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談電子商務的發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上海 謝宇瑩
目前,信息技術時代微觀經濟運行的主要形式當屬電子商務,本文以此為著眼點,探討電子商務環境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一、電子商務對經濟環境的影響
(一)公司形式的轉變。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原有組織活動轉移至網上進行,促使垂直和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轉變為橫向和網絡式組織;隨著店鋪等向網上虛擬商店轉移,企業的實物資產大大收縮;一些中間商或從事知識產品銷售的企業,達到完全的虛擬化,即只有軟資產、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本;同時企業也可以是臨時組成、沒有固定形態和明確空間范圍的結合體,它可以隨活動的需要,由若干相互獨立的公司整合重組而成,也可隨交易的完成而終止。
(二)生產方式的轉變。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運作可以劃分為兩部分,通過網絡進行的信息流轉過程和在網絡下進行的實物生產流轉過程。網上的信息數據交換,節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企業運作成本大大減低,由于可以通過網絡實現信息的即時傳遞,零存貨也不再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網絡的發展也促使企業向更加專業化發展,一些專業服務項目如技術開發、物流運送乃至會計服務、專業咨詢等都可通過購買或采用發包的形式交由專業公司完成。
二、電子商務環境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一)對財務報表項目的影響。電子商務直接導致有關報表項目在財務報表中的重要性的改變。企業的虛擬化使企業資產構成發生顯著變化。一方面是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收縮,另一方面是無形資產的比例迅速提高。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固定資產和存貨的金額比例大大降低。在傳統會計中,這兩部分占據著資產負債表的主要地位,大量研究也集中于固定資產和存貨的計量和確認。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無形資產將取而代之,成為最重要的資產。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計量問題日益突出。
對報表項目的另一影響在于應收和應付帳款。電子支付手段的出現,使企業與企業間和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可以實現電子貨幣的即時劃撥。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兩個科目是否應繼續存在值得考慮。
隨著電子數據交換的安全性日益提高,傳統的支票和信用卡將逐漸被電子貨幣所取代,企業每達成一筆交易,電子支付系統自動劃轉相應的電子貨幣,同時自動生成機制記帳憑證,使企業發貨和收款、記帳可以同時完成,甚至可以在發貨之前先收到貨款,消除了記帳與收款之間的時間差異。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虛擬企業的出現便企業之間的界限變得不清晰,因特網將全球經濟連為一體,也將越來越多的利益集團與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一些會計學者提出了剩余產權論和企業論試圖重新界定所有者權益的內涵與外延。剩余產權論將產權分為特殊產權和剩余產權,特殊產權指債權人和優先股股東的求償權,將普通股股東的權益稱為剩余產權。兩者的關系是資產減去特殊產權等于剩余產權。這種理論適用于存在大量小股東的現代公司。企業論則將企業看作一個社會性機構,它為許多社會集團的利益從事經營活動,不僅僅指債權人和股東,也包括職工、顧客、稅收部門、立法部門和社會公眾等。此時,權益概念是指增值概念(Value-added concept),企業提供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減去耗用其他企業所提供商品和勞務的價值即為社會增加的價值。
除了對權益理論含義的理解發生變化,對所有者權益的計量也值得重新考慮。
可以看到,電子商務環境下有必要對原有帳務體系進行調整,取消一些失去生命力的會計科目,對無形資產作進一步的詳細劃分與披露,將一些表外項目納入新帳戶體系,同時,對所有者權益項目重新定義并考慮修改其計量基礎。這一點需要結合財務報表體系結構的調整作進一步考慮。
(二)對財務報表體系結構的影響。在現行的財務報表體系結構中,資產負債表實際上是損益表的副產品,許多項目并不是一項經濟資源或經濟債務,僅僅作為收入與費用配比后的余額而存在,如待攤費用、遞延費用和遞延收入等。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無形資產重要性的提高和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需要建立一種新的報表體系結構。
現行的報表體系包括相互勾稽的二張報表,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其中,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均屬動態報表,前者依據權責發生制,而后者依據收付實現制。根據這一思路,筆者認為,可以增設第四張報表,巧資產負債表一,起作為靜態報表。資產負債表仍按照歷史成本計價,而用第四張報表反映公允價值下企業資產的增值狀況。
(三)對報表披露時間的影響。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技術使得縮短披露時間間隔從技術上是可行的,但筆者認為,提供實時財務報表沒有必要:一方面,財務報表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匯總,這個再加工的過程不可能全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另一方面,實時財務報表未必能夠提供更好的披露效果。可以考慮采用原始數據的實時提供和財務報表的年報、季報和月報甚至周報相結合的方式,將一部分信息的分析工作交由用戶來完成。這樣既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又不至于造成信息冗余。并且,由于電子商務使企業的發展既全球化個性化,使企業所面對的報表信息使用者范圍更廣,使用信息的目的更具差異性,直接向用戶提供原始數據的方式,能夠充分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的發展必將要求財務報表有一個新的面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一變革仍是建立在現代財務報表基礎上的。此外,會計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財務報表也不應成為全部信息的唯一來源,不能要求財務報表面面俱到,其重點還應放在歷史成本計價基礎上,在保持一定的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信息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