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會計論文>知識經濟與會計工作創新

    知識經濟與會計工作創新

    時間:2023-02-21 19:07:47 會計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知識經濟與會計工作創新

    請欣賞:《知識經濟與會計工作創新》

        摘要:本文對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的創新進行了綜合論述。

      一、知識經濟時代正在來臨

      縱觀二十世紀,它是一個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加強的世紀。據有關資料統計科技對世界工業生產率提高的貢獻在二十世紀20年代為22%,50年代為30%,70年代為60%左右;而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二十世紀初為5-10%,50年代達到35%,80年代有的國家已達到80%以上,進入90年代,這種發展趨勢更是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科技對經濟發展貢獻的不斷加大,主要是因為進入70年代以來一系列重大的新技術獲得突破性發展,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為主體的信息技術的迅速興起,大大地加快了產業的升級,并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即經濟增長依賴于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可見人類在二十世紀末即已步入一個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正在來臨,以知識的生產與運用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正在沖擊和取代工業經濟。其對社會的影響是全面、深刻。廣泛的。所謂知識經濟是指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將改變企業過去一貫運用的經濟資源形態和結構。以知識為載體的這一新的經濟資源(無形資產和智力資本)必將取代工業經濟時代的自然資源和貨幣從而成為新時代的經濟主體。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具有產權特征,如何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從理論到方法上對現行的企業財務會計工作進行改革和創新,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問題。

      二、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工作之所以重要在于不僅僅反映經濟現實,描述經濟發展過程,更重要的是能反饋經濟信息,作為經濟發展的助力器,推動經濟發展。知識經濟重智力、重知識,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創新化的新的經濟模式。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源成為企業核心資源,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術高度發達后,會計將以多種屬性計量計價和多元記賬為主要特征。會計以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為目標,使企業能夠適時作出決策,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強者。因此說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信息與企業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會計信息應當有助于包括融資戰略、技術創新。市場營銷等在內的企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和制定。同時也應有助于加強財務、成本、資金、人才、質量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為各項職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做好參謀,當好助手。其次,會計信息應當有助于防范和化解信用風險,發揮其預警作用。據有關資料統計國外科技領先企業在管理上所需信息有70%來自會計部門。這足以說明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信息是影響企業管理層決策成敗的關鍵。

      三、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創新的必要性

      從會計的角度看,知識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無形資產在整個社會資產的比重顯著上升,特別是對于一些高科技產業來說,它的比重甚至已超過固定資產而位居企業首位。根據有關資料介紹,經濟學中涉及的無形資產多達29項,而我國會計實務中運用于評估的無形資產只有12項,列入會計系統的只有6-7項,多數無形資產在會計那兒得不到反映。現在的會計工作只反映貨幣和實體資產信息,即工廠、設備、存貨、土地及自然資源,而無形資產,像市場資源、知識產權。組織管理、資料館等,現代的會計工作都沒有包括進去。

      另一方面,人力資本的收益權,表現為勞動者不僅要求得到人力資源的自身價值的補償即工資收入,而且應該得到剩余價值部分的分配權——利潤分配。它屬于收益性分配范疇,目前的現代會計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因此改革和創新現行會計的工作內容和方法,是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概念的創新

      在李寶震、于玉林主編的《會計學原理》一書中把會計定義為:是一種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對企業、事業等機關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反映和控制并能通過參與決策。分析評價業績、預測前景等,促進提高經濟效益的核算和管理工作。在美國的黃俊昌、羅伯特。丹尼爾等人所著的《企業財務管理與分析》一書中則把會計定義為:是鑒別、計量和傳輸經濟信息的程序,以便信息使用者據以作出判斷,作出決策。筆者認為上訴兩種對會計定義的解釋分別從宏觀和微觀上對現行會計工作進行了闡述。確切地說,我國長期以來的會計工作在計量、核算、反映實體資產和貨幣資產信息方面(即硬資產方面)起了決定的作用。知識經濟對企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影響是改變了企業的資源結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美國十大富家有八個是靠石油致富的,到1997年以后則有一半以上是靠以信息為代表的計算機發家的。也就是說隨著高科技產業的形成,人力資本即無形資產和智力資本必將取代自然資源和貨幣而成為經濟主體。因此會計工作必須確立新的觀念,同時拓寬理財的范圍。人力資源的構成是以智力為基礎的無形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對人力資本的擁有是企業競爭成敗的關鍵,勞動者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必然要尋求最能發揮作用的空間,人力資源的流動和重組,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是經濟時代遵循“人本管理”規律的客觀要求。入本財務管理是與“以物為中心”管理相對應的。它的核心是要理解、尊重、并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從一般意義上說人力資源(即軟資源)對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硬資源是被動的,軟資源是主動的,是人利用軟資源來開發利用硬資源,軟硬資源的關系在知識經濟時代表現得十分明顯。

      五、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創新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傳播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知識經濟替代工業經濟是一次跨時代的革命,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形成并發展于工業經濟時代的財務會計工作在許多方面將逐漸顯示出它的不適應性,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應當進行相應的創新。

      (一)會計工作中心的轉移

      會計工作的實質是在一定的經濟環境下以反映為主的信息系統。當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發生重大改變后,會計工作的中心也要隨之發生重大改變。在工業經濟時代以貨幣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主要特征。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將作為企業的核心資本取代原來的財務資本地位,知識資源將替代硬資源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因此以硬資源為核心的會計管理工作必須向以知識資源(軟資源)為核心的會計管理工作轉化,即會計工作的中心應從有形資產會計向知識資源(無形資產會計和人力資源為核心)的會計轉移。

      (二)會計模式的創新

      知識經濟會計模式是在第三次經濟革命(即知識經濟革命),特別是知識資源成為企業核心資源及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術高速發達后的會計模式。在知識經濟會計模式下,將以多種屬性計量計價和多元記賬為主要特征。

      (三)會計計量觀念的創新

      會計計量是經濟信息系統“數字化”的

    知識經濟與會計工作創新

    重要工具。到目前為止會計計量觀念仍停留在傳統的投入價值觀上,即以一個投資主體取得或建造某項財產物資時,實際支付的現金及其等價物為資產價值計量的標準。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資源的出現拓展了會計計量的對象,確立了新的計量觀念,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產出價值觀——現值計量基礎。2、建立效用價值觀——替代成本計量基礎。3、建立稀缺價值觀——協議價格計量基礎。4、建立保全價值觀——現行成本計量的基礎。5、建立市場價值觀——變現價值計量基礎。6、建立風險價值觀——公允價值計量基礎。

      (四)會計信息系統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會計軟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其職能包括核算、監督、參與決策三個內容。其功能是將核算結果與預算加以比較分析:運用數學模型對核算結果與預算進行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

      2、開發軟件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發展。目前應用的軟件大多數局限于本企業、封閉型、資源貧乏的局域網。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系統高速發展,會計軟件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廣域化、一體化,應能在特定的范圍權限內為各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服務;同時使企業內部的產、供、銷信息通過Intranet網實現一體化。

      3、會計軟件由手工型向智能型轉化。首先是實現操作過程智能化,其次實現業務分析智能化和決策支持智能化。

      4、改造會計方法。現有的會計軟件基本上是按照傳統的會計方法來處理會計事務,并沒有突破性的改造。如:(1)會計科目級別的命名:由總賬——二級科目(子目)——明細賬,明細賬后則不好命名了。而電算化則把總賬作為一級科目、一級以下作為二級科目、以此類推,達到上下級賬目關系明確,表達方便,使用靈活。(2)會計科目代碼的統一:會計科目代碼長度的統一及與對應科目的名稱的統一,將為上級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數據采集與共享帶來極大的方便。(3)記賬憑證種類的統一。實現電算化后,檢索財務信息的方法增加了很多,傳統記賬憑證的分類方法就相對非常落后了,只用一種統一的記賬憑證(不分業務種類),不但能做到檢索查找方便、迅速,而且提高了準確度。(4)三大會計報表的統一。(5)賬簿形式的改造:首先是賬簿載體的改造,確立電子賬簿在會計電算化中的主導地位。其次是賬簿格式的改造,用無格式但能進行任意分類、組合、匯總的形式代替傳統的賬簿格式。(6)取消中間過程表式的輸出。即:科目匯總表、匯總記賬憑證、總賬科目試算平衡表等,可簡化工作程序。(7)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傳統內部控制制度強調“四相符”,實現會計電算化后應針對新工作方式易出現數據修改、被竊取的問題,建立“職權控制,運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件控制等”內部控制制度。

      (五)會計報告的創新

      1、在現代企業中,傳統的財務報告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為核心,采用通用、規范格式。它反映了定期、定量、但并不完整的財務信息。知識經濟時代,傳統財務報告所能提供的真正有用的信息似乎越來越少,因此財務報告的內容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拓展:(1)知識資本信息:知識資本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無形資產和人力資本等智力資本信息及其相關的權益和費用。(2)社會責任信息,(3)非財務信息,(4)未來信息,(5)公允價值信息,(6)分部信息,(7)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等。

      2、未來財務報告方式的創新。(1)實時報告:會計信息系統使傳統的財務報告以實時方式完成,時間和周期不再是財務報告的約束條件,使財務報告實現了動態需求。(2)多樣化報告:隨著會計信息系統的不斷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未來的財務報告是以報表、文字信息為主,輔之以圖形、圖像、聲音等多樣化形式出現,來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六)無形資產會計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智力資源取代自然資源成為企業資源的首要因素,面對會計報告使用人的全新需求,我們有必要首先確認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獲取超額收益而長期使用的,以知識形態存在的,無實體性的資產。它具有在促成企業獲取經濟利益方面的作用,以及發揮這種作用的能力能夠被證實,同時其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等要素。關于無形資產的計量和會計報告目前正在探索中,在世界發達國家也沒有拿出一套確切的方法,能夠真實地將無形資產利用會計手段表達出來。例如象美國微軟公司這樣的大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凈資產數額看上去像一個小企業,而其無形資產則高達上百億美元,在資產負債表上都表現不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從事財務會計的理論和實務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探討出適合知識經濟發展需要的新的無形資產計量方法,迎接知識經濟的到來。 
     

    【知識經濟與會計工作創新】相關文章:

    知識經濟呼喚現代教育技術的創新08-17

    知識經濟條件下的審計創新對策08-07

    知識經濟時代與創新教育08-09

    知識經濟時代與創新教育08-17

    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創新08-07

    知識經濟08-17

    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創新08-11

    知識經濟與成本核算08-17

    知識經濟對企業營銷的影響08-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第一区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 天天看片高清观看免费国产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