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B2B的新空間
1994年AT&T公司舉行了一個EDI(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的研討會。當時,AT&T推出了一種經濟、通用的EDI數據傳輸增值網絡,公司召集專家是希望從第三方的角度知道專家們對這個網絡的特點的認識。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許多專家都認為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交換的主意非常的可笑。十年過去了,現在再也沒有人覺得可笑了。可能所有業務相互關聯的公司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某些聯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業務聯系方式還會獲得更為徹底的發展,企業有很多機會和選擇。關鍵是應該從何處著手?
網絡服務 服務B2B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網絡服務是怎樣起作用的:大體來說,網絡服務應用系統支持目前常用的所有傳輸應用軟件,并且讓它們的使用更加簡單、便利。
網絡服務關鍵的SOAP協議與所有企業可能在使用的技術協定都是不沖突的,所以在把現有應用系統向網絡服務應用系統發展的過程中,企業需要的只是進行調整,而不是全面的推倒重來。
一個網絡服務應用系統的數據測繪是非常精密復雜的,進行繼續發展更是如此。
市場上有許多的開發套件可以用于企業可能已經感興趣的J2EE或者其它的系統開發包。
當用戶建立起來了一個應用程序,與其它程序的聯系仍然存在。
對于EDI基本上也是這樣(雖然相互的聯系方式可能不一樣)。一旦你把一套網絡服務應用系統部署就緒,你就獲得了許多能力。
而在接入互聯網之外,要達到通過應用網絡服務來開始實施自己的B2B應用系統的目的,企業還需要做一些準備:
一,征求應用系統開發人員意見。某些企業的網絡服務應用系統可以通過擴展現有的開發環境(比如Java語言環境)得到容納。如果可以這樣,在預先考慮開發軟件和預期的維持成本之后,企業可以選擇最為經濟的方案。
二,企業應對現有的數據傳輸程序和正在考慮要添加的程序都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同時考察自己的合作者是怎么做的?如果有些合作者已經實施了網絡服務程序,則意味著本企業的B2B戰役就贏得了一半。因為企業不僅僅能通過學習來掌握應用系統的技術訣竅,合作者還可能會與其分享既有經驗。
三,進行調查研究。在所有數據傳輸應用系統方面的研究中,對網絡服務的研究是成本最低的。現存的網絡服務程序在網絡上都有相關信息,坐在計算機前用戶就能夠了解所有的信息。
XML的利與弊
電子數據交換的關鍵在于要建立這樣一個系統:A公司的檔案有自己獨特的格式,B公司的也有自己的格式,A公司的商務檔案能夠同B公司進行共享而不遭受任何損失。ANSI(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的X-12 EDI標準同時實現了在應用程序上的靈活性和執行上的嚴格性。而可擴展語言(XML)的出現標志著在這種標準上的努力取得的一個巨大進步。
通過XML,人們可以使用公認的標號創建一個復雜的對象作為商務文檔的過渡性版本,這種公認的標號清楚的定義了創建的對象中的數據、并且沒有EDI的那種結構復雜性。但是另一方面,你失去了EDI的重要特點:厚重的公認轉換標準。在你和合作伙伴之間實施的任何XML轉換系統都將是專有的,專有系統都是成本巨大,而且很難維持。
但是,實施以XML為基礎的系統仍然是有希望的。XML給用戶帶來了許多開發方案的選擇,同時帶來了以對象為中心進行設計的好處。也就是說,以XML為基礎的轉換計劃對企業的合作公司特別便利、具有良好的可維持性和可擴展性,這些好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企業的網絡存在度要求企業維持內部的XML技能,企業就可能會愿意選取這個方向來實現B2B。
開放數據庫
如果企業處于ERP的環境中,以下是一些需要考慮的重要事項:如果該企業的數據庫是基于SAP或者甲骨文的軟件,其數據系統就能夠在安全協議的條件下輸出分解過的、使用者定制的對象。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向伙伴公司開放包含有產品儲存數據的數據平臺(這是在企業具有ftp能力的前提下的可能性)。這類ERP平臺都能夠實現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安全權限,讓不同的使用者可以讀取不同的數據。實際上,你可以向你的客戶提供存貨數據庫資源,并且保證每個客戶都只看到和自己相關的數據。
對外部用戶開放企業的數據庫確實有一定的限制,但是要做到完全的安全卻比一般人想象的要簡單,企業甚至可以從雙重的使用中得到好處:保證外部使用者安全使用的機制也就是為使用者解析信息的那個機制。
再考慮一下商業上的優勢。企業不僅可以把現有的數據轉換應用程序替換為像上文那樣的系統安排,還可以開啟新的機會。思考一下這樣的情況,企業的客戶已經能夠根據其庫存數據來安排它的采購計劃。他們之間的這種訂貨前數據同步機制會實現一種有效率得多的產品定購循環,避免了客戶在事后才知道缺貨的情況。這不僅僅給企業帶來技術上的先進,還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商業優勢。
EDI系統—新舊整合
實際上,以XML為基礎的系統和網絡服務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EDI,因為它們成本更低。現在一些企業面臨著這樣的問題:要維持以前的、昂貴的EDI,同時要實施更便宜、更通用的以網絡為基礎的替代方案—這并不是一個容易的問題。
整合新舊系統,有許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步驟是:
一,重新確立企業與現有的EDI網絡之間的關系。要明白EDI已經不再擁有這個市場了,它們應該比以前更加具有靈活性,與企業建立一個更好的關系。企業有了轉向其它數據交換平臺的動機,這意味著EDI可能不再是必須的了。
二,進行合理的投資,使企業正在使用的EDI數據庫輸入輸出設備能夠應用于企業正在使用的其它系統(也就是說,要實現那些數據轉換應用程序使用和企業原有的EDI同樣的數據類型)。有可能企業原來的EDI數據庫讀取軟件是定制化的,那么,如果企業的EDI轉換軟件提供了必要的映射用途,企業在做這種轉換時就不會有太多的困難。
三,遺留下來的EDI系統中成本最高的一部分就是數據交換,企業可以有效的降低這一部分成本。企業在其它方面進行的投資—EDI傳譯軟件已經進行了投入,就不應該再遺棄了。其它的東西都應該由企業主導來進行改革。發揮創造性,把老的EDI系統隨同B2B一起推動前進。
【B2B的新空間】相關文章:
《新聞空間》拓展新聞新空間08-11
《新聞空間》拓展新聞新空間08-11
化工類B2B平臺宣傳口號12-30
新《守則》新《規范》新在哪里08-17
新音樂—新詮釋08-17
新評語開啟新希望08-08
新的起點,新的開始作文08-14
新的校園新的環境作文04-23
新校園新環境作文07-10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作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