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方鋼鐵在線論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東方鋼鐵在線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鋼鐵行業作為重工業和基礎原材料工業,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穩定運行。中國鋼鐵產業如何可持續發展,如何由鋼鐵大國發展成為鋼鐵強國,對我國國民經濟穩定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鋼鐵行業;發展;創新
一、引言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而澳洲及巴西則是全球主要的鐵礦石出產國,兩國控制著我國鋼鐵的生產命脈。其實,我國同樣也把對方的命運抓在手上,但是每次鐵礦石談判,我國都是任人宰割,特別是2011年,我國鋼鐵企業則完全放棄了對鐵礦石價格的談判。這是因為在供需雙方的議價能力上,規模只是提高議價能力的要素之一,產業集中度、替代品、縱向整合能力等要素綜合決定了雙方的議價能力,而我國大部分鋼企近年都把發展的重心放在鋼鐵產能的橫向擴張上,而較少投入資源在鋼鐵產業價值鏈來構筑競爭優勢,使得我國在最近幾年的鐵礦石談判中一直處于劣勢,并且導致鐵礦石等資源的價格一直上漲。鋼鐵行業存在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較低以及產能過剩等方面的問題將嚴重影響我國鋼鐵產業的健康發展和鋼鐵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國內學者對我國鋼鐵行業存在問題的研究
劉漢章(2002)詳細分析了我國鋼鐵行業和國外的差距,指出雖然我國的鋼鐵總產量很大,但我國鋼鐵行業的總體技術裝備和生產專業化程度都比較低,而產品耗能則非常高,因此我國鋼鐵行業的生產率和鋼鐵產品的品種、質量、附加值等都遠遠低于發達國家,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另外通過分析,他認為我國鋼鐵產業的集中度比較低。對于中國鋼鐵產業出現集中化較低,并且還在繼續下降的原因,李擁軍等(2006)給出了他們的解釋:由中國的市場化進程、市場區域劃分、鋼鐵產業發展周期、鋼鐵產品消費結構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
以上學者都是從定性角度來分析我國的鋼鐵行業,并沒用使用具體的模型方法來證實自己的觀點,對鋼鐵行業的分析顯得缺乏說服力,因此后面的許多學者為了增加對鋼鐵行業問題的解釋能力,使用了很多方法來論證他們的觀點。高鐵梅、孔憲麗等(2003、2004)利用時差相關分析、馬場方法等方法篩選了許多和鋼鐵行業相關的經濟指標,最終合成了反映我國鋼鐵行業的景氣指數,這是我國學者首次對國內行業增長率波動景氣指數進行的研究,為我國政府、鋼鐵行業等相關部門準確判斷當前和未來的鋼鐵行業發展方向提供了依據。徐康寧、韓劍(2006)通過對我國1992~2004年鋼鐵行業產業集中度(CR4和CR10)的變化分析得出中國確實存在逆集中化現象,作者還構建了一個反映產業空間集中度的指標,對全國各地區鋼鐵行業的主要產品離散性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到我國鋼鐵行業在地區間更加分散的結論。較低的集中度不僅影響鋼鐵行業的效率,而且還嚴重削弱了我國鋼鐵企業在獲得鐵礦石、能源等資源上的談判能力。
鋼鐵行業屬于資本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因此規模經濟是鋼鐵行業發揮產業效率和競爭力的主要因素,而許多學者對我國鋼鐵行業是否存在規模經濟的分析結果都不是很理想。焦國華等(2007)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法對我國主要的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規模效率和相對效率進行了具體的實證分析,得到企業的規模并不是企業經營效率的決定性因素,某些中小型鋼鐵企業也可以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率,不少大型鋼企的相對效率較低。作者還建立了一個分析鋼鐵企業規模和效率的模型,得到我國鋼鐵行業目前并不存在規模經濟的特征,這可能是由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較低導致的。杜春麗等(2009)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法對我國的寶鋼、唐鋼、鞍鋼和武鋼的規模和效益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也得到鋼企的規模效應在我國表現得并不明顯的結論。
針對我國鋼鐵行業較低的集中度和規模經濟效益不明顯的現象,政府出臺了很多產業政策,但是以上學者都認為國家的產業政策應該注意導向性,減少對微觀經濟層面的直接干預,相關部門應該將政策重點轉移到建立一個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上。但是,政府“扶大限小”的產業政策使得市場競爭機制很難發揮作用,因為這種政策使效率較低的大企業免于面對高效率中小企業的競爭壓力,而且會使鋼鐵企業更加注重擴大企業規模而不是企業效率,導致市場上存在大量效率低下的企業。郎瑩、王東杰(2009)認為,由于國內產業政策的調控和企業追求規模經濟的內在要求等因素的影響,最近幾年我國鋼鐵行業橫向并購的現象很多。如2005年的鞍鋼和本鋼合并、2006年唐鋼并購承鋼和宣鋼、2007武鋼并購昆鋼、2008年唐鋼和邯鋼并購、2009年鞍鋼和攀鋼并購等。這些企業的橫向并購將使我國鋼鐵產業的集中度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企業實現規模經濟。作者指出要提高并購的績效,并不能一味地由政府主導,而應該大大發展市場化并購,維護市場的有效競爭。
三、我國鋼鐵行業現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鋼鐵行業總體呈現恢復性增長的良好運行態勢。粗鋼產量突破6億噸,達到62665萬噸,比上年增加5309萬噸,增長9.26%;鋼材產量79627萬噸,增長14.68%。但同時也是我國鋼鐵行業極其困難的一年,產能過剩加上鋼鐵行業受到國外鐵礦石資源的約束,使得2010年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2.91%,遠低于全國工業企業6.2%的平均水平,成為全國工業行業中利潤率最低的行業,其中生產成本的大幅度上漲是造成鋼鐵企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
“十二五”期間,布局調整和產業升級將成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主旋律。鋼鐵行業間的兼并重組將提速。我國鋼鐵工業將會面臨三方面的挑戰:首先,國內經濟增速將有所降低;其次,生產要素成本呈逐步上升態勢。今后一個時期,勞動力、原燃料價格等將呈現上漲趨勢,必將擠壓鋼鐵行業的利潤空間;最后,資源環境約束將進一步趨緊。
也就是說,中國鋼鐵行業的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鋼鐵行業發展到今天,僅僅追求高的總產量的出路已經行不通了。雖然中國目前已經是一個鋼鐵大國了,但還遠遠談不上是一個鋼鐵強國。整體來說,中國鋼鐵企業出口的鋼鐵產品檔次、質量比較低,技術含量不高,利潤也比較低,缺乏競爭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整個鋼鐵行業的集體焦慮。中國鋼鐵業大而不強的狀況如果不能得到改變,無論是在國際鐵礦石談判中,還是在與國際同行的競爭中,都將處于不利地位。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漢章.加入WTO對中國鋼鐵企業的影響及策略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2.5.
[2]高鐵梅,孔憲麗,劉玉.中國鋼鐵工業景氣指數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3.11.
[3]徐康寧,韓劍.中國鋼鐵產業的集中度、布局與結構優化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6.2.
[4]李擁軍.中國鋼鐵產業為何出現逆集中化現象[J].經濟縱橫,2006.9.
[5]焦國華,江飛濤,陳舸.中國鋼鐵企業的相對效率與規模效率[J].中國工業經濟,2007.10.
[6]郎瑩,王東杰.國內鋼鐵行業橫向并購的形勢與動因分析[J].經濟縱橫,2009.2.
[7]杜春麗,成金華,鄒偉進.我國鋼鐵企業規模效益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9.2.
【東方鋼鐵在線論文】相關文章:
在線簡歷模板02-17
《“東方之珠”》說課稿01-09
東方明珠作文05-16
騰飛的東方巨龍作文06-10
個人簡歷在線范本08-31
在線學堂學習心得07-17
游東方明珠作文07-29
游“東方明珠”作文02-14
心醉東方明珠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