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上公證系統即將啟用
信用安全度全面降低,是困擾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問題。從今年6月起,通過電子商務在網絡上做生意的企業,將不用再為各自的信用發愁了。近日有關方面透露,屆時一項由司法部網絡公證研究課題組主持,耗資百萬元的網上公證系統將首次正式啟用。據悉,網上公證作為電子商務中的“第三者”,將有望從制度上解決網絡交易中的這一瓶頸問題。
一個人在網上做買賣,不知道他到底在和誰談生意,更難知道對方現實中的真實身份。雙方對對方是否會信守承諾心里都沒底。如果一方違約,另一方又能怎么辦?這就是業內人士所說的網絡交易中的“交易對象盲目性”和“交易信息虛擬性”。
專業人士分析說,交易對象的盲目性和交易信息的虛擬性,是電子商務的新特點。這一新特點造成了網絡交易信用和安全度的全面降低,使電子商務從發展之初就陷入了泥潭。“安全與信用”是直接導致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依托網絡技術的“電子商務”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擴展,改變了傳統商務的運行環境和模式,迅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年來,國內網絡上的電子商務戰硝煙彌漫。IT精英們曾信誓旦旦,以為電子商務必能給高風險投入的投資者們帶來可觀的回報。事實是,一些風云一時的業界精英,因不能滿足投資者希望得到的高額回報而被炒了“魷魚”。
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而言,IT業提出“技術解決一切”的口號,側重于提升網絡運行品質,更多關注黑客攻擊、病毒防范等方面。
法律界人士以為,IT界的做法其實走入了一個誤區,解決問題的關鍵要靠建立網上交易制度。因為電子商務除了交易手段有所創新之外,本質上還是商務活動,必須遵守傳統的交易規則,受現行法律的約束。
從2000年起,在南京成立的司法部網絡公證研究課題組歷時兩年,提出了系統解決電子商務信用與安全的全套方案。其核心內容包括“網上身份審核確認”、“網上數據備份保全”和“電子提存”三項服務。
據參與此項課題研究的南京市第三公證處主任張曉麗介紹,網上公證系統啟用后,在網上做生意各方的身份及交易全程資料均都有了備份。網上公證就成了交易各方的“第三者”。一旦網上交易發生糾紛,網上公證可為各方提供證據。依據現行法律,公證文書作為證據,在法院打官司中是無須質證的證據。在政府部門,公證文書則是認定事實的證明。這就意味著網上公證文書具有極高的證據效力,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網上交易的信用與安全問題。
網上公證收費極低。網上交易的任何一方,在向生意伙伴發出電子郵件的同時也就傳給了網上公證處一份。網上公證初步確定按點擊次數收費,點擊一次收費一元。相比書面公證按生意雙方標的額收費的標準要低得多。
另據透露,網上公證系統的啟用,標志著我國在網上公證領域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國外尚無此項系統。這意味著我國今后在WTO的談判中,就網絡公證領域而言,有望成為規則的制定者,而不再只是別人立規矩,我們接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國內企業與國外公司在網絡上做生意。
【網上公證系統即將啟用】相關文章:
網上練習和測試系統的開發08-17
開題報告范文2(網上考試系統)08-11
鄉鎮福利院啟用儀式賀詞08-15
中國網上購物系統可行性研究報告08-12
陽店鎮教育辦公室網上辦公系統研發成功08-17
即將期末作文12-10
即將畢業的作文03-09
即將畢業作文08-24
網上呼救08-15
網上的愛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