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生活污水分散處理技術
農村生活污水分散處理技術作者/ 梁 天
設置要求
地基承載力要求在50kN/m2以上,當池頂為道路時,應考慮地面活荷載。本文提供的池型考慮池頂活荷載按汽車10級重車輪壓或地面堆載lOKPa。回填土重度rs=18kN/m3。沼氣發酵主池沼氣壓力8—9.5Kpa(即800—950mmH2O柱的壓力)。
沉淀池可參照污水井做法,池容為0.2—0.35立方米左右,對于農村公共廁所、學校、工廠等生活污水來源容量大、成分復雜的生活污水處理,應采用預處理池取代沉淀池,預處理池容—般為2-6立方米,相當于St吸糞車1車的容量,采用砌體結構。
厭氧發酵主池可以套用國標CB/T4570-2002池型,厭氧發酵主池和生物過濾池池容比例通常為3:(0.5-1)。
生物過濾池采用卵石填充床接觸過濾和填料接觸吸附消化原理處理生活污水。
人工濕地則可以利用低凹地塊的場地來設置,減少開挖。通過滲透和水生動、植物、藻類消化處理生活污水。有條件的地方,應盡量利用天然池塘濕地原生態水生動、植物系統,加以適當的人工濕地成分處理生活污水。
小型沼氣凈化池一般設置在綠化帶中。不宜設在人行道上。當沼氣凈化池與周圍建筑物或構筑物比較接近,埋深大于建筑物或構筑物基礎時,應按土情況和荷載大小確定沼氣凈化池和相鄰建筑物或構筑物基礎間距。一般情況下,沼氣凈化池的埋設按超過相鄰建筑物或構筑物基底深度高差2倍控制水平距離,一般不小于3米。室內污水、廢水管道分流設置,均應當設置存水彎。至外合流進入沼氣凈化池處理。接入室外管道與室外管道交接處設置詈井。室外管道檢查井間距控制在l5米以內。嚴把室外窨井和管道施二質量關,做到不滲漏。室外污水、廢水管道的鋪設與強電、弱電、通信、燃氣等管道的間距按國家有關規范確定。一般要求保持安全水平距離1m左右,且比其他管道深。位于經常有10噸及以上車輛進、出車道下的排污管道頂部距地面的覆土深度應大于700毫米,否則,管道需要加固處理;沼氣凈化池發酵主池池壁上、下須設鋼筋砼圈梁,截面不小于250毫米x350毫米;檢查口活動蓋板和發酵主池頂板、底板應加厚,并增加鋼筋量。沼氣凈化池的位置應設在便于清渣管理的位置,進入清渣的通道寬度不少于3.5米。轉彎處應有足夠的倒車回轉半徑。池體的布置一般沿地面坡度方向,設在低凹處,方便接入道路排污系統。
【農村生活污水分散處理技術】相關文章:
城市污水處理技術與環境保護探析08-19
城市污水處理技術與環境保護探析08-19
人工濕地法污水處理技術經驗交流04-06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匯報11-20
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匯報01-22
鄉鎮污水處理調研報告06-03
污水處理個人總結01-23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匯報(通用20篇)08-16
污水處理的調查報告06-07
污水處理的自查報告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