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會計論文>會計舞弊行為及防范

    會計舞弊行為及防范

    時間:2022-08-07 20:40:13 會計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會計舞弊行為及防范

    請欣賞:《會計舞弊行為及防范》

                                               孫楓
        一、會計舞弊的通常做法

    在會計實務中,不符合會計準則精神、不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的會計信息,均屬于失真的會計信息。而造成失真會計信息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層舞弊,即在企業管理當局的授意下,利用會計規范給予企業的靈活性,有偏向性或誘導性地提供信息,甚至違背會計規范制造假賬。事實上管理層舞弊是危害最大、后果最嚴重,也最難以察覺和防范的會計舞弊行為。
    會計舞弊的通常做法是虛增資產、收入和利潤,虛減負債、費用。主要包括:多計存貨價值、多計應收賬款、多計固定資產、費用任意遞延、漏列負債、虛增銷售收入、虛減銷售成本、隱瞞重要事項的揭露等等。在會計實務中,會計舞弊有多種方式。
    利用集團內部架構進行關聯交易,從而進行利潤操縱。公司溢價采購控股子公司產品及勞務形成固定資產,由此,子公司的收益可確認為當期合并報表利潤;公司將產品銷售給控股股東和非控股子公司,對于公司而言,銷售收入會因此增加,同時應收賬款和利潤亦增加;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場價銷售給第三方,確認該子公司銷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從第三方手中購回,從而避免了集團內部交易必須抵消的約束,確保了在合并報表中確認收入和利潤,達到了操縱收入的目的;此外,利用虛假合同虛構收入在關聯交易中也非常普遍。
    在各個會計期間內調節收入和利潤指標。如果公司銷售的產品需要實施安裝與服務,銷售過程持續時間長,收入并非一次實現,特別是對于跨年度實現的銷售,需要在年度間分配利潤。公司為了達到一定的收入或利潤指標,在服務或工程未提供完畢之前,即在賬面確認收益。
    在各個會計期間內轉移費用,推遲費用的確認。通過計提折舊、存貨計價、待處理掛賬等跨期攤配項目來調節利潤。通過少提或不提固定資產折舊,將應該反映在當期報表上的費用掛在“待攤費用"、"遞延資產"或"預提費用"這幾個跨期攤銷賬戶中的借方,以推遲確認成本費用,實現對利潤的調節。
    虛列期末存貨從而減少銷售成本,通過多提或少提資產減值準備等方法來調節利潤。
    在銀行業的公司中不完整地利用權責發生制原則,在確認利息收入時,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未實際收到的利息;同時,不按權責發生制預提應付利息,從而虛增利潤;人為修改貸款等業務資料,期末在沒有辦理任何貸款手續下,人為調節會計報表,將實際已逾期的貸款調整為正常貸款,或人為調整貸款五級分類資料,從而達到調節資產減值或不當確認應收利息的目的;隱瞞表外業務利潤或虧損,不確認當期訴訟賠款損失、承兌匯票或信用證受騙墊款損失及其他銀行內部詐騙案件損失等,將上述損失款項掛賬處理。另外,銀行也有可能隱瞞外匯期貨交易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業務損失。

    二、防范會計舞弊的內外部環境尚待優化

    以上市公司為例,其內外部環境存在如下問題:
    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從目前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來看,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薄弱,缺乏內部控制標準體系。我國目前尚未正式出臺權威性較高的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對于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個公認的標準體系;內部審計機構定位不清;董事會交叉任職情況嚴重、缺乏獨立性,董事責任淡化,無法對“關鍵人”進行有效制衡;監事會的功能弱化,未能履行應有的監督管理職能;股權過度集中于國家股,股權結構不合理,股東大會質量不高,部分股東大會流于形式。
    獨立審計體制存在缺陷。目前會計師事務所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距離市場和投資者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獨立審計的執業標準須進一步提高。
    監管工作有待加強。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過程也是監管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國已出臺了《證券法》及《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細則》等法規,對會計信息披露行為起了規范作用。實踐中也依據法律、法規對某些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作出了制裁,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依然存在以下問題: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審查不嚴,不能及時發現問題;目前我國民事賠償和刑事處罰制度不完善,對有關的違法違規行為一般只采用行政處罰的辦法解決,造成違規成本極低,處罰不能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
    另外,我國1993年頒布了基本會計準則,有關具體會計準則正逐步推出。但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現有會計準則、信息披露準則和注冊會計師職業規范尚需進一步完善,以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公信力。

    三、加大處罰力度是當前防范化解會計舞弊風險的關鍵

    針對中介機構普遍存在的責任心不強、風險意識淡薄、執業工作粗糙等問題,加強對中間機構的外部監管仍然是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要工作。中介機構自身要本著對廣大投資者負責的態度,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執業水平;同時中介機構的主管部門要真正擔負起約束中介機構行為的責任,一旦中介機構出現有違職業道德或失職的行為,管理部門決不能姑息遷就,應加大處罰力度。
    持續的信息公開披露制度有利于消除證券市場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抑制內幕交易和欺詐行為,實現證券市場的透明和規范。目前在上市公司和即將上市公司缺乏自律的情況下,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只有在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下才能保證實現。對公司業績信息和關聯交易信息一定要進行嚴格審查,發現有欺詐行為者,要依法進行嚴懲。盡早引入民事賠償制度,對發布虛假信息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應由上市公司予以經濟補償。目前證監會制定的季報披露制度,從制度上加大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頻率,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時性,這將加大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難度。
    嚴格執法,加大處罰力度,是執行上述措施的可靠保證。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我國立法機關及有關管理部門先后制訂并發布了數十項相關的法規和制度,如《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披露細則》等,盡管這些法規和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認真執行,基本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更不會出現蓄意造假的現象。目前問題的關鍵是貫徹執行法規和制度的情況很差,很多單位知法犯法,陽奉陰違。因此加大相關法規和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是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對蓄意造假者的懲罰力度不足,只傷其皮毛,不動其筋骨,致使某些單位和個人仍然敢于鋌而走險。今后對于惡意造假并產生嚴重后果者,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不僅要對有關負責人給以嚴厲處罰,而且要追究相關單位法律責任,警示后來者不敢重蹈覆轍。

    會計舞弊行為及防范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线观看国产精品视频 | 亚州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亚洲jizzjizz妇女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天堂v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