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部崛起要增強六種意識
中部地區要實現崛起的目標,需要增強開放意識、創新意識、市場意識、協調意識、環保意識和法制意識。 中部各省存在著經濟發展速度相對緩慢、“三農”問題比較突出、城市化水平偏低、自然災害比較頻繁、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等問題。這是中部地區的實際,中部崛起不可能脫離這個實際,更不可能回避矛盾。 促進中部崛起,首先要增強開放意識。要立足本地求發展,放眼外界尋商機;要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改進招商引資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積極吸引省外、境外、國外的企業來投資;要大力引進那些效益高、無污染的高新技術產業,也要注意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增加就業崗位;要加快調整農產品進出口結構,積極扶植具有出口優勢的農產品生產,發展創匯農業;鼓勵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到境外、省外投資,發展國際工程承包,擴大勞務輸出。 其次,要增強創新意識。要在經濟體制、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等制度和體制中進行探索和實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鋪就全面發展之路;要大力推動技術創新,以新技術、新方法帶動產業升級。 第三,要增強市場意識。要發揮市場在引導企業調整投資方向、合理配置資源方面的基礎性作用;要把握市場需求變化,發揮比較優勢,依靠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把產業升級與市場前景緊密結合起來;深化產業體制改革,以市場化的方式推進大公司和企業集團的改革與發展。 第四,要增強協調意識。要十分重視城鄉協調發展,高度重視和解決“三農”問題。要推動農業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充分發揮民間團體和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糧食主產區建設;針對影響農村發展的體制性因素,進一步把農村改革引向深入,培育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全面免征農業稅,保證農民持續增收;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使城市和農村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第五,要增強環保意識。積極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形成節約意識和風氣,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環保農業、有機農業,增強農業競爭力。在工業園區的建設過程中,也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一方面要學習沿海發達地區的經驗,另一方面也要汲取他們的教訓,避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子。 第六,要增強法制意識。要繼續加強政府法治建設,推進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努力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和重誠信、守信用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