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 要:進入到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非常快速的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我國農村社會經濟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而在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和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是十分迅速的,然而,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農機工業水平、農業經營規模以及農業機械的智能化情況等因素對其都是有著重要的影響的,所以,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還是暴露出了諸多的問題,仍然需要我們詳細的研究并制定妥善的處理對策,這樣才能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健康發展。本文便對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策略和趨勢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從而詳細的論述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工作。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策略和趨勢.
1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
1.1 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現階段,我國在研發、設計、制造、銷售以及服務等多個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農機工業體系,農機產品的服務對象也幾乎涵蓋了我國的整個農業領域,如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等。我國的小型農業機械產品生產起步的時間較早,質量優異并且成本較低,在近些年來不斷的發展和研究過程中,產品種類日益齊全,并且生產能力逐步擴大,性價比也能夠很好的滿足我國農民的支付能力和使用水平。截止到現階段,我國能生產出 15 個大類、近 100 個小類、超過 3000 多個品種的農機產品,這些產品在非洲以及東南亞等市場所占的比重很大。
1.2 發展過程中暴露的問題.
(1)不同區域之間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發展差異大。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情況與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特點是有著明顯的差異的,這也是導致各地農業機械化水平差異較大的根本原因。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各地的天氣條件和地理條件差異很大,有的地區農村勞動力過剩,也有的地區土地十分匱乏,再加上農村的人均收入較低等因素的限制,就導致了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區域的發展特點是有著明顯區別的。通過所統計的數據我們發現,我國東部地區的耕地面積占比約為 30%,而農機擁有量卻超過了總體的一半以上,西部地區的耕地面積占比為24%,農機擁有量的占比卻不足15%。
(2)農業機械門類品種上有一定的缺陷。在不同的生產環節和不同作物上,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水平也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我國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有著明顯的降低的趨勢,主要原因就是我國水稻機械化的水平明顯落后和南方的部分土地存在拋荒的現象,棉花目前還沒有機械化的能力,而玉米在少數地區也還是剛剛起步的階段,一些節種節肥節水性能較好的機具普遍都存在著水平低、數量少的問題,所以始終都無法大面積的推廣使用。另外,由于我國農機產品還存在著短缺和過剩并存的問題,這也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機產品的工作效率及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3)農業機械使用中的問題。農民之所以愿意購買農業機械產品,就是要在省時省力的同時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在我國的很多地區的農民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購買農業機械,或是他們用不好這些產品,這也就制約了農機水平的提高。具體表現為:一是“買不起”,我國農田機械產品的價格基本都在 1-10 萬元之間,最小型的產品也在 5000元左右,即使各地都出臺了購買農機產品的補貼政策,但補貼的力度較小,對于普通的農民來說,價格還是無法承受的;二是“不會用”,在農民購買了這些產品后,各地的農機管理部門對于農機具的引進、推廣以及使用技術的培訓等工作都還無法有效、順暢的開展,所以很多農民都不能很好的使用這些農機產品;三是“效益差”,因為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所以在他們使用農機產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問題,設備也容易出現故障,也沒有形成完善的農機作業市場,很多農機具都處于閑置的狀態,無法發揮出農機產品應有的經濟效益,這也就降低了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機產品的積極性。
2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策略和趨勢.
2.1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策略.
首先,我國的農業機械發展應更加重視對高科技的投入和應用,我國的農業機械裝備技術應與信息技術、儀器與控制技術、現代液壓技術以及現代微電子技術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有機的融合,同時應該向著機電一體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發展了;其次,當前我國應繼續研發和生產與我國農業生產的實際特點相適應的農業技術設備,認真分析和研究我國農業的生產規模、農業資源、經濟實力以及農藝制度等現狀,結合我國農業生產的自身特點,從而發展出與之更加相適應的農業技術設備;最后,應逐步提高農業裝備產品的質量,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生產農業裝備產品的企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產品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的體系,提高農機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舒適性,進一步的改善使用人員的作業條件,從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2.2 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智能化以及自動化將是我國社會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我國發展高效節約農業的最重要措施。
(1)應用農業傳感器技術。要想真正的實現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控制,首先我們必須能夠實時的監測農業裝備的工作狀態,發現問題及時改善,其次就是要能夠準確的評價農產品的生物學的活動和性狀,所以應用農業專用的傳感器技術就顯得尤為關鍵了。現階段,農業傳感器的應用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采用谷物濕度傳感器谷物的濕度進行實時的監控;采用溫度傳感器能夠準確的測量糧食烘干和儲存過程中的實時溫度等等。
(2)計算機技術和電子技術的應用。在農業機械裝備中應用計算機技術和電子技術,將進一步的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的出現也為農機產品實現完全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供了可能,比如說在農機裝備上安裝電子監控裝置,這樣農民就可以實時的掌握裝備的工作狀態,出現故障時可以即使的進行調整,提高作業的質量。我國電子設備的性能越來越完善,農業裝備也能夠更好的適應灰塵、潮濕以及噪音等不利的環境,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3)農用機器人技術。作為機電一體化的實例,農用機器人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動控制以及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種高新技術,農業的作業對象和環境的復雜多變性對農用機器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雖然現階段農用機器人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隨著計算機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這項技術也將越來越完善。
(4)建立更加精確的農業體系。這一內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及時的獲取農作物的產品并掌握影響生物生長的環境因素的有關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從而制定出經濟上有效并且技術上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調控,主要的支持技術有智能化農業機械技術、決策支持系統、3S技術以及信息采集和處理技術等。在我國工業上人工智能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了,所以,在我國的農業機械裝備上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也將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3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策略和趨勢了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新世紀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農業要想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策略,現代農業裝備技術也應體現出多學科綜合和交叉這一特色,隨著世界人口的持續增加以及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也必將向著更高的水平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燕.淺談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現狀與推進模式[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0.
[2]耿端陽.淺談農機發展的出路在于智能化和自動化[J].中國農機化,2003.
[3]楊敏麗.關于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趨勢的思考[J].中國農機化,2005.
[4]張學軍.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趨勢之精確農業[J].農機化研究,2002.
[5]李子田.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影響因素淺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
【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蘇州物流現狀及發展論文02-22
某縣旅游交通現狀及發展趨勢08-15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及對策08-21
淺談我國行政法治的實現08-15
淺談我國級別管轄的完善08-15
對我國現階段民營醫院發展淺談08-24
淺談中學地理教學論文08-15
淺談幼兒禮儀教育論文08-17
淺談音樂與舞蹈的關系的論文11-03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