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計算機信息技術>“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時間:2023-02-22 15:51:30 計算機信息技術 我要投稿

    “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由國家圖書館主辦的“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04年10月12日-10月14日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以“地方文獻收集、整理、研究與利用”為主題,經過熱烈的研討和廣泛的交流,總結了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展示了近年來地方文獻工作實踐的最新進展,探討了目前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為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與學術界之間的進一步溝通與合作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對話機會,對促進地方文獻在社會發展、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起到了積極推進效果。

    一、會議概述

    1.會議緣起

    以地方志和家譜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獻,對于地方建設和學術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圖書館界對地方文獻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普遍給予認同和重視。2002年國際圖聯正式成立了家譜地方文獻專業組,旨在通過開展各類專業活動與各國圖書館學會建立更緊密的聯系,促進家譜地方文獻收集、利用及研究活動在國際圖書館界的廣泛開展。國內地方文獻研究較之以往更為活躍,研究的論題日趨廣泛和深入,有關論文、專著數量也明顯增多。各級圖書館越來越重視館藏地方文獻的開發利用,根據各自特點開發建設了一批數字化項目,都有很好的思路并做了許多有益嘗試。國內外的收藏機構和研究人員,都有著非常強烈的合作與交流愿望。

    在這種情況下,2002年底,國家圖書館策劃舉辦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向國際圖聯亞太地區工作組提出的立項申請得到了批準,成為“國際圖聯促進發展中國家圖書館事業核心計劃”(ALP)中的2004年資助項目。國家圖書館希望通過舉辦研討會,在促進地方文獻開發、研究與利用中發揮積極作用,更好地擔當起組織聯絡國內外有關機構和個人開展廣泛學術交流與合作的角色。

    2 .會議特點

    1) 代表的廣泛性

    這次國際研討會共有來自海內外70多所地方文獻收藏及研究機構的150多位學者和從業人員出席了會議,其中海外代表11人,主要來自中國的臺灣、香港、以及加拿大、美國、法國等國家或地區。除國家圖書館外,海內外的代表來自32個公共圖書館,9個大學及研究圖書館,23所大學及研究機構,12個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及專業學會,另外還有各級檔案館和博物館以及家譜網站、出版社及公司。參會代表中既有圖書館中承擔地方文獻收集整理、提供服務的專業工作者,又有從事地方文獻研究或相關學科研究的專家學者,還有策劃地方文獻整理出版的出版社領導,以及參與地方文獻數字化的技術人員。

    2) 研討的學術性

    這次會議匯聚了一批目前國內外收藏及研究地方文獻的各方面有較高水平和比較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他們的參會與較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整體提升了這次研討會的學術性。會議議程全部采取大會發言、現場提問和答辯的形式。在大會發言中,南開大學教授來新夏先生、美國楊柏翰大學教授林天蔚先生和國際圖聯家譜地方文獻專業組主席、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沙其敏先生分別做了學術報告。不少演講者制作精美的演示,給與會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場發言結束后,都有代表積極提問,與演講者共同探討,現場氣氛活躍而熱烈。

    3) 形式的多樣性

    除了緊張的會議發言與研討外,代表們還參加了豐富多彩的參觀活動。如參觀國家圖書館分館,觀看國家圖書館分館為配合研討會專門舉辦的“國家圖書館地方志家譜展覽”和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小型書展,還分別參觀了故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陳列室、玉牒庫和皇史?。會議現場擺放計算機演示國家圖書館“數字方志”工程項目,會議空隙之間代表可自行上機操作。會下代表們通過廣泛交談,交換信息,結交朋友。

    此外,通過組織和參與會議,國家圖書館展示了自身在地方文獻開發利用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3 .關注熱點

    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110多篇,論文和現場研討中普遍引起關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 收藏與利用的思考

    中國地方文獻之多,其史料價值之高、“資政、教化”功能之廣泛,已經得到社會普遍認同。然而,人們對它的重視和積極利用尚有一定差距,加深對地方文獻價值的認識和發揮其效用,應是當務之急。“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把地方志由被動提供變為主動參與,要改變地方志的靜態存在為信息化的動態配合與服務”。這已成為與會代表的共識。來自國內各主要收藏館的代表發言,有上海圖書館對《中國家譜總目》的回顧與總結,也有甘肅省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對當前地方文獻建設面臨問題及其對策的討論。同時針對地方文獻的概念與分類、地方文獻質量建設、地方文獻工作的專業化以及資源布局等問題,分析了問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

    2) 數字化及資源共享

    研討會上,對采用高新技術進行地方文獻數字化開發利用問題,有較深刻的理論分析及實踐探討。如寧波大學提出的“中國方志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構想”,天津圖書館的“試論地方文獻保障系統中專題數據庫之建設”,還有福建省圖書館對“知識產權與‘共享工程’的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建設”的論述。同時,又有多家圖書館將在建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獻數字化項目進行了展示介紹。其中有國家圖書館2002年啟動的“數字方志”工程,有首都圖書館2003年9月試開通的“北京記憶”網站,還有臺灣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開始策劃實施的“臺灣地區地方文獻典藏數字化計劃”,等等。這些項目根據地方文獻自身特點,從不同角度對文獻數字化、深入挖掘地方文獻獨特價值、實現信息和知識的提供,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

    3) 地方文獻專題研究

    由于大學及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的參與,地方文獻專題研究論文數量相對較多。學者們結合平時的研究工作,對各種地方文獻的成書過程、版本流傳、編者作者以及內容價值,進行了比較透徹的分析說明,體現了較高的學術研究水平,如福建師大陳慶元的《日本內閣文庫藏本曹學?的《〈石倉全集〉初探》、中國人民大學華林甫的《〈隋圖經〉輯考》、新疆師大朱玉麒的《〈新疆識略〉成書源流考》、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劍的《宋代澶州晁氏著作考述》等。而南開大學常建華的《朝鮮族譜研究綜述》、廈門大學李祖基的《大陸館藏臺灣早期方志的發掘與整理》、南京大學圖書館史梅的《江蘇方志與清代婦女文獻》、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劉延華的《日本統治時期大連經濟概況的地方文獻分析》、暨南大學鄒?的《舊版潮州歌冊研究述略》等,則不僅介紹了他們自己的研究心得,也為大會帶來了相關文獻研究的更廣泛信息。這些或具體或概括的文獻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強了本次研討會的學術意義。

    二、兩點思考

    1.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與研究單位、編纂機構及出版社的橫向聯合是發展趨勢

    這種聯合發展可能有兩層含義:一是實體機構以不同形式的聯合,促進地方文獻綜合收集與利用。在世界范圍內,這種理論探討與實踐,已初露端倪。2003年IFLA家譜地方文獻專業委員會研討會,就選定“檔案館、圖書館和博物館之間的合作”為議題。2002年10月加拿大遺產部宣布將把其國家圖書館與國家檔案館合并重組為“加拿大圖書館檔案館”(LibraryandArchivesCanadaLAC),目的就是為了使使用者更簡便、“一站式”獲取所有加拿大各種類型、各種載體文獻。二是地方文獻編纂、收藏、研究及使用等相關機構之間的密切聯系與項目合作,總體提升地方文獻的收藏、研究與利用水平。地方文獻的研究者實際上就是文獻的直接利用者。例如,南京師范大學陸林先生談到,他在作古典文學研究時,圍繞一個小小的“金圣嘆史實研究”的課題,已查閱了五六十部家譜, 還有數十部家譜待查。同時,文獻的收藏整理者也是文獻的開發與研究者。二者之間密切聯系、相互溝通、加強合作的需求正日益增加。正如會后不少代表所反映的那樣,國家圖書館舉辦的這次國際研討會,打破了歷來圖書館界、學術研究界各自開會研討的界限束縛,使得地方文獻的收藏者、研究者和利用者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促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劉躍進先生在會上提出的“漢唐地方文獻整理及研究”的設想,已經引起了圖書館界的重視,不久將形成正式的合作項目。

    2 國家圖書館利用已有優勢,在國內外地方文獻研究、開發與利用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首先,應把握好國家圖書館地方志家譜為主體的地方文獻收藏定位。

    地方志家譜文獻是國家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收藏于國家圖書館分館,目前共收藏歷代編修新舊地方志文獻13000余種,約140000冊;收藏家譜3000余種,近40000冊,已形成藏量大、成系統的特色館藏,在國內外皆有重要地位和影響。今后更強調全面、系統地收藏地方志文獻,保證文獻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以成為我國地方志文獻收藏中心及查詢的最終基地。

    其次,加強對地方文獻的揭示與數字化,促進對國家圖書館地方志文獻有效利用。根據社會需求,“積極開展志書二次文獻的編纂工作”,包括“方志目錄、方志提要、方志索引和地方志分類資料等”。在進一步研討的基礎上,對在建的“數字方志”項目全面規劃,加大人力、物力及財力的投入與科研支持,不斷汲取最新數字圖書館發展的理念與技術,真正做成“保存遺產,傳承文明”的數字化精品工程。

    第三,充分發揮國家圖書館地方志家譜文獻中心的聯絡與學術服務作用。1990年成立的國家圖書館地方志家譜文獻中心,十幾年來經過不斷加強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其文獻中心的整體地位已經得到普遍認可。但要更好地發揮其影響和作用,還需要在幾個方面繼續做出努力:“建立地方文獻收藏整理機構間相互經常性聯系,加強文獻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及數字化等問題交流與協商,聯合各方力量共同編制地方文獻聯合目錄,成為地方文獻工作的聯絡中心;與地方文獻研究與教學機構以及國內外有關學者開展密切合作,為從事地方文獻研究的學者提供高水平的文獻及信息服務,聯合相關機構,適時舉辦各種規模學術會議,搭建交流平臺,以成為地方文獻研究的學術服務與交流中心”。

    注釋及參考文獻

    1.《中國地方志的史料價值及其利用》來新夏

    2.《由文獻中心到交流中心》 張廷銀 

    (王 珊 副研究館員 國家圖書館分館副館長)

    〔出處〕 國家圖書館學刊 2005年第1期



    【“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相關文章:

    首屆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08-09

    我國地方文獻領域研究綜述08-09

    近年來我國地方文獻研究綜述08-09

    文獻綜述的寫法08-11

    文獻綜述范文08-07

    我國圖書館地方文獻研究綜述08-09

    文獻綜述怎么寫08-17

    文獻綜述論文06-06

    日本國際法基本文獻綜述08-0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本清到视频在线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 | 午夜福利精品视频免费看 |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系列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