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的思考
關于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的思考隨著我縣工業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向縱深推進,加快培育壯大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不僅能有效解決我縣農牧村剩余勞動力、農牧業規模粗放化,實現農牧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農牧戶脫貧致富,而且還加快推進了我縣現代農牧業發展和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但如何進一步培育壯大適應現代農牧業發展要求的經營主體,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們當前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我縣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縣依托發展現代農牧業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大力發展規模效益農牧業,把培育壯大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作為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全面提高農牧業整體效益的重要措施來抓,經過多年扶持與培育,我縣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數量明顯增加,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產業化經營覆蓋面不斷擴大,對農牧業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經營主體的總體帶動能力得到了明顯加強和提升。通過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等經營主體的帶動,加快了畜牧、等農產品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進程,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農牧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二、我縣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我縣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的不斷發展壯大,進一步加快了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了全縣農牧業產業化進程,提升了農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但是,在培育壯大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1、組織化程度不高。受現有土地經營機制的束縛,支撐現代農牧業經濟發展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新型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牧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市場競爭主體建設明顯滯后,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優勢特色產業尚未形成。現代農牧業產業化集群尚未形成,發展不快,亮點不多,規模不大,品位不高,農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層次低,產業鏈短,農村經濟發展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2、管理不夠完善。雖然經營主體數量不少,但由于經營規模小,往往重盈利輕服務,重技術輕市場,重產品直銷輕農產品深加工。只關注自我發展,與農牧戶聯結不緊密,產銷銜接跟不上。大多數合作社雖然建有合作章程,建立聯合會等組織機構,但在內部管理制度建設上,仍缺少健全的財務管理、內部監督、收益分配等制度,活動比較松散。
3、服務體系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農產品市場規范化程度不高,健全的市場信息網絡尚未形成,大多數經營主體作用發揮不夠,與普通農戶的聯結不緊密。同時,因農戶自身法制意識淡薄而毀約情況時有發生,經營主體與農戶之間總體上處于松散狀態,大多停留在買賣關系上,真正為農戶提供技術、信息、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不多。
三、對策建議
1、努力營造培育壯大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環境。一是要加快農村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為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奠定扎實的基礎。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合理、有序流轉,為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奠定了基礎。結合特色優勢農牧業產業基地建設、農牧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和土地整理、農牧業綜合開發等項目,促進土地等生產要素向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集中,提高產業發展的規;⒓s化程度。二是要高度重視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為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創造廣闊的空間。高度重視規劃成果的應用,嚴格根據規劃要求來確定全縣的特色主導產業,不斷拓展農牧業新的發展領域,促進現代農牧業向綠色、優質、高效方向發展。三是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為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各相關部門要分工協作,緊密配合,制定支持經營主體發展的具體措施,力盡所能為發展壯大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服務。建立健全長效的服務機制,為經營主體創造寬松的創業條件。
2、不斷提高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自主創業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加強宣傳引導,轉變經營主體之間競爭狀況。通過發放資料、媒體宣傳等多種渠道,推介經營主體創業典型,進一步提高各類經營主體創強爭優意識,使得他們自身能夠充分認識到規范內部管理、整合做大實體的重要性。二是要強化整合提升,不斷增強經營主體的市場競爭力。對現有的資本、人才、技術、品牌等要素進行有效整合,組建成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具有現代企業發展形式的經營實體。按照標準化生產要求,對產品進行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三是要加強規范管理,切實提升經營主體的自身發展水平。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生產為主體,以特色主導產業為依托,既重視專業合作社的數量發展,更重視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四要規范生產經營。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技術培訓,統一農資采購供應、施肥配藥和病蟲防治,統一信息服務,統一產品質量檢測監督等制度,確保資源共享、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的占有率。
3、繼續完善培育壯大經營主體的工作機制。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結合全縣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為經營主體組織運輸農產品開辟綠色通道。在符合我縣實際的前提下,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對農產品臨時性收購等用地,辦理臨時用地手續。二是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整合各類財政支農資金,培育壯大現代農牧業經營主體。特別是對運作比較規范、帶動力強、市場前景好的農牧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重點支持和獎勵,提高市場競爭力。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大農牧業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企業、各類經營能手成為產業發展的經營主體。積極推行股份合作機制,吸引當地工商企業、民間資本創辦聯辦經營實體,不斷擴大現代農牧業產業化經營覆蓋面,推進全縣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