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論文
一城市環境現狀分析
1大氣質量嚴重惡化
隨著城市中工廠的增加、交通工具種類的增多以及石化燃料的燃燒,產生了各種廢氣,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硫等等。這些廢氣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就會使得大氣受到污染,城市出現霧霾等嚴重的天氣狀況。而且二氧化碳的增加會引發溫室效應,二氧化硫也會對大氣臭氧層造成破壞,從而增加紫外線的輻射,形成酸雨,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
2水體污染嚴重
我國是人口大國,城市中的人口數量相當巨大,加之經濟進步帶動的工業化發展,使得城市中的企業工廠逐漸增多,大量的污水出現,這些污水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在排入江河湖泊后,對自然水體的破壞非常嚴重。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監測范圍內的1200多條江河湖泊,被污染的達到了850多條,這一數字相當驚人。
3土地植被破外嚴重
過量采伐、過度放牧等自然資源利用不當的活動破壞了生態系統的平衡,致使生態系統惡化、環境質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災害加劇等。環境的人為污染和破壞,直接影響農業生產、經濟建設以及人類的生存。
4噪聲污染加劇
城市中各種建筑施工產生的噪音、車輛鳴笛的聲音以及其他工業運作的聲音,都是噪音的一種,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極其嚴重的影響。
二城市規劃領域中應采用的對策
城市環境問題,是目前我國城市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危機,我國城市的污染逐年加重,土地資源日益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日漸短缺,使得城市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近幾年,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認識逐漸加深,人們了解到城市規劃、城市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逐漸將生態化融入到城市發展中,并且利用科學的手段指導城市建設。就目前我國城市環境問題的現狀來看,如何將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相結合,實現城市建設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是城市建設首要探討的課題。城市規劃中,針對環境保護問題,主要的應對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規劃
中應充分考慮到環境、人口、城市性質以及城市規模等方面的因素,協調統一布局,為城市建設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優化城市中的各項自然資源,在進行城市規劃之前要注重考查城市的自然環境狀況,對城市的社會及經濟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針對這些方面進行生態環境分析,從而在城市建設中減少污染源的釋放,實現城市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2城市規劃建設中要注重治理水、空氣和固體污染物的治理
對水資源進行統查,合理確定城市規模,制定科學系統的用水治理方案,從而減少污水的排放,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在進行大氣污染治理時,要注意結合城市的能源結構以及交通狀況進行統籌考慮,制定出相應的污染治理措施,減少廢氣的排放,凈化城市空氣。針對固體廢棄物的治理,要在綜合考慮環境的承載力基礎上,對各種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的處理和填埋,采取合理的治理對策,實現廢物的再利用。
3根據我國城市發展的實際狀況
統籌考慮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以現實的技術手段綜合考慮,實現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可以將整體環境進行區域的劃分,針對區域中的環境情況,進行區域的規劃建設,從局部區域進行環境的優化,從而提高城市環境的整體質量。在城市總體規劃層次上,確立環境限制是城市發展限制性因素之一,并通過對主要的環境限制因素及潛在的污染源有分析,合理確定城市的規模,選擇合適的用地和人口分布及交通方案。在改造和城區整治規劃中,盡可能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包括完成基礎設施的配套,降低容積率和人口居住密度,增加城市空間和綠地,完善用地城市布局,如工業區與居住區相鄰引起的環境干擾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中環境保護的問題歸結起來是關于“人”的問題,對于人類自身的思考是這些問題的最根本的出發點。在城市規劃中研究環境保護問題,就是要尋求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為人類自身環境的發展提供可持續的發展路線,最終實現時間與空間、歷史與地理、城市與環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