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傳統成本管理與現代成本管理的幾點認識
對傳統成本管理與現代成本管理的幾點認識
傳統成本管理方法認為產論文聯盟http://品的成本控制只與產品的直接成本相關,現代成本管理方法則認為產品的成本不僅包括產品的直接生產成本,還應包括產品的研發、銷售等費用以及上下游產業的聯系,因而產品的成本控制也不應僅僅局限在直接成本費用之上,而應全面、綜合地進行管理。本文試圖通過對傳統成本管理與現代成本管理的比較研究,希望對促進現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國的應用有所幫助。
一、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僅將產品的成本定義為產品的制造成本,即只包括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應分攤的制造費用,而將其他費用放入管理費用和業務費用中,一律作為期間費用處理,并且認為這部分費用與當期產品的生產不相關。在其他費用占總成本比重較小時,上述處理方法是可以接受的,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同樣一件產品的生產成本,其直接人工成本已由上世紀70年代的40%下降到了現在的10%,更有甚者,在部分高新技術行業中直接人工成本已降到了5%以下。隨之而來的則是間接制造成本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相應的成本構成內容也更為復雜。如果此時再使用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化的企業,難免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在傳統成本管理方法中,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減少支出、降低成本來實現的,由此產生的后果就是企業只將成本管理的重點放在了降低產品的直接制造費用之上,而忽略了其他的間接費用,從而陷入了單純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滯后狀態。wWw.11665.cOM另外,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企業實行的是差異化競爭策略,通過產品獨特的品質去擊敗競爭對手,則企業有可能需要通過提高產品的成本來增強其核心競爭力,而不應僅僅將降低成本作為重點來考慮。
二、現代成本管理方法的內涵
現代成本管理方法認為,成本控制不應簡單地歸納為“節約、節省”,而應從成本——效益方面著手,通過提升合理的“投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以獲得最大的“產出”。根據這個指導思想,企業有必要對自身內部的價值鏈進行重新分析,努力消除不增值的作業,減少損失和浪費,而這恰恰也是作業成本法的核心所在。所謂作業成本法(abc),即是以作業為核心,確認和計量耗用企業資源的所有作業,將耗用的資源或成本準確地計入作業,然后選擇成本動因,將所有資源分配給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其指導思想就是:作業消耗資源,資源消耗成本。最初是為了精確地計算成本,解決間接費用的分配問題,但人們發現它所提供的信息可被廣泛運用于企業管理,提高決策、計劃、控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促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除了上述的作業成本法之外,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還包括價值鏈分析、成本動因分析、適時生產制度等戰略成本管理方法,其中以價值鏈分析比較為人們所熟知。價值鏈分析則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價值鏈的整體價值增值為根本目標,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為具體目標,協同競爭和多贏原則為運作模式,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對價值鏈上的產品、勞務、作業成本的有效規劃和管理。價值鏈分析可以分為內部價值鏈分析和外部價值鏈分析。在現代成本管理的概念里,產品的成本既應包括生產產品的直接成本,也應包括為生產產品所進行的前期研發成本、供應成本以及生產后的營銷成本。通過內部價值鏈的分析,可以界定出企業價值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并將每個價值活動所耗費的成本與對產品價值的貢獻相比較,進而消除和排除不增值作業,使企業內部各個作業相互協調,配合企業的競爭戰略,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此外,與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忽視企業上下游關系不同,現代成本管理方法重視上游供應商和下游銷售商對企業成本控制的影響,并因此衍生出“零缺陷”和“零庫存”兩種新型的理念。通過對企業外部價值鏈的分析,企業可以了解到在整個價值鏈上的利潤分享情況以及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同時通過對供應商和銷售商情況的了解來尋求降低產品成本。
【對傳統成本管理與現代成本管理的幾點認識】相關文章:
成本管理口號03-05
成本管理制度07-01
成本管理自查報告03-08
成本管理制度(熱)07-19
集團成本管理制度08-22
電力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策略探討08-18
成本管理會計心得02-28
石油鉆井工程作業成本管理問題與對策08-20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范文(通用6篇)04-19
企業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畢業論文參考文獻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