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歷的“名人效應”不足取
簡歷,是時下高校畢業生求職必備的自薦材料。我曾看過一些同學的簡歷,無不為他們的精雕細琢所折服。但有一種現象不容忽視,就是簡歷上的"名人效應".有些簡歷介紹大學主修課程,后面都要加上主講老師的大名,標以某大學著名教授、研究生導師等。無非為了表明自己系名師門生,借名人添彩。竊以為:這是一種取之不當的行為。
"名人效應"是商業廣告中最常用也是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借助"名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達到廣告宣傳目的。簡歷并非廣告,它是向用人單位簡要介紹個人經歷的資料,其最大特點是"實"、"簡"、"精".當然,采用一些手法為之潤色,使之引人關注,這未嘗不可,但推崇"名人效應"的做法是否可取卻有待商榷的。"良莠不齊"這個成語大家一定很熟悉,大學生雖整體素質較高,但同樣存在這種情況,包括學習、生活、心理諸多方面,即便是同一位老師指導下的學生,因素質、能力、經歷、努力程度不同而呈現差異。
擁有名師的指導,只是說明有一個好的外部條件,而不是結果,學與不學、學多學少,還有道德修養、能力素質等因素也是有差別的。名師出高徒,并非個個是高徒。用人單位自然會考慮到這種問題,他們的理念是能力至上,因人而用并非因師而用,借用"名人效應",并非一定會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同時,這也是不負責任的個人行為,把"名師"用在簡歷上,試圖作為"通行證",那么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自然又多出一份"差事".試想,一個能力不足,不被用人單位看好的大學畢業生,簡歷上赫然印著"主講老師:某大學資深教授、導師",不知這是為老師增色,還是為老師抹黑。
簡歷要作好,關鍵是"務實"和"求精".俗語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學畢業生用所謂的"名人"裝飾門面,是不是對自己的信心有些不足呢?
簡歷中的興趣愛好怎么寫
對于求職者來說,興趣愛好一定要凸顯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簡歷中的興趣愛好到底要如何寫好?
簡歷中的興趣愛如果你認為你的個人活動符合下列情況時,你應該加上這一部分:能使你成為工作職位候選人的資歷。能說明你的性格,這種性格在工作里是很重要的。
1. 寫與應聘崗位有關的興趣愛好
"興趣引領工作".現如今,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希望尋覓一個對工作抱有熱情的人。如果你的興趣和工作相符合,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對企業來說,你更有可能會把興趣化作工作動力,更有可能對工作保持熱情,也更有可能長久地待下去!所以,當你認為自己的工作經驗等其他項目已經無法再為自己增光添彩了,寫上興趣愛好吧!也許這就是你找工作的突破口!
2. 不要寫太多,列二、三項為宜
如果你興趣愛好廣泛,動如打籃球、踢足球、滑雪、溜冰等,靜如看電影、閱讀、書法等你都有涉獵,是不是要把它們全部寫上來顯示你的多才多藝呢?大錯特錯!顯露過多的興趣愛好,會被HR覺得你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在副業上,而有可能會忽略了本職工作。試問,一個總想著其他事情的員工,還有多少精力留給工作呢?
3. 有實績的興趣愛好為佳
如同在書寫工作經驗時要量化自己的業績一樣,你在羅列興趣愛好時,如果能佐以實績就更好了?照勁d趣不算數,只能算消遣,你寫在簡歷上的興趣最好是自己為之做出過成績的。如,你喜歡跳舞,可以說說自己在業余時間參與的演出或者活動,再如,你愛好旅游,可以說說你從旅游中收獲了哪些知識技能能為你所用的……當你把一項興趣愛好當作一份工作經驗來寫,寫出收獲和長進,寫出你的能力,會更有說服力。
4. 過于偏門的興趣愛好,不寫為宜
如果你的愛好并不常見,是諸如歌特、盜墓之類的偏門,那還是不寫為宜,否則你還需要"添油加醋"地用專業術語來解釋它們,并且可能會讓HR覺得你與團隊乃至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從而對你產生抵觸感。此外,喜愛宅、睡覺等"消極"的興趣愛好也不宜出現在簡歷中,這些會讓你顯得沒有活力。所以,不管你是不是視上述幾點為自己的最大愛好,或者唯一愛好,也最好不要把它們寫在簡歷上。如果你真的其他的"主流"興趣愛好了,還不如不寫。
某些職位對興趣愛好有相當緊密的聯系:比如銷售類職位希望的肯定是團隊類,競爭類的一些活動的參與者更讓招聘方看重。而財務會計類的職位肯定更傾向于一些比較靜態的如閱讀類的興趣愛好。
簡歷中常見的興趣愛好范文
1.藍球,足球,排球:團隊精神。適用大多數崗位,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愛好可以寫進簡歷。
2.圍棋,國際象棋:戰略意識,應聘市場類或者高端職位比較適宜寫這類愛好。
3.閱讀,古典音樂:高雅。應聘文職類的職位適合。
4.旅游: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快速學習的能力。特別是某些工作職位需要經常出差有這方面愛好的求職者無疑有一定優勢,適用于銷售業務類職位。
5.跆拳道:意志。適用于管理類,市場類職位。
6.演講,辯論:溝通能力強,適用于市場類,銷售業務類職位。
7.舞蹈:外向,易溝通。適用于公關類,市場類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