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信企業信息化綜述
本文首先介紹了信息化的概念,并分析了電信企業信息化的特點,提出電信企業應該承擔社會信息化的基礎工作,并討論了電信企業信息化的內容。同時,文中還介紹了電信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并描繪了信息化的目標,也指出了信息化工作的難點。
1 概述
90年代以來,信息產業對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由信息化驅動的經濟結構調整,大大地提高了各種物質和能量資源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了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因此,各個國家都在致力于信息化產業的發展,努力迎接信息化浪潮,提高國家的競爭力。
所謂信息化,就是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活動各領域普遍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使社會各單位和全體公眾都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各種媒體如聲音、數據、圖像或影像等享用和相互傳遞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以提高各級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決策能力,提高各單位和個人的工作效率,促進社會生產力和現代化的發展,提高人民文化教育與生活質量,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因此,在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上,吳邦國副總理明確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大力推進國有企業信息化”的號召。國家也因此成立了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由朱總理親自掛帥,指導全國的信息化建設。預計在未來的五年內,將累計投資2000億用于信息化建設。經驗表明,信息產業在改造我國傳統產業方面投入產出比可達1:4以上,有些領域甚至超過1:20。
電信企業是信息產業的龍頭企業,“九五”期間,產品增加值已占GDP的4%,產業規模躍居各工業部門之首,拉動全國工業增長1.8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19%。電信企業的信息化進程對于國內社會的信息化進程具有重要的影響。
目前,國外的電信產業正處于一個比較大的調整期,國外的IT產業也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國內的電信企業正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通過信息化工作,深化內部改革,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從而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管理水平,為迎接下一輪的市場發展機遇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電信企業具有自己的行業特點,與制造業等其他行業的信息化不同。電信企業的生產是圍繞網絡建設、網絡服務展開的,其盈利模式是以為用戶提供通信服務而贏取利潤的,因此電信企業的信息化過程不僅包括企業自身的信息化改造,提高為用戶的服務水平,也承擔著為社會信息化做貢獻的社會基礎角色。
2 電信企業信息化概念
企業信息化實質上是將企業的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務處理、現金流動、客戶交互等業務過程數字化,通過各種信息系統網絡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資源,提供給各層次的人們洞悉、觀察各類動態業務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產要素組合優化的決策,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以便企業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電信企業的信息化包括企業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兩個方面。具體而言,電信企業信息化的對象分為如下的幾類:
·客戶的信息化。通過提供標準化信息組件,為似提供信息化環境。如通過GPRS網絡及標準化的客戶端軟件,就可以讓客戶在移動的環境中,也能夠上網,進行移動辦公、移動酣等活動。這也是社會信息化的一個重要表現,讓每個客戶都能夠信息化,整個社會也就信息化了。
·企業的信息化。采用各種信息化技術,對現有的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整合,使企業能夠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自身的反應速度,適應市場變化,保持在市場中較強的競爭力。如企業有了企業資源計劃(Ellp)系統后,就可以對自己的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有較清楚的把握和控制;有了辦公自動化系統/管理信息系統(0A/MIS)之后,就可以較快地將各種指令信息發送到各個部門,及時地作出各種控制;有了客戶關系管理(CRM)后,就能夠較快地了解用戶市場的需求及變化,并對生產系統作出相應的調整等。
·供應商的信息化。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價值鏈,都有自己的上游及下游企業,為了較快地作出市場反應,光靠自己一個企業的信息化是不夠的,應該提供信息化的渠道,讓其他企業也能夠及時了解到本企業的各種信息。例如:通過電子化招標、采購系統,可以對各種供貨商進行有效管理;通過ISP/ICP的管理電子化,能夠突出與合作伙伴間的高效率管理;通過渠道信息化管理,能夠改善對市場環節的把握能力等。
電信企業信息化與其他行業信息化過程相比具有獨特特點,電信企業一方面通過自身的客戶信息化,為社會的每個基本成員提供信息化環境;另一方面,也通過電信網絡建設,為社會其他企業的信息化提供信息傳輸網絡服務,承擔基本的通信服務角色。
因此,中國的信息化工作為電信企業提供了又一次發展的機遇,通過社會信息化,可以有效地解決目前電信網絡利用不充分的問題,而且也為開辟電信新業務市場奠定了外部環境基礎。
為了迎接中國信息化高潮,電信企業也要求打好自身的服務基礎,通過企業信息化工作,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與國際水平接軌,適應未來電信市場的大發展。
3 電信企業信息化的現狀
國內的電信企業相對于其他行業,信息化程度還比較高,但與發達國家的電信企業信息化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些差距表現在如下的一些方面:
(1)信息化程度不高,技術落后
國內電信企業的信息化首先是表現在生產系統上,如中國移動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在計費系統和網管系統方面的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建立起了初步的集中化管理模式,但在財務、人力資源等管理方面,卻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息化系統,因此,中國移動正在進行ERP等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工作。
另一方面,國內電信企業的一些信息化系統技術比較落后,操作人員水平不高,無法充分發揮信息化系統的職能。
(2)系統分散建設,管理獨立
國內電信企業雖然也建立了一些信息化系統,但
這些系統比較分散,并沒有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常常分屬于不同的管理職能部門。
由于這種系統沒有進行互聯,因此導致各個系統統計出的數據常常不一致,為領導進行正確決策,增加了難度。
(3)管理流程沒有優化
國內電信企業在管理方面,還留有計劃經濟時代的痕跡,很多流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信息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機遇,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過程,進行流程重組,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增強對企業的管理控制能力。
(4)重建設,輕管理
由于歷史的原因,國內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硬件建設比較積極,而對軟件投資比較謹慎,形成了“重硬輕軟”的現象。另一方面,對于系統建設十分重視,而后期的管理、維護工作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很多系統無法應對業務功能的變化。
這些問題,反映了國內電信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水平,說明信息化技術在國內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將形成又一個新的行業發展熱點。
4 電信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目標
信息化工作能夠為國內的電信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效,電信企業如果能夠抓住這次機會,可以完成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并大大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其應該包括以下目標:
(1)完成社會信息化“棟梁”的角色
電信企業的信息化,將促進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不僅可以提高客戶的信息化水平,而且也為其他企業用戶信息化提供信息承載網絡平臺,滿足其信息接入內部系統的要求。
這樣,在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中,電信企業承擔起了“棟梁”的角色,不僅開拓了自己的市場,而且也為整個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建立閉環企業管理模式
電信企業信息化,就是要整合企業的各種系統,讓生產、管理、市場、客服等諸多系統和環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企業形成一個市場、生產、服務再到市場的良好閉環,用戶的市場需求,能夠馬上通過各種信息化渠道,反應給企業的管理部門,企業管理部門進行決策后,馬上通過信息化系統,將指令下達給各個生產部門,各個生產部門能夠馬上提供出相應的業務,然后通過市場部門將該業務推向市場,同時,通過各種信息渠道,聽取用戶市場的反饋,以便于及時地進行反應。
(3)通過小額支付,提供資金流,發展電子商務
在承擔社會信息化的角色過程中,電信企業可以通過小額支付系統,為用戶提供移動商務活動。電信企業具有自己的信息流平臺,通過小額支付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資金流,再與有關的物流系統結合,就可以為用戶提供電子商務服務。這樣,電信企業就可以發展成為社會電子商務的基礎平臺企業,不僅提高了社會商務活動的效率,而且也提高了電信企業自己的利潤。
(4)建立在數據倉庫基礎上的數據分析
電信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各個業務系統的整合,而且也要考慮數據的整合,通過數據倉庫技術,可以將各個系統的數據進行匯總,集中地反映企業運轉的情況。同時,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能夠“診斷”企業各個方面的狀況,并為企業的正確決策提供科學基礎,避免決策的盲目性。
以上的內容,僅是信息化工作的一些主要目標,信息化系統為電信企業提供了數字神經系統,企業也將因為有了更靈活的神經系統,而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社會競爭力。
5 電信企業信息化的難點
應該說,信息化工作首先是管理問題,其次才是技術問題,而國內電信企業在信息化工作中,具有如下一些難點:
(1)管理問題突出
經驗表明,信息化工作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十二分數據”,因此在抓信息化的同時,要抓管理的改革,要面向顧客,面向市場,創造信息時代的現代化管理方式才能使企業的信息化工作取得成績。管理問題比較難解決,但又是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否則在舊的管理模式下,無論采用多么先進的技術,企業也無法提高管理水平,適應市場中的各種復雜變化。
(2)現有系統復雜且參次不齊
應該說,信息化技術比較復雜,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系統,接口很多,因此如何在技術上保證信息化系統的準確實施,還有很多問題。
近年來在信息化技術中,普遍采用中間件技術,提高了不同系統進行集成的能力,而J2EE/.NET等體系結構的出現,也為信息化技術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3)需求多樣,存在控制問題
信息化過程中的失敗案例顯示,信息化建設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在于需求變化太多、太快。因此,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建設及應用、維護,有必要進行需求控制,確保在不同的階段,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完成不同的系統功能。
(4)技術線路選擇困難
信息化工作不是“一錘子買賣”,是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技術線路的選擇十分重要,是循序漸進還是推倒重來,對于整個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決定具體的技術發展線路。
(5)項目管理十分重要
根據美國Hackett公司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37%的信息化項目在計劃時間內完成,只有42%的信息化項目在預算內完成。因此信息化過程中項目管理方面問題十分突出,采用合理的項目管理方法十分重要。
6 電信企業信息化的意義
電信企業信息化,不僅承
擔社會信息化的重擔,為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作出積極的貢獻,而且也極大地擴展了自己的業務領域及市場,為電信企業提供了又一次發展機遇。
電信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化工作,提高企業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為迎接新一輪信息化高潮的到來,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電信企業信息化綜述】相關文章:
鄭觀應研究綜述08-07
小兒退熱綜述08-05
移動商務綜述08-05
定性仿真綜述08-06
鄭觀應研究綜述08-11
文獻綜述的寫法08-11
綜述怎么寫07-16
個人綜述材料08-06
文獻綜述范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