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對策
為了落實科學發展的觀點,努力提升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的協調統一性,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推動經濟的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必須正確對待環境的惡化問題,必須建立健全先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落實法規的執行,建立執法部門的聯動機制,加大力度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和懲治,嚴格問責機制,借以形成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環境保護氛圍,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1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逐導致對自然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亟待加強,解決環境保護問題迫在眉睫,但是,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1.1缺乏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雖然環境保護這個概念已經被人們所熟悉,但是日常生活中,由于利益驅使導致的環境保護觀念缺失的問題還十分嚴重。現階段,社會競爭激烈,巨大的財政壓力使資金全部投入到了收益回報大的產業中,面對投入多見效慢的環境保護問題,決策者們長城不愿意提供資金幫助,民眾在關系到自身利益時也對環境保護問題視而不見,企業也為了自身的發展,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
1.2生態環境的保護缺乏科學的規劃
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管理方面國家尚未制定科學性的規劃,在具體工作中,職能保障某一項問題的解決,難以從根本上糾正和治理生態環境問題,導致生態環境依然處于惡化的狀態。例如,雖然現階段國家已經下大力度狠抓工業污染,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帶上的遏制,但是農業污染、生活污染以及農村的忽然問題都呈現出日趨嚴重的狀態,沒有系統上的科學性的治理方案,很難從根本上起到作用。
1.3缺乏對生態環境問題的管理
現階段很多對生態環境有著危害的項目還在進行著,對于生態資源的額掠奪沒有得到及時的智力,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也由于資金的缺乏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植樹造林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上都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1.4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缺乏科學技術支持
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可以得到根本性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是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協調環境與經濟之間關系的層次,對于資源的開采,以及能源的利用等方面都需要技術上的加強。
2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的對策
2.1增強全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識
由于人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有著息息相關的必然聯系,所以,必須進行全民性的生態環境保護及管理方面的教育,借以增強全民的保護意識。只依靠國家和政府來對抗環境問題是不過的,還需要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參與。因此,國家和政府必須對環保宣傳加大力度,積極培養全民性的生態環保意識,努力建設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生態學校以及生態企業。不僅要使全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更要注重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礎教育以及專業教育,逐漸的使環保知識得到普及,教會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約束力,借以樹立正確科學的生產觀、發展觀、價值觀,使全民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的管理和建設中來。要注重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贊美和宣傳促進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典型,批評并曝光產生嚴重的污染設施和單位,借以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促進人人保護環境狀態的形成。繼續推進普及教育試點行動,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環保,增加普通群眾的宣傳教育力度,將環保的法律法規,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對環境的污染行為,全社會都要堅決抵制。堅持保護環境的要求體現在農業,工業,建筑,交通,政府機關,服務機構圖,科研院所,學校,社區以及家庭等社會組織,建立的各方面執行,各個領域全覆蓋的執行情況。建立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的環境保護體系;努力形成符合生態文明的要求生產和消費方式,改變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發展,積極選擇低消耗,低污染的生產和生活的方式,力求經濟控制控制在環境的可承受范圍之內,積極促進人和自然共同發展。
2.2生態環境保護要有完善的管理機制
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方面想要加強,必須從管理機制的建設和完善入手,建立完善的管理介質使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能夠有章可循,逐步的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制,堅持開發者負責保護,污染者負責治理的基本原則,努力把環境保護問題落實到具體的部門,避免出現推諉責任,無人負責的狀況。必須建立和完善全面的系統監管體系,做到國家對地方,地方對企業,企業對自身以及自身對生產的層層監管負責制度,國家要對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實行有效的監督和檢查,督促政府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工作,時刻緊抓不能放松,積極履行政府的監管職能。做到地方政府負責本地區的監管問題,在進行環境保護的基礎上,改善污染,防治污染。企業要對自身經營可能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承擔責任。
2.3政府要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
在政策和資金上,政府都應該投入較大的幫助來扶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運用政策推動手段,實行經濟上與生態環境上的協調統一發展。另外,從投資力度上也需要加強,需要將生態環境保護列入財政投資的重要部分,對污染方面加強治理,對生態保護項目的監管和投資支出都需要增加投入。此外,政府還要積極的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到生態環境的保護投資上來,股利民間投資,擴寬投資渠道,積極鼓勵各類經濟體制參加生態環境保護的投資工作,積極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融資體系的建立。
2.4促進經濟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
經濟利益的極大驅使,導致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盈利而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再起發展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劈壞。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他們并不對立,二者可以協調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工作的加強必須要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發展原則,使其共同發展。重視對生態環境保護各個指標的考核,弱化經濟指標,保障經濟增長的同時,取得巨大的環境保護成就,積極實現生態建設與發展經濟的共同進展,消耗最少的資源來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努力構建生態經濟體系,借以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性協調發展。
2.5在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提高科技水平
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是節約能源,進行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所以,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需要科學技術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力度來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努力創新生態科技,將高新技術產業的研究和開發放在首要位置來抓,將環保技術的以及生態節能的研究方在重要的位置來抓,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環節資源上的壓力。另外,還需要加強對環境保護方面的科技建設,積極促進環保科研項目的研究,加快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提高環境保護管理者的素質,加強隊伍的建設,積極實施培訓。
2.6生態環境保護要具備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
我國現有的環境保護法,隨著社會的變革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不能符合現代環境以及生態文明的建設需求。所以,必須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改革,使其可以與現代環境和社會的發展想協調。于此同時,需要加大執法力度與懲罰力度,嚴重懲處產生環境破壞的行為,加強工業監管力度,確保法律法規的執行,使環境保護工作可以有法可依。首先,我們必須著眼于污染減排任務,對重點行業環境違法問題進行集中的整治。污染防治應以鋼鐵,電力,建材等12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作為執法和監督的重點,加強監督檢查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每年選擇一兩個環境污染重點行業來進行集中性整治,借以對環境違法行為實施嚴厲的打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1)為了鞏固整治目標的有效性,開展專項行動環保監督檢查。由于環境法規措施落實的突出環境問題案件的偵查專項行動中,對全國113個環保保護的重點城市其飲用水源地,已關停企業實施(生產線)停電,停水,設備拆除等措施,開展整改不到位,不達標的一律停產進行整治。推進污染減排目標,開展了城市污水的處理廠以及垃圾填埋場等一些重點行業的專項檢查。借以嚴肅的查處建設成為污水不處理就直接排污的行為,以及超標排污、污泥直排等環境違法行為的污水處理廠;徹底的調查已經完成,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滲濾液排放等各個環節。(2)設置項目“防火墻”。環保部門對于不符合建設的法律規定的項目,設立了“防火墻”。涉及不能進行審批和必須進行嚴格控制的項目,另外還涉及兩高一資的產能過剩項目決不能批準,更不能越線。對于水體污染控制,環保部門需進行源頭控制,不符合規劃的要求的,不符合環境保護質量要求的,以及不符合企業總量的控制要求的,必須停止建造。環境保護部將很快出臺考核辦法,對于達不到要求的建設項目,一律停止。所以,作為環境保護的執法部門絕不應該放松管制。
3結語
綜合以上,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綜合性的復雜工程,需要企業、政府以及全體社會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會積極的提升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對違反環境保護的行為和做法嚴格的打擊,加強對環境保護知識的學習,不斷加大對違反環境保護的行為的打擊力度,建立和完善執法制度,完善政府的考核機制,使政府做到與執法部門協同合作,共同抵制環境污染項目的建設和運行,積極促進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統一發展,為其可持續性發展而努力。
作者:萬和文 李春海 周忠澤 單位:六安科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