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意大利中小企業及中意合作
本文分四部分:1. 中小企業在意大利經濟中的地位,意大利工業區結構。
2. 意大利支持中小企業及其國際化的方式,及其它途徑。
3. 在中國的意大利經濟風貌。
4. 前景與挑戰。
(本文對主題的闡述并非全面徹底,而是針對最為突出的幾個方面。它只表明發言者個人的觀點,不代表意大利政府的官方意見。)
1. 中小企業在意大利經濟中的地位一一工業區意大利有98%的公司屬于中小企業,其中雇員不超過l 0人的中小企業占95%,這些人占雇員總量的47%,企業雇員不少于250人的占雇員總量的20%。雇員人數在10—250人之間的約占33%。這表明意大利中小企業的平均規模低于歐洲的平均水平。此外,98%的擁有海外業務的企業,其雇員不超過200人,則是意大利中小企業的另一特點。該類企業中約57%,周轉資金低于30,000。然而,意大利經濟的開放程度和意大利企業的外向計劃經歷了持續的增長:從l 993—1997年,意大利從事出口業務的企業已從25,00 0友展到超過180,o o 0。其中超過50%的外貿企業是“單一產品”出口。(他們只出口一種特殊產品。)
中小企業在平衡經濟、促進傳統產品、保護環境和擴展國際市場扮演特殊角色。正因為它們在意大利經濟中占有令人矚目的地位,意大利才成為聯合國財政的第五專主要
貴助者,從規模看是位居世界第六的經濟大國,第三號貿易大國,世界第六號出口國,第十號海外投資者。
意大利中小企業大部分存在于工業區。什么是工業區呢?作為一個生產系統,它分布集中,由高度密集的中小企業組成,這些企業參與了單一或同類產品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單一產品不同生產階段的專業化是聯結同一工業區的中小企業的紐帶。我們主要談論那些具有中、小型規模的家庭企業。中J、企業實現最低技術效率標準,主要依靠將生產過程分割為一系列漸進的過程,它構成了企業間商業和生產內在聯系的網絡。每個中小企業負責一個階段,它使工業區內企業彼此依賴的規模經濟得以實現。
工業區概念的重要性存在于其內在的約束本質。例如,它將意大利企業的發展與地區的社會及文化特色相結合的能力,充分表明了這一點。特定的工業制品的發展是長期
手工和技術工作過程的結果。那些通過問接地使用機械或直接投入工作而獲取技術,并主宰工業區的高素質工人的存在,是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對工業化過程具有促進作用的因素,還包括管理者資源的存在,勞動力供給,潛在的機會,及具有健全組織機構、文化和人們的結構良好的社會。
2.支持中小企業方式及其它途徑。
2.1機構框架:意大利許多支持中小企業的方式著眼于鼓勵意大利海外投資和指導在意大利的外國投資,特別是對南部最不發達地區有益的投資。大部分的方式是針對中小企業。這里很難對此進行深入而詳盡的描述。我會簡明扼要地指出他們的主要地區和特點。在北京的意大利使館經濟和商務處,顯然可以對這類查詢提供史詳盡的資料。這些法律文件包括刺激購買或租賃新機器設備、發展年輕化管理、促進國家不發達地區的生產活動、技術革新和科學研究。部分方式從財政與稅務角度,支持包括制造業、電訊、電子服務等領域的中小企業。同時還特別鼓勵旅游和貿易。
為促進意大利中小企業的外向經濟計劃,我們采取了更多的措施。意大利許多政府機構都致力于這一目標。他們的支持包括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范圍從鼓勵出口到支持最高級的金融和信貸計劃,主要看眼于鼓勵海外投資和對外國市場提供咨詢與導向服務。其他有關的方式,其性質史為全面,是積極促進國際關系和緊跟國際金融機構的活動、為海外工業活動的發展不斷監督國際法律和實施環境。意大利外交部即致力于此,并對意大利中小企業提供非金融性的幫助。意大利外交部受命作為主要政府機構指導各省的企業外向計劃的發展。它與意大利外貿部緊密協調,政府已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執委會(關于經濟導向的永久性的執委會,它下屬于由首相和外交、貿易、金融、工業和農業政策部部長們組成的辦公室)。
2.2相關代理處和他們在中國的業務
有相當數量的代理處致力于上述計劃的實施,每個代理處有自己的特殊作用、意大利貿易委員會(簡稱IEC)及其在海外的網絡為企業提供廣泛服務(信息、援助、貿促、工業合作、培訓),SIMEST購買意大利海外投資公司的普通股(達到25%)至少8年,并提供最高限度達25%的信貸給他們。到目前為止,已購買了24個意大利投資公司在中國的普通股,總計超過1,500萬美元,同時評估在更多的商業投資中承擔風險的可能性。SACE意大利ECA(出口信貸代理處)也通過非意大利銀行和金融機構為意大利公司提供貿易與投資保障。(到1999年上半年,在中國的金融投資價值超過l,700萬美元。
MEDIOCREDITOCENTRALE(中小企業政策發展銀行,致力于中小企業的再資本化,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的范圍包括資金貿易交易、可行性研究金融計劃、法律和財政咨詢、與SIMEST進行合作的金融平街、項目金融基金和融資、公司財政,同時通過地方銀行幫助進行小規模海外投資。MEDIoCREDITO也對歐盟援助基金項目進行融資。
意大利外交部和MEDlOCREDITO CENTRALE在履行第49號法律文件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促進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與合作,特別是通過履行第7條款及給予意大利海外投貴企業以非常優惠的借貸率,大約相當于他們在海外投資普通股的70%,提供接收國的企業不少于25%股份。這個重要的法律文件事實上對促進意大利在中國的投資相當有利(SIMEST除外),因為他是直接影響了超過20個合資企業的價值約為40 00萬美元的資金,涉及接收國的紡織、機械、制藥、食品和工業部門。依據第49號法律文件,一批涉及環境、健康、社會部門的項目也在得到資助,總額超過25,600萬美元,它們使雙方的中小企業獲益。
ll,300萬美元的混合信貸方式也在中意之間實施。它旨在方便從意大利的中小企業供應中國中小企業機器和設備。每個項目價值2,700萬美元,這是近期受兩個意大利及兩個中國銀行資助, 由意大利外交部和中國財政部執行的。它已執行了50%,涉及的領域是電子、醫藥、機械、皮革制品、紡織、農工業、建材、電訊和環境業。
還有一個更有趣的途徑,它著眼于為意大利中小企業在商業和海外投資機會方面提供信息,被稱為“內部機構協調系統”。大使館和貿易委員會不斷對企業和海外合作項目提供系統信息。其它法令和措施主要在食品、旅館、旅游區域鼓勵出口、發展意大利商會的海外業務和企業集團。不言自明,意大利在中國的網絡(大使館、在上海和山東的總領事館、在北京、山東、南京和成都的意大利貿易委員會),主要致力于為意大利中小企業服務,并常常與意大利在中國的商會協作行動,提供大公司在通常情況下難于得到的支持。
2.3擴大意大利的外商投資
我不能不提到意大利政府正日益關注如何推動外資進入意大利的問題.1999年,
意大利成立了專門的機構:“發展意大利”和“投資在意大利”, 目的是為國外投資者提供投資商業機會的信息和數據。從去年以來,我們注意到中國在這一方面的興趣在不斷增加。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又一佐證。(我們使館可以提供上述支持機構的具體信息。
2.4政府的多邊倡議
最后,我希望宣布意大利政府與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將于6月13日至15日在波倫亞聯合舉辦題為“在全球經濟中增強中J、企業的競爭力:戰略和對策”的會議。波倫亞會議參加者主要為主管中小企業的部長們和工業大臣們。在這個會議舉行前,同樣由意大利政府發出邀請,在波倫亞還要召開一個工商研討會和經合組織關于中J、企業工作委員合的第十四屆會議。這次部長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在政策制定者、商業團體、國內與國際組織和機構之間進行一次高層次的對話,意在為中小企業尋求如何在發展他們的本地業務的同時,在全球經濟與高科技發展的環境中找到獲益的方法。意大利在此框架下已遞交了一份倡議:即在將來建立一個中小企業的國際網絡,在最初的5年內由意大利政府資助,由經合組織主辦。中小企業國際網絡應該為不同層次的中小企業提供一個框架,
并在一些具體項目和倡議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從而加速信息傳播、實現伙伴合作和提供相應服務的過程。波倫亞會議還要為加強經合組織成員國和非成員國(比如象中國)個J、企業的伙伴關系鋪平道路。會議成果將被概括成一份政策文件名為“波倫亞憲章”,作為部長宣言,陳述如何推進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和在全球一體化的環境中使所有國家都受益。國家經貿委的盛華仁主任已接受邀請,將代表中國方面出席會議。意大利于l 998年在那不勒斯曾召開過關于中小企業的國際會議。1999年在巴利還召開了亞歐會議框架下的主題為工業區域的國際會議。
3.意大利在中國的經濟活動
據中國官方統計,從l 979年至1999年間,共有1353個意方投資項目在中國獲得批準,總計有協議投資23。3億美元和實際投資l 7。4億美元.協議投資和實際投資的比例為74.7%,這個數字是歐盟國家中最高的,與日本的比例相當。另據中國國家工商管理局的統計,共有600多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國正常營業。意大利駐華使館也有這方面的調查,我們一直將它們的數據通報中國的國家經貿部。按照我們自己的資料,在297家意大利投資公司中(總投資額為l 0億美元稍多一點),72.4%是合資的,只有27.6%是外商獨資的。在合資公司中,54%是由中方控股,27%是由意方資本占大股,而其余的18%選擇了股權分攤的形式。意大利投資者仍然傾向于在沿海地區投資(78.4%),在中西部地區的
投資只占21.6%。有意思的是,江蘇是占據投資額31%的首位大省,上海居第二位,有l 3.6%,開接下來的是浙江(11.46%),北京(8.6%),意方投資有31%主要集中于紡織和時裝行業,機械制造業占10.7%。除了意商投資公司以外,我們在中國還有270多家長駐代表機構。
至于意大利在中國投資的詳細情況,一份截止日期為l 998年底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型公司的個數占了32%,在資金總額上占75%,中小型企業在數目上占了20%,在資金上只占8%,其余32%的意大利公司是通過它們在國外的分支機構(其中一部分是通過香港),在中國進行投資,它們所占的資金額為15%。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概括得出,雖然一些意大利中小企業可能通過他們的駐外分支機構進行對華投資,但意大利對中國投資的大部分是由大集團進行的。這一方面表示中小企業對華投資的潛力有待開發,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它們在面對變化中的中國市場的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時相對的不足和虛弱。
4.挑戰和前景
從以上數據來看,從一般情況來說,意大利中小企業在對華投資上仍有許多問題和困難,盡管政府有大量的支持性舉措,這我在前面第二部分已經談到了。在意大利中小企業對華投資問題上一個主要障礙是缺少及時、足夠具體的和可靠的關于商業機會的信息,這比金融、信用的實際可利用程度的問題更為突出。令管中意雙方都有迫切需要,盡管意大利中小企業模式對中國有著重大的借鑒意義,但是文化上的差異和辦事方式上的不同有時妨礙了雙方的溝通和理解。開有,相當一部分意大利中小企業還有待認識到這一點:他們不可能僅僅通過商業的方式在中國一夜之間開展業務。他們需要認識到與中方建立聯合企業的好處、提出統一的、結構性好的合作倡議,應考慮到售后服務,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上的連貴性。鑒于投資與貿易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意方在向中國出口商品上的良性斥資,由意大利政府提出的一整套特定的支持手段應該得到中方更高的評價和積極的配合,中方應該提供相應的合適措施和投資條件,以此未推動意大利中小企業進一步的高質量的投資。我們的投資數字表明,意大利的大型企業的對華投資的潛力已有了相當高的起點,至少說,如果中國加入關貿中協定的積極效應能夠實現的話。與此相反、意大利的中小企業遠遠滯后,為了促使他們能趕上去,我們希望中國能提供適當的外商投資環境,比如:
口在中國市場上直接從事其產品的分配和貿易的可能性:這將提高意商對在華投資帶來的利益的認識,而不是僅看到關稅的減讓。
加大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立法和實施的力度:這是阻止意大利中小企業對華投資的一個相當大的因素。不幸的是,這一點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還少有認同。中小企業是最易受傷害,得到保障最少的投奔者,所以我們的駐京使館一直致力與此。我國政府與中國經貿部在雙方合辦的經貿委員舍下設立了一個與主任平級的機構來討論并處理這個問題。此機構有來自SAIC商標局和SIP0的官員參加。
口增加招標過程和公共采辦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去年8月份公布的關于招標程序的新法令是一個令人鼓舞的進展。在這里要重申的是,中小企業是最為薄弱的,外交手段并不一直有效,而又有時會起反作用。
加強信息流通和進一步密切雙方公司的聯系。比如,如果對中方公司加入外國商會的限制有所放松的話,這對雙方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將使外國商會成為實際意義上的論壇(對我們來說,就是中意商會),在這兒中意雙方的中小企業能夠結合在一起,直接交流商業機會,而不需要依賴中間媒介。
口給外國公司公平的競爭機會.外商投資者史希望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與國內、國外同行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競爭,無論是機會還是限制,而不希望依賴于一些在經營范圍和地域實施上都有限制的刺激性措施,比如象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等。我認為,那些優惠措施歸根結底是與wTo的原則不符的。
口在中國有合適的投資對方:許多意大利中小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接觸的是國有企業、大公司和國家機構。事實上,恰恰相反,他們需要與之對話的是規模與其相當的地方中小企業。中國的這些企業應該被允許更快地發展,應該在利用信用和金融市場方
面獲得史大的自由。
以上只是有選擇地談了幾個方面,大部分包括在目前歐盟與中國正在談判的“wTo采購清單’”中。現在還不到進行全面評論的時候。但是我相信關貿總協定的實施將為意大利中小企業的對華投資提供史多的機會,并且將進一
步解放充滿活力的資源,為這個國家的近一步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意大利的中小企業一般都具有相當大的高科技含量和巨大約尚未開發的洛力。在這里,意大利中小企業大有用武之地。
【意大利中小企業及中意合作】相關文章:
法國、意大利中小企業發展與扶持措施考察08-07
法國、意大利中小企業發展與扶持措施考察08-07
意大利之旅作文08-03
歐洲意大利之行作文03-08
《意大利的愛國少年》教案05-17
歐盟及成員國鼓勵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和擴大中小企業的歐洲與國際合作08-06
意大利留學申請書06-01
意大利仲裁協會仲裁規則08-15
中小企業的CRM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