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走向分析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下滑,不少網站經營困難,甚至倒閉或關門了事,還在運營的網站有許多也是日子難過,甚至“苦不堪言”。因此,不少媒體和專業人士做出了中國乃至全球電子商務處于低谷、走向衰退或者干脆從此一蹶不振的判斷。甚至有人說:“未見周圍的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有多大進展,但也都活得好好的,沒聽說哪個企業因為沒搞電子商務死掉了,倒是那些所謂的電子商務公司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哀鴻遍野。”難道電子商務真的走到窮途末路了嗎?但我們仍會聽到另一方面的聲音。在2002年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上,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石廣生指出,基于互連網絡的電子商務正積極探索,蓬勃發展,將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那么,電子商務將走向何方呢?一下就從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應用技術、地理區域和市場規模等四個方面對電子商務的走向加以分析。1、電子商務經營模式走向
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社會分工就在不斷地進行著。一個方面,社會分工分離出了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工業、服務業等的行業;另一個方面,每個行業也在不停地進行著分工的細化,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子行業,如林業、牧業、漁業、采掘業、制造業、自來水、電力、煤氣、建造業等等。在電子商務領域,分工也在不斷地進行著,ISP、ICP、網絡運營商、物流服務商等不斷分化出來,各項服務之間的界面逐漸明確、各個環節之間的界限逐漸清晰,企業也逐漸找到了自己在電子商務中的定位。電子商務先驅Amazon在經歷了數年的摸索后,也終于接受了它由網上零售業巨頭向為傳統零售業巨頭提供后勤服務、消費者服務以及相關技術支持的互聯網企業轉變的事實,并終于艱難地踏上了盈利之路。
隨著電子商務的細化分工以及企業、政府、客戶等定位的明確,經營模式越來越多樣化。
首先,B2B、B2C電子商務正在逐步走向正軌。眾所周知,過去企業一直以提高產品的銷售額為中心,通過多渠道、大規模的促銷和具吸引力的產品價位來爭取客戶,以獲取市場份額。但今天,因為科技和網絡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各企業已再通過產品本身、銷售渠道和促銷手段獲取高額利潤時,客戶的選擇權便在無形中被無限擴大了,市場已轉變為全面的買方市場。企業要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就必須在經營上以“客戶”為中心,在客戶服務、成本控制、信息溝通及產品和服務的便利性上下功夫,力爭在新時期的客戶資源競爭中先人一步,從而為日后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各企業如何成功地利用電子貿易服務從傳統的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即以推銷自己產品為中心的模式,向現代營銷理論所強調的4C(客戶、成本、便利、溝通),即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轉型,已成為企業在未來競爭中成敗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經營已經不再固守原有的模式,各個企業紛紛開展起B2B或B2C電子商務,并拓展了原有的B2B和B2C的概念,產生了新的B2B和B2C應用(如eCRM,供應鏈管理和前沿辦公自動化等)。通過應用電子商務,企業在降低營銷成本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GE公司在使用在線系統采購后的第一年就收到了可觀的效益,每1億美元的進貨就節約成本500萬至1000萬美元,Cisco和Microsoft目前有一半以上的營業額都是通過在線系統銷售實現的。
隨著政企職能的逐漸分開,政府部門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客戶群。認識到這一點后,企業已經開始制定專門針對政府部門的銷售策略,并且逐步開展了B2G電子商務。隨著電子政務的開展,勢必出現其他的與政府相關的電子商務模式,如G2B、G2C等。
隨著企業經營理念的改變,企業在進行自身管理的同時,為降低成本、保證質量,除了對用戶進行管理以外,還要進行上游供應商的控制,甚至是上上游供應商的控制,這樣就有了出現B2B2C和B2B2B電子商務的可能。目前B2B2C電子商務已經初現雛形!皶摇焙汀癎iantmark大都會B2B2C網路商城”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性的實踐,海爾已經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
C2B電子商務是一種消費者采取主動的電子商務模式。Mercata和國內的CoolBid等采用消費者集體議價的方式,把各地有同樣需求的消費者集中起來統一和廠家砍價。Priceline更是由傳統的商家出價看哪個消費者肯買改為消費者出價看哪個商家肯賣。
另外,現在C2C的電子商務模式也已經開始出現。Ebay和易趣商城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不管是什么模式,能盈利就是好模式,F在我們有B2B、B2C、B2G、C2B、C2C、B2B2C等等,模式多樣化已經初現端倪。不難想象,在不遠的將來,各種企業一定會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出適合自己的電子商務模式,到時候就會出現各種電子商務模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2、電子商務應用技術走向分析
在電子商務應用技術發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走向:
第一各走向是應用向練內功方面轉變。經過了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尤其是2000年和2001年兩年的沉淀,企業在電子商務實施方面已經有熱浮躁轉變為冷思考。人們曾經以為“電子商務會擠垮傳統產業”,然而卻是電子商務公司紛紛倒閉,并為實現盈利而苦苦掙扎,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顯然這不是電子商務這種商業性時的原因!按蜩F先要自身強”,沒有扎實的基礎就很難有成功的電子商務。所以,企業已經從取外勢向練內功轉變。
現在,企業已經逐漸認識到投資需要回報、經商就要掙錢這一最基本的經濟觀念不能動搖,他們不再在乎自己的電子商務系統功能如何全、規模如何大,轉而去關心電子商務系統是否確實為自己帶來相應的利潤、是否符合自己的企業發展模式,很多企業已經開始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設,他們紛紛整合自己的營銷系統、重組自己的商業流程并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很快,許多知名的傳統企業在醒臥觀陣后,便發現了互聯網的商業價值和電子商務的美好前景,更看到了自身在資產、品牌、市場、物流配送、維修等方面的諸多優勢,海爾、三九等一批傳統企業很快殺上了電子商務的主戰場。
第二個走向是交易向移動轉變。隨著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希望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希望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交易。移動計算與普遍計算融合了數字、無線通信已成為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隨著移動通信的高速發展,派生出的各類移動多媒體信息終端產品,以及各種手持式個人信息終端產品,已將移動計算與數字通信結合在一起。
隨著寬帶、高速網絡的建設,以及無線通信的快速發展,網絡功能將進一步增強,支持的多媒體信息服務業務必將隨之拓展。目前,移動互聯網和無線局域網變得日益重要,其發展十分迅猛。數字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結合,計算機與通信的融合,以及計算機國際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的融合發展,正推動著全球移動無線互聯網及其應用的高速發展。移動電話和互聯網是當今信息業發展的兩個熱點,這兩者的融合就產生了新的增長點,即移動無線互聯網。
移動通
信以超乎尋常的發展速度和能夠實現隨時、隨地通信的特點,成了信息通信領域的佼佼者,F在,全球移動通信用戶數每20個月就翻一番,每天平均增加25萬新用戶,現在全球用戶總數已超過7億。盡快克服無線通信在帶寬和速率方面與固定通信的差距,適應日益增大的數據業務需求,贏得更大市場份額,已成為移動通信企業面向新世紀確定發展戰略的重點。據IDC預測,到2002年年底,無線互聯網用戶將超過有線互聯網用戶的容量,而富有遠見的企業已經開始轉向無線電子商務。
通過建設無線電子商務將業務流程轉換到Web界面(潛在的移動電子商務),企業將得益于額外成本收益。除了降低了整體開發費用外,普通的Web框架和無線應用通過通信渠道為方便快捷的服務提供了一個平臺,這是商家追求良好品牌和提高客戶滿意度的殺手锏。
對于內容提供商和運營商來說,現在移動互聯網的內容還是基于固定互聯網發展的,但最終成功的移動互聯的內容和服務應該是便攜的,個性化的,及時的,與位置有關的。下一代移動通信的服務更應該是一體化的,端到端的。例如,商務旅行者與專業服務供應商簽約后就可以享受各大主要飯店接入互聯網、接入企業內部網的服務。而有些供應商可以提供網絡診斷服務,讓客戶在遠離辦公室時可以快捷地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和文檔。在移動商務時代,運營商現有的固定互聯網的業務知識是不夠的,他們需要的是全面集成的移動互聯網解決方案。
諾基亞與福建移動在GSM網絡上試運作了創新的mCatch定位系統。這類運行在中國還是首例。通過新型基于位置的服務,手機用戶可以享受旅游信息,天氣預報,交通信息,飯店信息,地區廣告,購物,電影票預訂等等服務。
近日,專注于大型金融機構和移動電話運營商服務的724 Solution公司在中國發布了其移動商務發展策略。724 Solution公司一直處于移動交易的中心,成功開發出了第一套可靠移動交易套件平臺和相關的應用程序。當2.5G和3G開始出現的時候,724 Solution公司就抓住機會向移動網絡運營市場提供有效的移動交易方案。通過使用各種不同的網絡技術及有線無線網絡設備,是金融機構和移動運營商可以為他們的用戶提供綜合理帳、數碼商品付款、自動化的客戶維護、移動訂票以及預付款項服務等各種服務。
第三個走向是購物向可視化轉變。人們在進行網上采購的同時,也在網絡商場中努力地尋找著與現實生活中的采購活動相同的感覺。隨著可視化技術的發展,這種想象將逐步變成事實。
在線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基于寬帶互聯網的應用技術,應用這項技術可以在網上發布圖像流、聲音流等動態信息,當寬帶允許時,這些信息流甚至可以是即時的。全景圖像技術可以能夠以360度的旋轉方式來查看一個場景的圖像,它是運用一種特殊的數碼攝影機將場景拍攝并存入電腦,再配以相應開發的瀏覽程序在互聯網上實現的。
第四個走向是系統向標準化轉變。在電子商務交易探索時期,每個國家甚至每個企業都可能在按照自己對電子商務的理解進行交易系統的實現,然而但電子商務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后,尤其是當這些國家和企業之間發生真正的交易后,他們之間就需要有一定的交易標準作保證。這里面,包括執行國際通用的SSL、SET標準,也包括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制定的參與交易的企業資信認證標準、產品認證標準、標準電子合同、電子簽名標準等。只有形成了一整套電子商務交易的標準體系,才能有效地保證電子商務安全、可靠、順暢地進行。
企業要進行商務,就要在不同商務平臺之間進行對話。要真正實現B2B商務,不僅涉及到企業間的數據交換,更要涉及到企業間業務流程的相互操作。買方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為了實現交易,就必須彼此溝通,通過利益均衡,定出一個折中的可行的標準接口流程。在互聯網時代,企業所面對的客戶和供應商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本地區、本國家內有限的幾個,而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數目可觀的一批。如果說原來企業間交易可以通過專門開發的接口,那么面對數量眾多的異構商務平臺,在實時性要求相當苛刻的現在,專用接口已經不能勝任,建立一個基于XML數據交換標準的、描述企業間商務流程交易的標準框架體系已經成為必需。這些標準不僅應該包括底層的數據交換標準,而且還要包括高層的面向流程的標準。
3、電子商務地理區域走向分析
在經歷了網絡泡沫之后,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會逐漸步入正軌,并且進入全球化發展階段。
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部分發展中地區,由于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完善,并且有多年的經驗積累,因此將會在一個較高層次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雖然由于有前兩年的挫折和教訓,不會產生迅猛發展,但是也正是因為有了前兩年的發展基礎,其發展速度仍會很快,并且會是持續穩定的發展。電子商務貿易范圍會以局部地區為基礎向外擴張,并在那些已經有了一定發展基礎的區域向全球化發展。隨著寬帶的普及,網絡社區、信息社會將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
大部分發展中的地區以及不發達的地區,由于他們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還不完善,為了趕上發達地區,他們會加大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電子商務也會迅速并穩步地發展起來。據調查顯示,許多經濟發達的地區,如廣東、天津和上海,其電子商務效益,反而低于不如它們發達的地區,如浙江、山東和遼寧。這些現象表面看來有些反常,但正說明了一條重要規律:越是不發達地區,市場越大,其電子商務的效益潛力越大。為了擴大市場,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電子商務一定會在傳統產業地區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首先,電子商務使溝通變得更加方便,各類信息的往來不再受到距離、地域、發達程度等因素的制約,這些地區的企業是最渴望拓寬自己產品銷路的,他們也最渴望與其他地區的企業進行合作,對互聯網的熱情也異常高漲,“信息”對于一些不發達的地區或傳統不景氣的企業來講正是一種希缺資源,這種希缺資源恰恰是能夠有效改變其現狀的關鍵,從而使其創造出能夠滿足各類需求的資源。正如我們都深知,貧困是因為封閉,開放才能發展,“電子商務”正是改變封閉狀況的捷徑,顯然越不發達的地區越需要它。
其次,我們都知道電子商務首先較傳統商務能夠較大程度上地節省交易成本。對于發達地區來講,買賣雙方的中間環節耗費,因為各環節本身具有的競爭而得到一定的控制;而不發達地區,中間環節普遍偏多,同時水平較低,所以耗費偏大。因此不發達地區由于引入電子商務,其節省交易成本的程度一定大于交易成本本身就較低的發達地區,即電子商務的效益就越高。據麥肯錫公司的研究表明,美國經濟的總體交易成本超過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在不發達經濟中,交易成本尤其偏高。這正表明了電子商務在節省成本這個意義上,對于不發達地區經濟的意義更大。
第三,由于有發達地區和發展中地區的前車之鑒,不發達地區會少走許多彎路。他們會直接采用先進的通訊設備和通用技術標準,并借鑒發達國家發展電子商務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是電子商務迅速發展起來。
互聯網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超越時
間、空間的限制,能夠有效地打破國家和地區之間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壁壘,對于促進每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經濟、技術與合作等的交流將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隨著越來越先進的信息技術進入全球商務市場,使用網絡處理各種商務將是一種必然的選擇。電子商務將間接刺激對外貿易,尤其是在減少繁文縟節方面將節省大量費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石廣生指出:“電子商務應用是對外經濟貿易在新世紀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實現我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我國國際出口帶寬的總量已經達到7597.5M,連接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這些都為我國電子商務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4、電子商務市場規模走向分析
隨著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主要國家的電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電信市場的全球化進程加快,目前主要發達國家的固定電話普及率已達到70%左右,而移動電話的普及率也達到了30%。完善的電信基礎設施為電子商務及整個新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美國著名信息市場研究公司國際數據公司日前預測,到2002年年底全球網民人數將超過6億,全球電子商務規模將超過1萬億美元。該公司的報告顯示,使用因特網的人群越來越多樣化,網民的身份已經超越了年齡、教育水平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報告發現,在2000年和2001年間,全球電子商務開支增長了68%,在2001年超過了6000億美元。相應地,西方國家對信息技術領域的投入也十分可觀。據統計,瑞士成為2001年在通訊和信息技術領域的人均投資額最高的國家為3242歐元,緊隨其后的才是人們習慣上認為的信息大國———美國為2822歐元,日本以2231歐元排名第六,其余歐盟國家的投入或多或少,但就總體而言,都非常重視在這一方面的投入。美國波士頓的AMR研究公司去年5月2日發布了一項有關在線銷售的大膽預測:到2004年,B2B銷售額將飛升至5.7萬億美元。
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向B2B和B2C電子商務,也促使市場對電子商務服務的需求大幅增長,特別是在移動電子商務領域,亞太地區的發展將先于美國。進行國際業務的服務供應商,將是未來網絡公司的成功運營模式,ASP(應用服務供應商)是最受矚目的服務之一,在亞太區幾乎每天都會有新ASP公司或現有企業推出新的ASP服務的消息,ASP市場的價值預計將在2004年超過25億美元。
隨著無線上網技術的普及,目前人們上網的方式也變得多樣化,在過去人們只能用臺式電腦上網,而現在可以用便攜電腦、掌上電腦、手機和網絡電視上網,這也是促使網絡加速普及和電子商務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5、結論
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企業電子商務的縱深拓展以及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第三代電子商務逐漸浮出水面,電子商務企業也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實時成為企業信息交流的共同特點,網絡成為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電子商務企業必然將走向世界,如何利用電子商務手段,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和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是所有企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真正可行的電子商務并不一定只是籠統的B2B、B2C、B2G等,而是那些真正將電子商務平臺的優勢和傳統企業相結合的聯盟合作關系。電子商務是一項全球性商務大變革,牽涉到國際貿易,客戶服務,產品推廣等方方面面的合作,需要一定的商務管理經驗和國際貿易經驗。通過重新審視企業在價值鏈中的位置,企業將創建、形成新的價值鏈,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電子商務終將會以統一的標準,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電子商務將會從局部擴大到區域并逐漸實現全球化。
【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走向分析】相關文章:
電子商務發展策略分析08-05
電子商務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08-05
自主發展:當代學校發展的走向08-13
青海“花兒”的發展走向08-19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形勢分析08-06
當前我國轉制學校成因分析08-11
當前我國轉制學校成因分析08-17
O2O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分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