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經濟的反思
用風聲鶴唳來形容眼下的網絡經濟似乎并不為過。倒閉、裁員、購并、縮水……頻頻出現在媒體上的這些字眼真讓人心驚。由網絡泡沫破滅而引發的股市暴跌,已經從美國波及全球,短短一年多,全世界約有10萬億美元的市值化為烏有,幾乎相當于全球GDP總值的三分之一。由此帶來的消費者和企業信心降低、各項開支緊縮,又對實體經濟(相對虛擬經濟而言)產生直接傷害———美國經濟持續走軟,世界經濟也連帶著噴嚏不斷。筆者認為,對網絡經濟應該認真反思。過去人們的確高估了網絡,以為互聯網無所不能。現在看來,互聯網主要是一種手段,一種可以大大降低信息交換成本的手段,但它并不能改變一切。舉例來講,網上零售固然可以拉近銷售商和消費者的距離,但決定網上零售成功與否的關鍵是物流配送系統是否暢通高效,沒有后者作為支撐,那么網站做得再精妙也無濟于事。事實上,建立一個網站和建立一個配送系統的費用之比是1:10。對于生產企業而言,最重要的當然還是生產出來的東西是否高質量、是否合乎消費者需要。旅游業也面臨同樣問題,旅游網站可以給旅行者帶來方便,但人們對旅游質量高低的評價主要還是交通、食宿等方面的服務水準……諸如此類,都使我們深切感受到,互聯網確有局限性。在許多領域,物質的力量要遠遠大于網絡的力量。
但是,當互聯網從神壇跌落下來以后,投資者所受到的巨大創傷導致對網絡過度悲觀的聲音越來越響。人們對網絡的認識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筆者認為,這同樣是一種危險的聲音———就如同當初過分推崇網絡帶來巨大商機一樣。事實上,雖然單純的網絡公司眼下日子很難過,但善用網絡的其他企業卻能從中得到巨大好處。用互聯網減少庫存、降低采購成本、定制個性化產品、及時服務……所有這些,都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武器。以全球最大的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系統公司為例,該公司七成的訂單和七成的服務請求都是通過網絡處理的,這為它每年節約14億美元的開支,占其總銷售收入的7%!再比如,有人調查了易拉罐可口可樂的生產全過程,從采掘鋁礬土到最后消費者買回家,總共需要319天,而真正在流水線的生產時間僅僅3小時。大量的時間用于原材料和成品的運輸和儲存。如果用網絡技術來處理各道儲運環節,生產效率即可大大提高。可見,互聯網雖然只是一種工具,但卻是一種有著巨大潛能、能夠對傳統經營和組織方式產生革命性影響的工具。
當前,中國的網絡發展及利用水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對我們來講,遠不是悲觀失望、看不到前景的問題,而是如何利用網絡技術發展自己的問題。一分為二地認識網絡,拋棄一夕暴發的幻想,擺脫裹足不前的泥沼,網絡必能為我們帶來驚喜。
【網絡經濟的反思】相關文章:
Net Economy(網絡經濟)08-09
網絡經濟中的法律困境08-10
網絡經濟泡沫解析論文06-08
網絡經濟與邊際效用遞增10-30
網絡經濟的界定及其政策含義論文06-04
基于網絡經濟的柔性網絡營銷分析08-15
網絡經濟下的企業組織論文(通用6篇)06-08
論網絡經濟條件下會計信息的特征08-07
網絡經濟時代創新工商管理模式的優勢分析08-18
對教學反思的“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