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虛擬企業的協調管理
一、虛擬企業的產生及其特點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世界經濟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根據自己生產、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對產品的品種與規格、花色式樣等提出了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要求,企業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為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應能力。為此,現代企業向組織結構簡單化、扁平化方向發展,于是就產生了能將知識、技術、資金、原材料、市場和管理等資源聯合起來的虛擬企業。
1991年,美國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為國會提交了一份題為(21世紀制造企業戰略)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富有創造性地提出了虛擬企業的構想,即在企業之間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動態聯盟,以便能夠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的制造資源,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1992年,William Davidow和MichaelS.Malone給出了虛擬企業的定義:“虛擬企業是由一些獨立的廠商、顧客、甚至同行的競爭對手,通過信息技術聯成臨時的網絡組織,以達到共享技術、分攤費用以及滿足市場需求的目的.虛擬企業沒有中央辦公室,也沒有正式的組織圖,更不像傳統組織那樣具有多層次的組織結構。”由此可見,虛擬企業是由幾個有共同目標和合作協議的企業組成,成員之間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競爭對手。這就改變了過去企業之間完全你死我活的輸贏(Win—Los)關系,而形成一種共贏(Win—Win)的關系。虛擬企業集合各成員的核心能力和資源,在管理、技術、資源等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通過分享市場機會和顧客,實現共贏的目的。虛擬企業是工業經濟時代的全球化協作生產的延續,是信息時代的企業組織創新形式。目前人們對它的認識仍然處在不斷探索的階段,在相關文獻中有虛擬企業、虛擬公司、虛擬團隊、虛擬組織等稱謂。不過總的說來,虛擬企業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合作型競爭。虛擬企業運建立在共同目標上的合作型競爭,在數字化信息時代,合作比競爭更加重要。虛擬企業—般由一個核心企業和幾個成員企業組成,在推出新產品時能以信息網絡為依托,選用不同企業的資源,把具有不同優勢的企業組合成單一的靠信息技術聯系起來的動態聯盟,共同對付市場的挑戰,聯合參與國際競爭。虛擬企業以網絡技術為依托,跨越空間的界限,在全球范圍內的許多備選組織中精選出合作伙伴,可以保證合作各方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有效合作。虛擬企業是建立在共同目標上的聯盟,它隨著市場和產品的變化而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在項目完成后聯盟便可以解散。
2.動態性。虛擬企業能動態地集合和利用資源,從而保持技術領先。它快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各成員企業以及各個環節的員工都能參與技術創新的研究和實施工作,從而維持技術領先地位。虛擬企業不僅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更重視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背后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傳統的組織常常為大量顧客提供同一產品,而忽視了同一產品對不同顧客在價值上的差異,虛擬企業則能從顧客的這種差異入手,綜合所有參與者給顧客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虛擬企業能夠按照產品新觀念和靈敏性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和利用經濟上可承受、已有或已開發的技術與方法,同時十分重視高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保證了技術的領先性。
3.組織扁平化。扁平化的網絡組織能對市場環境變化做出快速反應。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將極大地改變企業內部信息的溝通方式和中間管理層的作用,虛擬企業通過社會化協作和契約關系,使得企業的管理組織扁平化、信息化,削減了中間層次,使決策層貼近執行層。企業的組織結構是“橄欖型”或“啞鈴型”,組織的構成單位就從職能部門轉化成以任務為導向、充分發揮個人能動性和多方面才能的過程小組,使企業的所有目標都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團隊來完成。組織的邊界不斷被擴大,在建立起組織要素與外部環境要素互動關系的基礎上,向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企業能隨時把握企業戰略調整和產品方向轉移、組織內部和外部團隊的重新構成,以戰略為中心建立網絡組織,通盤考慮顧客滿意和自身競爭力的需要,不斷進行動態演化,以對環境變化做出快速響應。
4.學習型組織。虛擬企業競爭的核心是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提倡“無為而治”的有機管理,突破了傳統的層次組織。虛擬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往往處在十分復雜的動態變化中,企業經營者必須不斷地根據環境的變化而做適應性的調整。所以虛擬企業的經營過程是企業管理者和員工互動式教育過程,因此人力資源不僅要從學校里產生,而且要從企業中產生。企業要建立一種適應動態變化的學習能力。虛擬企業的學習過程不僅僅局限在避免組織犯錯誤或者是避免組織脫離既定的目標和規范,而是鼓勵打破常規的探索性的試驗,是一種允許出現錯誤的復雜的組織學習過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反饋機制,是一個循環的學習過程。
二、虛擬企業中的協調管理
虛擬企業是戰略與結構的有機結合,突出的是技術聯盟,要求各個企業有核心技術的存在、企業優勢有互補性。而且由于虛擬企業是各成員企業就某一項目的完成為目標而結合起來的臨時性聯盟,管理過程中的協調問題更加復雜和多樣化,因此需要更靈活的協調管理機制。
1.虛擬企業的知識管理與協調。知識管理是指通過改變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建立起知識共享與創新的企業內部環境,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知識管理強調對人力資源和知識的開發與利用,通過全員參與的以知識的積累、生產、獲取、共享和利用為核心的企業戰略,促進人力資源、信息、知識和經營過程的緊密結合。虛擬企業的知識管理對協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知識管理就是要促進企業內部、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它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結起來,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達到知識的共享,運用群體的智慧進行創新,以贏得競爭優勢。
2.虛擬企業的跨文化管理與協調。虛擬企業的管理經常面臨著由于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甚至沖突,一般的企業是基于統一的文化管理,而且存在一個固定形式的組織內部,虛擬企業的組織形式無法實施單一的文化管理,臨時性的合作又不可能有時間來培育十分完善的組織文化,構建虛擬企業、保持和培育成員企業的核心能力以及對核心能力的載體——人才的培養、激勵和發展,都要求虛擬企業要實行跨文化的協調管理。虛擬企業的文化管理具有以下特點:①強調團隊文化。虛擬企業實際是一個以完成項目為目的的團隊,合作是參與各方共同的義務,因而要求形成目標一致的團隊文化。團隊文化不是以犧牲合作伙伴的利益來服從整體目標,而是應用并行工程技術系統地考慮局部目標與整體目標的關系,并在項目實施中通過隨時協調、溝通達到局部目標與整體目標的一致。因此,在選擇伙伴時,要利用網絡中足夠的信息。選擇信譽好、擁有核心技術、具有良好合作意愿的成員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溝通信息、加強協調,促進團隊文化的形成。②建立信任關系。虛擬企業必須建立起—個良好的需求信息網絡和合作伙伴關系網,使各成員企業能充分、及時地進行信息溝通,從而準確理解與把握相互的需要,建立信任關系,這是虛
擬企業協調管理的基礎和前提。由于各成員企業來自不同的組織,有著不同的背景,在合作過程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習慣性的防衛心理和行為,在虛擬企業中形成障礙。所以,必須通過充分的溝通與尊重,建立起信任關系。
3.建立新型的管理體制。虛擬企業需要魅力型領導、中層教練和知識型員工。虛擬企業要求領導在判斷力和能力上有絕對的自信,善于創建組織的共同未來遠景,并能清楚地向下屬闡明目標與要求,鼓勵下屬為達到目標而努力;中層管理人員在虛擬企業中由考評、監督者的角色轉變為教練的角色,為其所領導的小組順利開展工作提供建議、協助、鼓舞和激勵;企業的所有員工應具有更多的知識和更強的適應能力。在虛擬企業管理過程中,對員工的激勵必須建立在團隊產出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激勵框架要有對團隊內部協調性的刺激,以使員工更加努力工作。
4.虛擬企業各成員企業的自覺協調。虛擬企業的管理過程的目標就是通過各個成員企業的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使成員企業的核心技術實現良好的配合,從而完成合作項目。協調是在自覺、自愿、自主的條件之下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間的合作。為了處理好虛擬企業中內部組織關系、各成員企業間的關系、成員企業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以及虛擬企業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就必須研究分析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素,例如共同的目標、利益、價值追求、親密的人際關系等。在管理過程中,各成員企業自覺地在協調相互需要的范圍和程度上大體保持一致。虛擬企業應注重建立績效評估體系。由于虛擬企業的成功必須依賴各成員企業的業績,因此,選擇合適和可以信賴的合作伙伴是非常關鍵的協調管理工作。如果合作伙伴不能按時完成它應該完成的業務,就會影響虛擬企業目標的成功實現。同時,要培養和保持“共贏”的虛擬企業經營理念。各成員企業都應主動地分析市場的需求及其變化,運用多個伙伴企業的能力,為用戶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在虛擬企業中要培養和保持共享市場、新產品及人才用戶的合作理念。
【虛擬企業的協調管理】相關文章:
虛擬企業08-05
虛擬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目標08-05
虛擬企業與虛擬管理的產生和發展08-05
試論虛擬企業08-05
什么是虛擬企業08-05
虛擬企業的公司治理探究08-05
虛擬企業:21世紀企業管理新模式08-05
虛擬企業步入快速發展時期08-05
虛擬企業——網絡時代的驕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