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改革發展穩定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既充滿活力又保持穩定,既不斷發展又能平衡各種利益關系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堅持發揮改革的動力作用。我國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取得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只能在改革中構建。只有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掃清社會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加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例如,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一輪改革必須完成七大攻堅任務: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市場體系,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健全就業、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 用發展來解決構建和諧社會所面臨的問題。鄧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中國的一切問題只有靠發展才能解決。構建和諧社會遇到的問題,也只有靠發展來解決。譬如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保持穩定局面;頂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壓力,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從根本上擺脫經濟落后狀況,躋身世界現代化國家之林等,這些都離不開發展。改革的目的是發展,穩定的目的也是為了發展。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經濟發展,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民主和完善法制,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也是為了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當今時代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要珍惜機遇,用好機遇,在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 堅持穩定是為改革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維護穩定工作帶來了新的觀念、新的認識。維護穩定工作,既要考慮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種因素產生的影響,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各種手段解決穩定問題;又要充分考慮到重大國際問題、國際事件和外交問題產生的影響,站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的高度,以寬廣的眼界把握改革發展的大勢,研究新形勢下做好維護穩定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增強做好維護穩定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目前,我們必須著重提高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分析判斷復雜形勢、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整合社會資源、進行社會管理的能力,以及做好群眾工作、疏導群眾情緒的能力,全力做好維護穩定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理想的社會環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為改革發展穩定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描繪了藍圖,確定了目標,提出了任務,為改革發展穩定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使改革發展穩定沿著一條更加健康、和諧的道路向前發展。在當前,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政治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在改革、發展中實現社會政治穩定,也就是說,要在和諧中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