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共關系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的用人標準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現代企業更喜歡思維方式創新、團隊協作能力強、專業知識扎實的復合型人才。公共關系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學生必修的通用型課程,課程目標是提高大學生公關意識,加強學生協調溝通、交際能力等綜合素質。公共關系課程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企業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要,公共關系課程教學改革方式需適應企業的用人需求和學生對于接受知識的多渠道化選擇。本文將結合企業的用人標準從教學內容、授課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討公共關系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公共關系;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授課方式
1改革背景
公共關系一詞源于美國,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學科和一種正在發展中的管理功能,吸引國外眾多專家、學者圍繞公共關系做了大量研究。在美國,公共關系有的作為單獨的公共關系專業來開設,有的依附于傳播、廣告,相比于傳播學專業,課程總體實踐性更強。公共關系在中國是一個新興行業,起步晚增長快,目前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國家教育部門已經明確指出: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無論學什么專業,無疑都應該具備良好的公關能力和素質,這是教育產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使命。隨著高職教育業的不斷完善,現在越來越多的院校開設公共關系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公共關系課程重實踐,而傳統的教方式重理論、輕實踐,授課方式一般為單純的講授,大部分內容過于籠統,沒有考慮實際的專業細分,缺少專業方向化的教學設計,而且考核方式也較為單一,學生在掌握知識方面一般就是死記硬背,缺乏實操能力。很多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照搬課本中的理論,缺乏創新能力,已經不適應現代企業的用人需求。另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公共關系的傳播溝通渠道也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公共關系傳播媒介也迎來多媒體時代。因此,對于公共關系課程進行教學研究,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是各高職院校目前普遍面臨的重要課題。
2改革措施
2.1教學內容模塊化細分
任課教師要熟知課程內容,將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細分。將公共關系課程分為公關歷史、公關原理與公關實務三個模塊。三個模塊在整個學期教學中將采取不同的措施。公關歷史將采取學生課外自學的方式進行;公關原理部分由教師上課進行講授,同時要引入大量的符合時代熱點的案例;公關實務部分有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訓,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理論知識。
2.2創新教學方式,精心搭建校企合作教學平臺
切實貫徹校企合作機制,學校完成學生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企業提供真實的實踐實習平臺,讓學生參與到展會、人員招聘、前臺接待等實際工作中,增加實踐經驗,提高培養公關意識。
2.3充分利用“互聯網+”背景,建設網絡學習資源庫
在信息時代下,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導向作用,將公共關系、商務談判、商務禮儀等相關課程建立集課件、案例、實訓指導為一體的課程教學資源庫。摒棄陳舊案例,將企業的日常工作內容轉換成教學案例,采用啟發式、引導式、參與式的方式,使學生理實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在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資源庫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2.4學生考核方式多元化
打破“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的傳統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學生對課程過程的參與程度,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學習過程重過程重證據,采取學生“在校課堂考核”+“企業實踐考核”+“網絡學習平臺”三方一體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多角度、多元化、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從理論到實踐,從被動到主動全方位考核學生學習情況。
3企業真實應用驅動下課程改革創新點
3.1實訓項目真實,“教、學、訓”同步進行
采用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對課程內容進行項目化與情景化梳理,真實的用人單位評價體系,全面客觀的反應了學生的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競爭力,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工作能力。
3.2適應專業廣,具有素質共性
企業真實應用驅動下的公共關系課程改革適用于所有電子商務專業、市場營銷、物流管理、工商企業管理等經濟管理類專業,并且可以在所有專業的學生公關意識培養中復制應用。
4企業真實應用驅動下公共關系課程改革的社會推廣意義
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課程是培養外貿人才的基礎必修課,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陳舊過時,無法實現高職教育的對人才培養的目標,也使學生的個人素養無法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真實應用驅動下的公共關系課程改革通過真實的實訓項目逐步引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旨在培養一批具有高公關意識的經濟管理類人才,讓人才的培養更加符合現代企業的用人需求,使學生對自己的職場形象和素質進一步提升,從而輔助本職工作的完成。
參考文獻:
[1]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李瑞.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8.
[3]李湘萍.全面理解人力資本的經濟價值———教育經濟學與培訓經濟學的融合[J].經濟經緯,2008.
作者:馬帥 潘瑞艷 單位:濰坊工程職業學院
【公共關系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相關文章:
高職高專幼師鋼琴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08-19
淺析高職院校秘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08-26
《課程教育研究》旬刊 省級05-13
基于文化視野的高師古箏教學改革研究08-25
合班模式下的數學先開課程教學改革09-05
會計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1-10
綜述德育課程概念研究08-24
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進行分析08-19
新課程研究培訓心得(精選10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