古》)張掖和幽州,一西一東,皆為當時北方政權治地。一個希望建功立業拚搏遼遠沙場的熱血青年形象躍然紙上。“先師遺訓,余豈之墜。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壯心不已,感人至深。陶淵明詩文之所以千百年來獲得不同階層不同思想的人喜愛,關鍵在“論懷抱則曠而且真”。“真”,是他做人準則,更是他做詩準則。蕭統道出了他詩文最高美學境界。
      “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是對陶淵明作品斷代地位和時代意義十分準確而又崇高的評價。明人王廷干對此理解殊深:“元亮遠心曠度,氣節不群,力振頹風,直超玄乘。遭時不遇,遂解綬歸田。賦詩見志,不煩繩削,而有渾然天成之妙。恢之彌廣,按之愈深。信儒者之高品,詞林之獨步也。梁昭明曰:‘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靖節先生集跋》)清人胡鳳丹也有類似的評價:“夫詩中之有靖節,猶文之有昌黎也。文必如昌黎,而后可以起八代之衰;詩亦必如靖節,而后可以式六朝之靡。”(《六朝四家全集序》)魏晉風度,人文覺醒,但清談析理,玄風熾盛;佛理廣播,人們競尚沙門;堆砌典故,馳騁文辭等唯心主義、虛無主義和形式主義的迷霧,彌漫社會,籠罩文壇。陶淵明詩文出,如蕭統所說,似滔滔清流橫絕江河,若一束平地而起的清輝直射云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理想,“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心境,“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幽美,“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的熱情,“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的遺恨,隨便拈一些,便覺率直清爽,是同時代其他詩人難以企及的。蕭統生活在那個時代,又是嗣位太子,身在重重迷霧中,卻識廬山真面目。
      需要指出的,蕭統拘于漢儒賦必諷勸的認識,認為陶淵明的《閑情賦》“卒無諷諫”,是“白璧微瑕”,并為之惋惜。這種看法是偏頗的。《閑情賦》是陶淵明惟一的愛情文章,被魯迅稱之為“堅實而有趣的作品”(《致增田涉》)。《閑情賦》雖為自我“閑正”之作,但對愛情的殷切希望與熱烈追求,具有沖決禮教羅網的意義。同時,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看成一般的愛情作品。在這個夢幻的愛情天國里,其十“悲”十“愿”,正是作者探索人生之后理想抱負幻滅的內心巨大痛苦的曲折反映。
        三
      《序》文的第三部分敘述編輯《陶淵明集》的原因及意義。
      《序》文里說:“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故更加搜求,粗為區目。……并粗點定其傳,編之於錄。”愛嗜其詩文,崇尚其品德,出自太子筆下,既是編集的根本出發點,也是《陶淵明集》傳播的重要原因。
      蕭統受業于文壇領袖沈約,又與當時著名文學家文藝理論家劉勰、鐘嶸、陸@④、劉孝綽、王筠等交往密切。《南史卷五十三》載:“太子生而聰睿,三歲受《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悉通諷誦。……讀書數行并下,過目皆憶。”同傳描寫東宮文學盛況:“(太子)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恒自討論墳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于時東宮有書幾三萬卷,名才并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名師教誨,天資聰睿,自小鋪就深厚文學功底;結納一流文士,砥礪切磋,形成他敏銳而又深遠的文學眼光。
      蕭統論文,主張形式內容并重。在《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里說:“夫文典則累野,麗亦傷浮。能麗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質彬彬,有君子之致,吾嘗欲為之,但恨未逮耳。”他欲以高雅而又深沉的內容,質樸的風格和優美的文辭來矯正時弊。時天下紛爭,人心動亂,文章內容空虛,形式浮華。陶淵明與世無爭,心氣平和,詩文質樸率真,“此翁豈作詩,直寫胸中天”(元好問《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文辭“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蘇軾)。陶淵明詩文的確“文質彬彬”,有“君子之致”,正符合蕭統的文學理念。為之編集序文,不單出于個人愛好,更有助風教。
      這里還要特別指出的是,蕭統不懷信仰偏見,有嚴謹的治學態度。陶淵明受莊子唯物主義自然觀影響,基本上是個唯物主義者。而蕭統則是一個有神論者,他和神仙道教有極深的家世淵源關系,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仰者。原來,蕭統的父親梁武帝早年信奉神仙道教,后雖改宗皈依佛門,卻仍是三教兼弘。蕭統的老師沈約也是一個世代相傳的道教徒,至死信奉神仙。蕭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南史·卷五十三》載:“(梁武)帝大弘佛教,親自講說。太子亦素信三寶,遍覽眾經,乃宮內別立‘慧義殿’,專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諦法義。”《昭明

    太子集·令旨解三諦義》就是記載蕭統答各寺名僧咨“真諦”、“俗諦”之義旨的文章。可是陶淵明《飲酒》詩直斥佛教因果報應說不過是“空言”而已。《形影神》則是批判佛教大師慧遠《形盡神不滅論》、《萬佛影銘》等佛教義理的著名的“神滅論”文章。《形影神》還說:“誠愿游昆華,邈然茲道絕。”直斥神仙道教的虛偽性。然而,蕭統都忠實地把這些作品編錄入集,這在那個思想斗爭異常激烈互相攻訐落難的時代是多么難能可貴。
      《序》文最后說編集的社會意義:“嘗謂有能讀陶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爵祿可辭!不勞復傍游太華,遠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風教爾。”蕭統作為太子,欲匡正風氣,教化百姓,其用心可謂良苦,但是否夸大了一個文人集子的功用。憑詩文一集,來改造那些馳競者、鄙吝者、貪夫及懦夫,著實可疑。但一千多年來,各個時代的眾多有成就的作家,都受陶淵明正直率真、光明竣潔的人格影響,都企羨他無與倫比的創作藝術,這比蕭統的“有助風教”的初衷已勝出千里。
      文學批評史上有一個近千年的訴訟需要公斷,自蘇軾批評《文選》去取失當對陶淵明詩僅錄八首后,附和甚多,甚至包括現在的一些文學史書籍,這是很不公允的。原因太簡單了,蕭統除了編訂《文選》外,還奉獻了我們一部整整的《陶淵明集》,并且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專集,這意義是何等重大!根據日本橋川時雄《陶集版本源流考》,他見到的《陶淵明集序》末有“梁大通丁未年夏季六月昭明太子蕭統撰”字樣,可以推斷陶集編定時間為公元527年。又根據繆鉞先生考證:“《文選》編定,在昭明二十六歲之后也(即大通元年至中大通三年數載之中)。”(《詩詞散論》)大通元年至中大通三年即527年至531年,可見《陶淵明集》和《文選》編成時間相同或相近。鑒此,既有專集,選集中少錄當無可指責。
      天才也要有人心儀,寶藏也要有人發掘。如果沒有蕭統的努力,詩人和作品可能都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中國文壇可能短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和若干偉大作品。時代進步到14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然欽佩這個20多歲的青年人,除了史載他的仁愛之至、禮賢篤學之外,重要的是崇敬他的眼光、才情、勤勉,編第一部文章總集和第一部文人專集的首創精神。
      收稿日期:2002-08-25
    【參考文獻】
      [1] 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 昭明太子集(宋本)[M].
      [3] 孿澤厚.美學三書[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4] 鐘優民.  陶淵明論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5] 南史·卷五十三·昭明太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 梁書·卷八·昭明太子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危加頁
        @②原字月加兆
        @③原字禺加頁
        @④原字亻加垂


    【百年文苑知己 一序空谷足音】相關文章:

    空谷足音造句08-22

    雨季知己一作文08-11

    人生難遇一知己句子11-07

    知己09-05

    一生難得一知己的句子10-22

    知己的句子02-27

    知己作文08-10

    知己的作文04-07

    《蘭亭集序》 (一)08-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亚洲100不卡论理片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高清 | 听筒婷婷色色激情五月 | 中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日韓無碼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