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理論聯系實際 研究物流發展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名譽會長 張皓若在2003年中國物流學術年會上的發言
我是第二次參加中國物流學術年會。發言前,首先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并希望此次大會能夠推動中國現代物流業更加蓬勃發展。下面,我想借此機會談一談對中國物流業當前發展的幾點看法,請物流學術界的朋友們指正: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物流業正在迅速發展,成為廣受關注的一個經濟熱點。中國的運輸、倉儲等傳統物流業務雖然已運行多年,但是現代物流業仍處在發展初期,尚未達到其成熟階段。但是它的發展潛力已經顯現出來,物流理論研究與實踐都取得長足的進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現代物流業的興盛將指日可待。
在“物流熱”過程中,前些時一度出現的“虛熱”現象有所減退,中國物流業趨向于更加理性、穩健、務實的發展。2002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以來,內地物流業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
1)工商企業物流進展迅速,第三方物流穩健發展。目前,中國內地物流業務的百分之八十是工商企業物流,綜合經營業務的第三方物流僅占物流市場的百分之二。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雖在加快,但由于工商企業物流的主流仍是自營物流,同時,第三方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的成熟需要有一個過程,在今后一個相當時期內中國內地物流的發展,仍將是企業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并行發展的局面。但第三方物流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因為出于降低物流總成本和經營,總成本的壓力,除了物流能力強大的工商企業整合自身物流業務組建獨立或半獨立的物流實體,集中統一經營物流業務,其他企業將逐漸轉向向第三方物流外包物流業務。在華的外資企業更傾向于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進入中國的跨國物流企業的主要客戶就是外資(獨資、合資)制造業廠家。中國物流企業應當大力擴展外資企業和國內企業客戶。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任務在于提供效率高于工商企業物流,成本低于工商企業的綜合物流服務以吸引到第三方物流的客戶。
2)工商企業正在加緊整合自身的物流資源和物流業務,組建獨立或半獨立的物流實體(包括分公司、子公司)統一經營集團內全部物流業務,有的已開始面向社會服務,向第三方物流功能轉換。如:海爾集團的物流公司,已在降低集團成本、創造更強的競爭能力和新的利潤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上汽集團、上汽經銷公司和天地物流組建合資“安吉天地”其全國配送網已向千家零售店進行配送。全國名列前茅的華聯超市其組建的物流公司,已形成五個配送中心的超市配送網絡。這已成為制造業大集團和商業大集團的共同趨勢。但無論是制造業大集團或是商業大集團,無論是中國企業或是外資企業要實現供應鏈的全程管理,都需要其他企業的配合。因此物流企業的社會化合作,同樣成為共同的趨勢。應當研究、探討實現這種合作的條件和方式。
3)具有優勢的物流大企業,如:遠洋、中外運、中儲、華潤、招商、中海等大力建設信息網絡,大力建設物流設施和物流業務,大力拓展客戶加快向現代化綜合性第三方物流轉軌。民營物流企業繼續保持發展和經營的活力。功能單一的以傳統運輸、倉儲服務為主的小型物流企業日漸喪失競爭能力,需要加強自身的業務建設增強增值性服務的能力,或與其他企業進行整合和合作,免遭淘汰的危險。物流企業正在對建設信息網絡和物流設施進行大規模的投入。但中國企業的資金實力畢竟有限。從我國連鎖企業的實踐來看,中國企業完全可以用遠低于國外的成本,分期建設信息網絡和配送中心。我看過一些國內商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自己建設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其規模和現代化程度雖比不上國外的水平,但造價遠低于國外的設施,也能夠滿足現階段物流的需要,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和完善。應當研究如何從中國國情出發,有效而低成本地建設信息系統和物流設施,避免無效和低效率的投入,并積極擴大融資渠道的途徑。
4)由于內地物流企業的資本實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的不足,物流業內尚未出現大規模的兼并。但工商企業與物流企業之間,物流企業之間在物流硬件資源、物流業務、物流客戶等方面的整合正在興起。有的建立聯合經營實體,有的是以契約關系形成戰略聯盟。這是可行的組織方式,是符合中國現實情況的積極趨向,例如:長虹與蘇寧電器建立供銷聯盟; 三聯與夏華建立供需鏈戰略物資聯盟;濟南市的“電子商務一一現代物流示范工程”已有海爾、聯想、西門子、伊萊克斯等廠家與三十五家銷售商力口盟。我認為:物流企業之間的整合, 目的不僅限于單純追求擴大規模,而且要著重于提高物流效率,增強綜合服務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不僅要整合硬件資源,而且要著重整合物流業務、物流客戶、信息網絡、人才資源,并要充分重視整合后企業文化的融合,這往往成為整合成敗的關鍵。應當把中國物流界如何進行有效整合,作為物流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5)物流設施建設開始逐步納入各地、各級物流發展規劃的軌道。雖然各級物流規劃還有不完備的地方,各級、各地區物流規劃還有待互相協調和銜接,但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將有利于克服物流設施建設的無序狀態。東部地區已基本完成規劃,正在進入實施階段,中西部地區正在進行規劃的前期工作。 目前國內已建、在建和擬建的物流基地、物流園、物流中心等鋪攤很多,有人預測在今后幾年間中國將有大批物流設施閑置。我認為:產生這種低效率、重復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設施究竟為哪些客戶服務的目的性、針對性不強。建設物流設施第一要有客戶。各地、各級物流規劃主要是規劃運輸結點、商品集散基地、物流流向。具體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必須落實到客戶。應當研究在物流規劃及其實施當中,如何把政府的宏觀指導與物流企業的運作同客戶的需求結合起來。避免主觀隨意性。
我希望,中國物流理論研究者與物流企業界密切結合,共同開拓中國現代物流業的新局面。
【理論聯系實際 研究物流發展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相關文章:
縣農業稅免征后農村新情況、新問題調查報告08-12
淺析改革改制背景下一冶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與對策08-12
對新農村建設中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的調查與思考08-15
互聯網 背景下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研究05-11
企業辦學遇到的新問題08-17
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