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會計論文>企業分部財務報告下

    企業分部財務報告下

    時間:2023-02-21 19:08:22 會計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企業分部財務報告(下)

    請欣賞:《關于企業分部財務報告(下)》

    桑士俊  

    三、分部報告主要項目的確認與計量 

        分部報告的構成內容主要包括分部收入、分部費用、分部資產和份部負債(SFAS131不要求在分部報告中披露分部負債),還包括偶然項目、非正常項目、分部信息與公司合并數字之間的調整項目,及分部應采用的會計政策等。這些項目的確認與計量是指收入、費用、資產和負債等在分部之間如何劃分,即確認哪些收入、費用等要不要計入分部、計入哪一分部、計入的金額是多少等問題。 
        分部收入指企業收益表中所披露的、可直接歸屬于分部的收入,以及企業收入可按合理基礎分配給分部的收入。對于銷售收入,它包括向外部客戶銷售取得的收入和同一企業分部間的銷售收入(IAS14,1997)。分部收入中包括權益法下分部所分享的,因聯營、合資或其他投資活動帶來的利潤或損失,及比例合并法下分享的合資企業收入。分部收入中不包括非正常項目和利息收入、投資轉讓收益或債務清償收益(金融分部除外)。 
        對于分部收入確認和計量所面臨的兩個問題是:第一,分部收入中要不要包括分部間的銷售收入;第二,如何選擇向分部分配收入的合理基礎。對于分部間銷售是否應列入分部收入,一些學者認為,對于某些分部來講,內部轉移銷售占其總收入的絕大部分,如果將內部轉移銷售沖銷,將會嚴重抵估此類部門的收入;而另一些學者認為,部門間相互轉移銷售,并不是一般買賣雙方相互獨立個體的常規交易,所以不應列計為收入。但從分中報告的目標出發,為了正確考察相對獨立的某重要分部的真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將分部間的銷售收入列為分部收入又是合理的。因此,世界多數國家及IASC都將分部的銷售收入列入分中收入。分部間銷售與外銷不同,它的價格確定往往是依據企業內部制定的轉移價格。這種價格的確定會直接影響到各分部的收入及業績,所以IASC、FASB等都要求對外披露分部間轉移價格的基礎,及這一基礎發生變化的性質和變化期間對分部損益的影響,缺少這些信息可能會降低分部信息的有用性。 
        什么是“合理”的分攤基礎?在分部費用、分部資產的確認與計量中都遇到這個問題,但各國會計準則及IAS中都沒有明確的說明。一般認為,合理的分攤基礎,應由企業管理當局根據公司整體及分部個別情況,進行專業判斷與主觀認定。通常,作為合理分攤基礎的有:分部工資、分部收入(可用于分攤費用)、分部資產、平均固定資產及存貨占分部總數的比例等。但分攤基礎再怎么“合理”,都可能存在主觀、武斷或不為財務報表的外部使用者理解等情況。因此,企業內部在分部在分攤某項收入、費用、資產時,盡管存在著合理的基礎,一個需分攤的項目,仍需首先符合各準則所規定的分部收入、分部費用等的定義。 
        分部費用是指分部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可直接歸屬于分中的費用和按合理標準分配給分部的相關費用。包括外銷費用,和同一企業分部間交易發生的費用(IAS14,1997)。此外還包括比例合并法下分部應分擔的合資企業費用。分部費用不包括非下常項目,利息費用及投資轉讓損失或債務清償損失(金融分部除外),權益法下企業分享的合營、合資或其他投資損失,所得稅費用及一般管理費用,集團管理公司費用和母公司費用。分部費用中不包括一般管理費用、總公司費用和以企業為主體發生的費用。正如1987/1988ICAEW在對所公布報告的調查中指出:“這無疑是進行公司費用的人為分配。最好是將它們作為一個單獨的數字從分部收益總額中扣除。”(ICAW財務報告1987/1988,“A  
    Survey of UK Published Accounts”)分部收入和分部費用的差額即為分部成果。 
        分部資產是分部經營活動中所使用的經營資產,這些資產可直接歸屬于分部或可按合理的基礎分配給分部。分部負債是指來自于分部經營活動的經營負債,包括直接歸屬于分部的負債和可按合理基礎分配給分部的負債。如果分部成果中包括利息收入或利息費用,則分部資產和分部負債中,就應包括附息資產和附息負債。分部資產和負債中包括權益下計算的投資,按比例合并法計算應分擔的合營企業的經營資產及負債。分部資產和分部負債中不包括所得稅資產和負債。 
        利息收入和利息費用,不論是IAS,還是某一國家的準則都強調從事一般經營活動的分部中不包括利息收入和利息費用。因為,大多數公司都與其分部發生不同數量的附息債務和債權,各分部所賺取的利息收入和發生的利息費用,應該是總公司整體政策的結果,而不是各分部經營結果的真實反映。如果分部的成果中包括包含利息,就使得分部之間的利潤或同一分部不同期間利潤的比較,變得毫無意義。當然,從事金融活動的分部經營成果中應包括利息收入和利息費用,因為對于這些分部,利息是反映其經營業績的主要指標。 

        四、分部信息披露 

        以經營分部和地區分部為基礎編制分部報告,是常用的表現形式。由于企業的性質和特點各不相同,因此企業風險和報酬的主要來源和性質也不一樣。從而,企業披露分部信息時所依據的重點就不同,有的企業以經營為部為主,有的以地區分部為主,而有的是經營分部和地區分部并重。這就形成了“首要的次要分部報告模型”和“混合表述模型”。 
        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如何,決定著企業的風險和報酬。如果一個企業的風險和報酬主要受它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差異性影響,它的分部報告的首要模型就應是經營分部。而次要報告模型就是地區分部。同樣,如果一個企業的風險和報酬主要受這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經營活動影響,它的分部報告的首要模型就應該是地區分部,而次要分部報告就應是經營分部。 
        首要分部信息報告模型,不論是以經營分部為主,還是以地區分部為主,都披露比次要報告模型更詳細的信息,而次要報告模型則披露相對簡化的財務信息。地區分部信息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以客戶分布(銷售地)為基礎,一是以資產分布(生產地)為基礎。企業選擇哪一種為基礎來代表地區分部,要看企業各自的經營特點。 
        混合表述模型即經營分部和地區分部都作為首要報告模型,按相同的基礎充分披露分部信息,即等量信息披露。如果一個企業的風險和報酬同時受它生產的不同產品和服務,及它從事活動

    關于企業分部財務報告(下)

    的不同地區的強烈影響,這種混合報告方式,可提供更為有用的信息。 
        企業選擇的分部報告模型,可隨著企業經營風險和報酬的變化而變化,不論選擇哪一種模型,都必須遵照“效益大于成本”原則,以盡可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為出發點。 
        分部報告對外進行披露大致有三種方式: 
        (1)在財務報表中披露,并在財務報表中的附注中作適當的說明; 
        (2)在企業財務報表的附注中披露; 
        (3)以附表的方式披露。多數國家大都傾向采用第二種披露方式,將分部報告與企業財務報告的附注說明統一在一起,既不增加財務報表主要的復雜程序,又能使信息使用者獲得的較為滿意的信息。 

        五、對我國分部信息披露現狀的評價及建議 

        不到十年,深滬兩個證券交易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切關懷下,本著發展與規范并舉、服務與監管并得的原則,在籌資功能和資源優化配置功能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在兩個市場上市的A股股票已達800多家,隨著一大批國有企業的成功上市,證券市場更擔當起國企改革的重任。 
        我國的上市公司,幾乎涵蓋了關系國計民生的所有行業,從地區分布看,遍布我國所有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上市公司的收購、兼并、重組及資源的國際流動,造就了大批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的集團公司。同時,隨著較大型投資基金的不斷上市,散戶投資逐漸向專家理財轉變。因此,在我國,存在著對分部信息需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997年12月17日,證監會發布了《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準則第二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其第五條“會計報表附注指引”(試行)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在所披露的年報附注中應披露分行業資料。財政部1998年1月27日發布的《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也要求股份公司以會計報表附表的形式披露分部財務狀況,筆者認為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1、證監會在《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中,只要求披露分行業信息,列示公司不同行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營業毛利等三個指票,而不披露地區分部信息。這會導致那些行業特征不明顯、而地區分布差異較大的公司不披露分部信息,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削弱了分部報告的信息量。有人認為我國的上市公司很少是跨國集團公司,地區分布所形成的政治、經濟等差異性不明顯,沒有必要按地區提供分部信息。但是,地區分部有“生產地”和“銷售地”兩種表述形式。我國不少上市公司的生產地雖然在國內,但銷售地在國外。產品銷售地所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治和外匯管理制等情況都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業績。如在上海上市的浙江天然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中期每股收益較上期同期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該公司主要產品羽絨、羽絨制品95%以上外銷,產品銷售市場主要分三塊,即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及臺灣,美國、加拿大,以及東歐各國。由于1997年厄爾尼諾天氣現象,北美出現科暖,以及東南亞經濟危機制影響,使公司1998年上半年效益嚴重滑坡,股票價格也隨之下跌。如果該公司能夠按銷售地披露地區分部信息,投資者完全可以根據有關報道,對公司的業績進行比較準確的預測,調整投資結構,規避投資風險。因此,地區分部信息對我國投資人而言也是必要的。 

        2、行業分類多種多樣,缺乏相對統一的行業分類標準。行業的合并與分列,應以其所具有的風險和報酬為依據,而上市公司編報者所列示的行業顯示了明顯的隨意性。 

        3、可報告分部的確定標準過于簡單,只要求“公司的經營涉及到不同行業的業務“若行業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10%(含10%)以上的,則應按行業類別披露有關數據”,不利于編報者篩選可報告分部,有時甚至會遺漏重大信息,例如巨額虧損的部分和占有公司大量資產的分部,就因為不符合測試標準,而不需對外單獨披露。按國際慣例,可報告分部的確定,要依次通過收入、利潤(或虧損)和資產三個指票的重要性測試。 

        4、缺乏分部報告的具體操作指南,對分部收入、分部成本與費用、分部資產、分中收益等都沒有明確的定義和確定標準,令編報者往往無從下手。 

        為此,筆者建議: 

        1、增中按地區表述的分部信息,地區分部信息可按生產地和銷售地兩種方式表述,可參照IAS14(1997)所建議的首要與次要信息披露模式。例如,公司銷售地分布在具有不同風險和報酬的地區,可以選擇以銷售地表述的分部信息為主要模式,其他形式的分部信息為次要模式。也可選擇“混合表述”模式,等量列示經營分部和地區分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1998)中采用了這種表述形式,目前證監會的要求與《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1998)尚未做到統一。 

        2、設立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標準。當然,再詳細的分類,也不可能完全滿足公司行業分類的需要,還需要管理當局結合公司的管理和組織特點,參考行業分類標準,加之自己的判斷來確定。為了避免管理當局操縱分部及可報告分部的確定,一方面要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審查,另一方面也可采用分部確定的“管理法”,將對內外報告結合起來,披露分部間的內部轉移價格,揭示分部間的關聯交易。 

        3、增加可報告分部的篩選指票。不應只考慮分部收入的判定指標,還應考慮分部收益和分部資產等判定指標。通過依次檢驗,避免遺漏重大信息。 

        4、財政部應盡快發布分部報告會計準則及具體操作指南,包括分部的劃分,可報告分部的確定,尤其是分中收入、資產、收益、費用等的確認與計量及披露等,指導企業編報人員進行操作。 

        主要參考文獻: 

        1、SFAS14,SFAS131,IAS14(1981) ,IAS14(1997),SSAP25。 

        2、Improving Business&

    nbsp;Reporting. AICPA,1994。 

        3、《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  

    摘自《會計研究》2000年第2期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 在线a亚洲看片v电影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妇女性爱视频在线 | 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 | 青青国产只有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