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點在哪里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產業化經營使一家一戶、單打獨斗的原始經營方式變成有組織的、系統性的經營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增強經營體的整體競爭優勢,提高其抗風險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千家萬戶農牧民的盲目、被動的生產變為有目的的主動生產,使生產與銷售達到有效對接。2000年11月和2002年11月,農業部等國家八部委先后將30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認定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這體現了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關注。那么,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點在哪里?筆者在多年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實踐的基礎上,對此談談初步的看法。
政府職能變指導為服務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先決條件。各級政府部門是農業產業化工作的組織者。如何發揮政府自身的調控職能優勢,站在農牧民的角度思考問題,為農牧民尋找市場、搜集信息,避免農業生產的盲目性,并選擇有發展前景的產業,適時集中資金和人力做大做強,是政府在農業生產領域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當好農牧民的參謀和助手,做好當地優勢資源的整合開發工作,培育本地區的龍頭企業。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的協作。
作為組織者的政府如何屆定自己的角色、充分發揮職能,將直接影響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水平。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的內容之一,就是為產業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包括資金的投入、計劃審批、工商登記、征用土地、物資供應、產品購銷、發放出口自主權、人才培養和聘用、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實行必要的政策性傾斜和扶持等。政府應制定農牧業產業化的整體戰略,有針對地扶植一些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產生規模效應。
做大做強地方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手段。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龍頭企業占據著相對較為集中的市場資源和信息資源,智力資本相對雄厚,能夠根據市場需求組織農業生產。當前,許多龍頭企業都采取“公司+基地+農牧戶”的組織形式,有的還衍生出“公司+合作社”、“公司+群眾組織”等形式。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能發揮生產加工和市場營銷的優勢,利用經濟利益杠桿協調與農牧戶的關系,在把自身做大做強的同時,也推動了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在擴大規模經營的同時,這些龍頭企業就可以帶領一大批貧困的農牧民進入生產經營環節,與龍頭企業產生經濟關系,從而走上經營致富之路。
銀行信貸部門的資金支持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有力保障。銀信部門的適時介入,可以幫助資金短缺的農牧民解決困難,使他們正常地開展農業生產。在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的跨越階段,廣大農牧民的生產、生活均需要資金幫助?陀^地說,在目前的金融體制下,對于生活在人煙稀少和金融業相對落后地區的農牧民來說,融資是比較困難的。
銀行可以采取與龍頭企業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等方式,降低借貸風險,達到對農業產業化給予重要支持的目的。
此外,經紀人隊伍、流通體系、交通通訊等方面都是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因素。但在諸因素中,最重要的當屬政府、銀行、企業三者。如果我們真正解決好以上問題,那么這將為農業產業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極大地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作者:張振武 來源:經濟日報
【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點在哪里】相關文章:
推進農業產業化08-12
關于推進農業產業化的調研報告08-12
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08-12
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08-15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縣域經濟發展08-15
新形勢下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實踐與思考08-12
農產品流通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研究08-15
發展××農產品流通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研究08-12
強措施抓特色增亮點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08-17
[推薦]扎實推進蔬菜產業化經營08-16