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地方文獻目錄的設置
地方文獻與普通圖書相比有其特殊之處,其內容常反映特定地域的情況,其著者比之普通圖書著者,機關團體占了更大的比重,其書名中出現的地名相對較多。在找出差異點的基礎上,本文從目錄的設置與組織兩方面來探討其規律。
一、地方文獻目錄的設置
地方文獻必須設置分類、著者及出版者、書名三套目錄,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待訪目錄,地方文獻的分類目錄與著者目錄與一般圖書同,在此不贅言。
待訪目錄是在以上目錄基礎上編制的。該目錄的來源有三:1.在分類與編目過程中發現大量的地方文獻的線索,需要逐條記錄,做成卡片,這是最主要的來源;2.及時翻檢收到的有關資料,如縣志、內部資料中有關地方文獻的信息。3.注意與鄉賢前輩及各屆人士的交往從中獲得地方文獻線索,此中作用無需很多的詮釋。
二、各類目錄的組織
1.著者及出版者目錄的組織
個人著者的組織并無特殊性,所不同的是機關及團體著者的排檢。
①本地(市)縣(市)地名冠于機關名稱前的,一般宜刪去;鄉(鎮)名及小地名冠前的應予以保留。對一個地(市)或縣(市)來說,其機關及大部分團體都冠有本地地名,如地方文獻將很大一部分著者都統一于本縣市地名下,顯然缺少檢索意義。鄉(鎮)及小地名因其出現頻率較低,為便于區分,應該保留。如:溫嶺縣(市)文化館按文化館排檢,臺州地區農業區劃辦公室按農業區劃辦公室排檢。
凡事都有特例,如地名影響到詞義的完整,就需適當加以保留。如臺州報(臺州日報的前身)編輯部。略去臺州即成報編輯部,這樣的稱謂讓人摸不著頭腦,在排檢中就應保留。相鄰地(市)縣(市)的名稱,不能省略,以防止混亂。
②機關、團體名稱宜用簡稱。機關名稱使用簡稱的意義有二,其一,便于同一單位的不同稱謂的統一,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和地名普查辦公室實為一個單位,如果全稱則會分見于二處,如使用簡稱地名辦則可統一。其二便于區分全稱類似的不同機關團體,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科學技術協會,如按全稱則要到第五個字才見分曉,分別用科委、科協的簡稱就比較直截了當。
③屬相同職能上下級的的機關或團體機構在取號時盡可能同一。 同一職能范圍的上下級單位,其作品內容往往相同,為便于集中,宜取同一號碼,如:溫嶺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與臺州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宜用相同的稱呼,即排檢時可統一稱之為方志辦。
④對機構的擴并、名稱的轉換等要作好參見。由于歷史的原因,機關團體名稱時常會改變,有的機關團體會一分為二,也有合二為一。一分為二的有林業局、土管局從農業局中分出;合二為一的主要是92年的撤區擴鎮并鄉的結果。機關名稱變更可選擇一個最為特殊的例子,如溫嶺市人民政府曾稱為:縣人民政府(1949~1955)、縣人民委員會(1955~1966)、縣革命委員會(1967~1980)、縣人民政府(1980~1994)、市人民政府(1994~)分別簡稱為縣府、縣人委、縣革委會、縣府、市府。以上種種均需作好參見,以便提高查全率。
⑤省級和省以上機關團體冠有省以上地名的不宜省略。省級機關團體出版物就其選材的地域性來說,相對較寬,若將省級單位前冠的地名刪去常會產生重復,如浙江人民出版社與人民出版社,如省略了浙江則二者都稱人民出版社,這是必須避免的。
2.書名目錄的組織
①書名以本地(市)縣(市)起首者,檢時一般略去,鄉(鎮)名及小地名冠于書名前的宜保留。其解決方法與著者及出版者目錄的排檢中第一條所論及的相同。需要補充的是,如地名在書名中間,則排檢時不宜省略。如《解放臺州》、《當代溫嶺詩詞選》中的臺州、溫嶺均不能省略。
②有關屆次,時間冠于書名前的宜省略。這一點與普通圖書的排檢方法一致,也是為了把不同時間所做的同類事物歸于一處,如《浙江省溫嶺縣第三次人口普查資料》一書,其中的“第三次”及其前面的文字在排檢中可省去,使兩本相同內容范圍,不同時間不同書名的圖書集中起來。
〔出處〕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1994(4)
【地方文獻目錄的設置】相關文章:
文獻報告調研02-07
開題報告文獻02-23
論文開題報告目錄格式06-17
戶外大型游藝活動目錄08-15
文獻綜述論文06-06
文獻綜述怎么寫08-17
人教版第六冊目錄08-16
撰寫文獻綜述的技巧與方法08-18
crm論文參考文獻05-31
混凝土施工參考文獻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