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書館公共關系論文
一、生態位理論與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融合
1917年生態學的研究者Grinnel首次定義生態位的概念,它反映的是個體或種群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不僅適用于自然界,也適用于社會關系。目前生態位理論被廣泛運用到了城市規劃、企業管理、工業農業、建筑設計等諸多領域,為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工具。生態位理論也引起了圖書館界學者們的興趣,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將生態位理論應用到圖書館的管理中,他認為圖書館是一個有機體并處在不斷的發展中,與周圍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國研究圖書館生態學的著名學者黃建年認為“,圖書館生態學是將生態學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應用到圖書館的公共關系管理中,是研究圖書館發展規律和生態現象的一門科學”。生態位理論對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如何實施有效的措施,對推進生態位理論下的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的調配和管理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充分發揮生態位理論的特點,應用其優勢,從兩方面入手達到發展的目的。第一,強化圖書館公共關系生態位,鞏固已有信息資源空間。從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宏觀的發展角度上來看,圖書館公共資源會隨著資源形式的變化而變化,出現資源流動的現象,管理者應鞏固已有空間,發揮積極影響。從微觀的發展角度上來看,這種不明顯的流動被稱作生態位的遷移現象,要將其轉化為面向讀者的有用的信息資源。圖書館可利用現有的資源為用戶提供方便,對已有的服務空間進行鞏固,結合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趨勢,結合特色資源的建設,建立公共關系區域內的新的資源優勢,對各類紙質和電子信息資源進行整合,避免重復資源的出現,節省空間。公共關系資源服務要具有針對性,開展自己的特色,在生態位的競爭中獲取優勢。第二,擴大圖書館公共關系生態位,尋找潛在的信息資源發展空間。隨著技術的發展,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同時也是圖書館發展的機會,除了通過對資源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外,還可以擴大圖書館公共關系的生態位,尋找發展空間,建立虛擬的生態位增加競爭優勢,虛擬生態位是在圖書館資源之上發展起來的,通過對外部資源進行補充,優化生態位因子,達到擴展資源空間的目的。生態位中存在降衰和富集的發展規律,利用這一規律擴展發展空間
二、生態位理論對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意義
圖書館的公共關系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是圖書管理員和用戶通過信息的溝通、反饋和交流而形成的一種關系。傳統的圖書館公共關系的管理是一種單向傳遞的模式,生態位理論下的管理模式發生了質的改變,更有利于圖書館的發展。1882年美國著名律師多爾曼•伊頓在演講中首次闡明了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核心“,公共關系是指一個社會組織在日常運轉中所發生的各種內部和外部的社會信息溝通關系。它的研究角度是組織的社會關系。包括組織內部的人群關系、組織外部的人際關系、群體間關系、組織間關系以及各種社會關系。它不局限于眼前的關系協調,更關注整個關系環境的長遠發展和變化趨勢及其對組織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核心價值滲透在管理的任何時間和發展階段,是圖書館組織之間競爭的因素。生態位理論對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既是整合也是優化,其原理應用使圖書館資源管理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從整體水平來看對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一種促進,同時也開創了圖書館公共關系管理的新模式。第一,有利于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圖書館生態位理論系統的建立是以科學的方法,對內部資源和部門進行合理的分工和資源共享建設,實現了部門的協作發展,圖書館部門的細化就是對發展性的資源體系的調整,例如,很多圖書館增加了讀者服務部門和特色資源建設部門的配備就是適應圖書館生態系統發展的需要。生態位理論的應用更注重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營造了人———資源———環境和諧共處的局面,通過生態化實現了對公共關系資源環境的優化效果,提升了服務的質量,實現了圖書館公共關系生態位的功能,使圖書館形成了獨特的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發展狀況,為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第二,有利于圖書館公共關系管理的創新。傳統的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是一種單向管理的模式,呈鏈條狀發展,注重以藏為主的資源建設結構,生態位理論下的管理模式是立體的為讀者服務的,強調各部門之間的配合,資源的再生以及用戶的反應,加強了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注重與用戶環境建立了聯系,在資源建設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循環系統,生態位的資源管理模式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將人與環境做到了有機的統一,實現了對圖書館公共關系管理的創新模式。
三、生態位理論的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構建
1.生態位理論下的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部門設置。生態理論管理下的部分設置是按照不同的標準來劃分的,以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功能為劃分的依據選擇不同的部門,一般情況下是以其中一條管理內容為主線,其余為輔助標準,F代社會資源的多樣化在使用時增加了難度,有的側重于信息的交流與傳遞服務,有的是負責資源開發及宣傳的,圖書館公共關系的各個部門應該是獨立存在的,但是也有較強的聯系性,生態位理論原理要求部門的設置既要完整地呈現其功能又避免重復導致的功效低下,為的是使資源得到專門的利用,部門設置要具有靈活性與穩定性,當用戶的信息和圖書館的社會職能發生改變時,公共關系資源管理可根據需求進行變革,對整個圖書館資源管理的生態位信息可以進行壓縮、移動或擴展,在數字化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模式由單一型逐步轉變為復合型
2.生態位理論下的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資源配置。公共關系本體資源的配置要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充分滿足讀者需求的愿望,本體資源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管理工作用的實用資源和開展業務用的服務資源,第二類是專門供用戶使用的有效資源。圖書館生態位理論下的資源配置要求做到在管理中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共享,滿足用戶對基本資源的需求,資源的配置要和部門的職能相匹配并在結構上要具有合理性,要對資源管理人員的素質及經驗能力進行確認,根據圖書館生態位確定部門的匹配人員,還要考慮人員的性別、年齡、學歷等問題,在結構上進行合理配置,設立初、中、高級別的管理人員,使人員之間達到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服務的目的。資源的配置要和人力資源以及部門職能相統一,各部門應該了解自身的職能,對辦公軟件的技巧掌握和相關的專業知識要達到標準,人與物質資源的匹配要保證管理人員正常的休息和工作環境。
3.生態位理論下的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的時空布局。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各部門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往往需要彼此合作,各部門服務機構在時間生態位上要相互統一,避免信息不順暢的情況出現,對外服務的提供信息時間要與用戶資源的時間相吻合,主要會出現兩種情況,信息相包含和相重合的現象,重合狀態時符合生態位理論要求的,為用戶提供及時的方便,出現包含現象時,會造成拖延或延長服務的情況。公共資源管理和環境也有一定的關系,圖書館公共關系生態位的管理空間和資源的使用空間是一致的,應該選在環境優雅,用戶較多的地帶,對待公共資源管理的功能分布要合理,考慮到圖書館公共關系生態位的合理性和管理人員工作的方便程度,部門的空間大小也要滿足資源配置的空間需要:第一,部門之間的空間定位要符合生態位理論原理的規定大小,足夠容納本體資源、信息資源、人力資源以及其他一些輔助性的資源;第二,對外服務要滿足用戶對空間的需求,保證用戶可以在彼此互不打擾的狀態下進行閱讀學習等。
目前,我國對于生態位理論在圖書館公共關系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問題仍處于摸索階段,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生態位理論模式的建立對圖書館公共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用戶反饋溝通機制和貫徹可持續的生態發展觀,圖書館的生態位環境是由眾多的生態因子構成的,生態因子是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因素,總共可分為五類:需求、資源、技術、時空和制度。它們屬于一級因子是可以被感知的,可以根據讀者的需求提供需要的資源,比如,資源因子可以提供資金資源、市場資源、供應資源和人力資源等,生態位理論對圖書館的影響將逐漸滲透,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作者:國華單位:寧夏師范學院
【圖書館公共關系論文】相關文章:
公共關系論文07-28
古代公共關系探究論文03-17
公共關系與市場營銷的論文11-02
圖書館論文08-25
公共關系與市場營銷的論文3篇11-03
校園圖書館論文08-23
IDC與數字圖書館建設論文05-31
圖書館交往功能社會學論文08-24
企業公共關系職能分析10-24
目前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誤區之我見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